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买东西     
买东西人们把买日常生活用品,习惯上称为"买东西"。为什么只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原来这里有一段轶闻:一次来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碰到他的朋友盛温如提着竹篮上街,朱熹便问:"你上哪儿去?"盛温如回答道:"去买东西"。朱熹又问道:"你为什么不说买...  相似文献   

2.
周礼 《数据》2011,(8):52-52
有一次,一位记者在采访比尔.盖茨时,问道:"尊敬的盖茨先生,在您的人生中最等不及的事,是什么?"记者猜想,比尔.盖茨的答案一定会是商机。但出乎意料的是,比尔.盖茨想也没想,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12,(10):91
一天,一个身为富商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下去,想让儿子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贫穷的农家住了几天,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看到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了吗?”“哦,看到了。”“那么,你告诉我,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狗,而我们只有一只;  相似文献   

4.
婆婆的腊肉     
周莹 《乡镇论坛》2010,(30):40-40
"那哪儿行呢?我五个儿子,四个不在我的跟前,一人两只猪蹄,一块腊肉。你们要是不吃点儿我做的腊肉,年夜饭我都吃不下去的!"进入腊月,婆婆又打电话来对我这样说。 婆婆那里杀年猪了。她说:"一头就有400多斤呢,等我把猪肉熏好了,就给你们捎来。"我在电话里答应:"妈,我们都喜欢吃你熏制的腊肉啊!"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笑话:有一个人走进鸟店,看见三只鹦鹉大同小异,可是标价不同,第一只鹦鹉卖3000元,第二只卖5000元,而第三只卖7万元,十分不解,就问卖鸟的店长:“第一只鹦鹉卖3000元,为什么?”店长回答说:“第一只鹦鹉会使用Windows,收发e-mail,所以卖3000元。”“第二只会什么呢?”那人问道。“第二只鹦鹉不但会使用Windows”,店长解释说:“而且还会写电脑程序,更厉害。所以卖5000元。”“那,第三只会什么?”店长回答说,“第三只鹦鹉什么都不会,但是第一只和第二只叫它老板。”很显然,第…  相似文献   

6.
乌鸦的声音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哪里去?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愤愤不平的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的。”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1. 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改变你自己,去适应环境。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少从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毕业前的雄心壮志,毕业初的踌躇满志,工作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7.
安徽人张先生想在湖南常德开一家公司。2010年3月初,他来到常德市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微笑问道:"请问您需要办什么业务?"张先生表明来意后,填好表格,就回去了。张先生原以为这是个漫长的“例行等待”,没想到,原来办理需要至少1个月的程序,现在只过了短短13天,政务中心的人打来电话,告诉他的手续已办妥。  相似文献   

8.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新婚夜话有个地方的风俗是夫妻新婚之夜新娘不能讲话。某甲要结婚了,村里的一位老人对他说:“我养了一窝小猪,如果你今晚逗得新娘子说话,讲一句,我就送给你一只。”入洞房后,甲故意把被横盖着,对新娘说:“这床被宽是宽,就是短了些。”新娘忍不住笑了,说:“你把被子盖横了。”某甲高兴地大喊:“好,一只小猪!”“什么?什么一只小猪?”新娘莫名其妙地问他。新娘这么一问,某甲更乐了,大喊道:“两只!”“什么两只?”某甲喊得更响了:“三只!”这可急坏了在外边偷听的老人,他赶紧敲着窗户喊道:“不要逗她了,我还要留一只…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商量一辆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轧死了一只公鸡,司机走进路旁一个农家院子,看见一个正在玩耍的男孩,便问道:“你父母在家吗?”“找我爸爸妈妈干什么?”男孩不经心地问。“是这样的,我把你们家的一只公鸡轨死了,想找你父母商量一下。”“这和我爸爸妈妈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到后院去和母鸡商量,这是它们的事。”记账弟弟被妈妈打了一个耳光后,赶紧跑到墙角写了些什么。等他上学后,我看见墙上写着“爸爸打屁股正妈妈打脸姐姐打精神(骂)正正正正……”误诊一医生对女儿说:“我说你那男朋友是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话你告诉过他吗?”“我对…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导刊》2011,(2):66-67
铁艺讲究"相得益彰":绿化低碳要跟耐火相得益彰。什么是铁艺的特性?就是两个"耐":一个是耐用,一个是耐看。精彩语录:什么是铁艺的特性?就是两个"耐":一个是耐用,一个是耐看。不耐用的一定不耐看,不耐看的一定不耐用。钢铁行业对房地产业的服务,除了刚才说的"傻大粗的"的方式,还有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那就是钢铁行业的另外一个品种蜒铁艺,它将粗重的钢铁盒子变成了丰韵十足的精细艺术品。  相似文献   

12.
罗雨菱  徐景 《乡镇论坛》2011,(18):25-25
2010年10月30日,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缓缓地走进了派出所。这位迈入花甲之年的老人来到派出所的目的是向警方自首,他在几小时前试图杀死熟睡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会对儿子下此毒手呢?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竞选诺言妻和女儿一边整理妻的嫁妆箱,一边欣赏旧相片和纪念品。当看到25年前我写给妻的一大叠求爱信时,女儿问:"这是什么?妈妈。"妻答到:"你父亲的竞选诺言。"昨晚扔了父亲要出远门,临走前对儿子说:"如果有人来问'令尊在家吗?'你便答复因事出...  相似文献   

14.
改变你自己     
有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双方停在一棵树上休息。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心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  相似文献   

15.
切莫强分“老鸳鸯”前几天,我下村遇见了一位姓王的老人,闲聊之际,见老人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细问方知:原来老人有两个儿子,三年前就各自成了家。当时分家时,老人同大儿子一家生活,老伴与小儿子一家生活。一对"老鸳鸯"就这样分开了。三年来两人相见不能相居,...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位学生仍然在做实验。他很不高兴地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这做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干什么呢?”“我也工作。”学生答道。“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卢瑟福问。“是的,教授。”学生自信地回答。卢瑟福更加不高兴了,皱了皱眉头,说:“你这样一天到晚地工作,有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不许你问经理家常有拎着大包小包进出的送礼者。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问爸爸:"那么多拎着大包小包进出的人是干啥的?"经理声色俱厉地对儿子说:"从此以后,凡拎着大包小包进出的人不许你问!"一日,经理开宪会回来,见家中被盗,便问伏案写作业的儿子:"见...  相似文献   

18.
徐新 《秘书工作》2009,(10):38-38
有位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诸事不顺,非常迷茫,于是决定去寻找先知,问一问究竟什么是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他翻山越岭,开始了寻找先知的旅途。一天,他来到一条河边,见到一位垂钓的老翁,就走过去问:“老人家,成功是什么?”老人回答说:“对我来说,每天都钓到鱼,那就是成功了。”他渡过了河,又来到一片森林里,遇见一位猎人,就问他:“请问成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人生是什么     
《冶金企业文化》2011,(3):25-25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相似文献   

20.
卞集 《秘书工作》2012,(5):26-26
有这样一则故事:父子两人买了一头驴走在街上,行人说:"你们真傻,有驴为什么不骑呢?"于是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一段,又有行人说:"这儿子太不孝了,自己享受,让老爹受苦。"于是儿子下驴,父亲骑上了。走了一段,又有行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