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镇论坛》2009,(25):8-9
江西省樟树市观上镇结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眼睛向下,密切联系群众,贴心服务群众,形成了“一线两卡三会”服务群众工作法(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向群众发送“干群连心卡”和“爱心服务卡”;组建“禁赌协会”、“五老”协会、“婆媳茶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升了镇村干部服务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社区、街道、乡镇以人为本,在便民服务上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千方百计在提升服务功能、方便人民群众上下功夫。一站式服务大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总的情况看确实是方便了群众,减小了群众的办事成本,让办事当事人少跑路,进一个门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让群众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3.
徐效平 《乡镇论坛》2011,(29):17-17
为进一步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山东省枣庄市底阁镇印制了“干群直通卡”,发放到群众手中,拉近干群距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玉敏  徐坤 《乡镇论坛》2013,(31):20-21
江苏省新沂市为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提升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服务中心为民代理服务新机制,将便民服务延伸到村,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卢绪乐  张涛  丁辉 《乡镇论坛》2008,(28):23-23
今年以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以“便民快捷、廉洁规范”为目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畅通了群众办事“绿色通道”,深受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师正伟 《乡镇论坛》2014,(29):17-17
近年来,全国各地县级党委政府为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加强乡镇、村(居)两级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从人员选拔、办公场所等方面予以积极保障和配合,使各地方的乡村便民服务室在短期内得到较快推进。但是,乡村便民服务室到底有没有达到预想的服务目的?便民服务室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改进?基层的群众提出了很多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响 《活力》2013,(12):32-3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百姓生活方式的转变,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出新的趋势,群众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当前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欣赏、自我娱乐、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应当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是要怀着对人们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因为感情是密切关系的基础,感情决定成败,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如何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呢?对于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如何将公共服务范围拓展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江西省彭泽县的邮政革新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江西省邮政在服务“三农”上总结出了一个“彭泽模式”。去年四月下旬,江西省农工委在九江市召开全省邮政服务“三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彭泽邮政服务“三农”的成功经验,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彭泽邮政通过服务“三农”,构建了安全、便捷的农资配送体系。农民可购买到放心的农资和日用品,邮政的经营服务领域也得到拓展。“彭泽模式”的社会效应如何呢?彭泽县“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是在邮政部门现有农资配送服务网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徐效平  严波 《乡镇论坛》2014,(17):17-17
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从解决群众办事难这一突出问题入手,在阿克旗乡多坝沟村筹划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初步搭建起了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为农牧民群众办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月,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正式运行。互联网门户网站、3G手机版网站、亲民热线、短信平台四维一体,省、市、县三级同时运行……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政务网站群。在近两年的运行实践中,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把标准化运行模式作为提升网站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积累了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形成了政务网站标准化工作体系。《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网站建设技术规范》(DB14/T 1024-2014)、《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服务规范》(DB14/T 1025-2014)两项山西省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刘力波 《活力》2014,(5):35-35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保证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方法。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来源于人民,也必须用来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检察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与人民群众最接近的基层检察机关,我们深知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我院坚持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从具体工作出发,做好“三件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为民、便民、利民的司法温暖。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月10日,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正式上线运行。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便民服务网站群,其成功上线、运行引来了众多的关注。在科技推动执法工作的一片叫好声中,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走过了两年的历程。这两年里,便民服务在线在警民之间搭起了一座什么样的桥梁,日前,我们采访了山西省公安厅政治部群工处便民服务在线办公室主任刘健。  相似文献   

14.
李春杰 《活力》2011,(8):93-93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在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检察权过程中,群众工作直接影响着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表现着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问题。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客观要求,也是考验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新形势下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检察工作始终、落实到执法办案全过程,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工作的主题,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才能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才能树立法律权威,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群众文化作为文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我国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服务,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精神文明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有能力自己去经营和管理的事业。因此在丰富群众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出群众主体的作用,肯定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生活和娱乐氛围。  相似文献   

16.
王艺霖 《活力》2014,(7):92-92
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社会民主文明的“推进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做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在新时期如何创造性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对此,笔者就新时期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树立为民服务理念,用好镇村服务中心、互联网服务两个平台,推行直办、代办、陪办"三办"服务"123"工作模式,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高质量开展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穆岚岚  王佳玲  刘亚旭 《活力》2005,(11):122-122
社区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开展这项工作,是我们档案部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通过做好社区档案工作,推动档案工作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群众需求,维护人民利益.进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具体地落实到档案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李秀华 《活力》2013,(24):123-123,125
窗口单位职工满腔热情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窗口单位职工满腔热情、热忱服务,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目的;把人民利益作为判断这也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在职业道德行动上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在职业道德上大力提倡奉献社会的精神。窗口单位职工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文明服务,一切为群众着想;勇于向人民负责任。  相似文献   

20.
杨乐 《乡镇论坛》2014,(32):19-19
今年以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兰桥镇积极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满足农村群众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阵地建设标准化兰桥镇累计投入了100余万元资金,对全镇6个村(居)便民服务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便民服务中心在辖区内全覆盖,并按照开放式集中办事大厅的模式建设,实行集中办公。同时,结合实际整合原有的远教、农家书屋、计生、综治等资源,形成功能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