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一、研究对象和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六篇,简称地租篇。马克思在本篇一开始就指出这一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特殊历史形式的土地所有权。它与以往的土地所有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资本主义关系所决定、所派生出来的,既不同于封建的,也不同于小农经济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形式。  相似文献   

2.
胡钧  陶玉 《改革与战略》2013,29(4):11-20
导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的现实意义从本讲开始进入《资本论》第三卷的学习。本讲的主要内容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的导读。为了使读者对《资本论》第三卷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本讲主要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学习《资本论》第三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研究的内容。本篇是马克思关于利润理论的基本总结。前两篇阐明了剩余价值到利润和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转化,形成了一般利润率。这一篇则是考察一般利润率的运动趋势,以及这一趋势中包含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系列内部矛盾。这些矛盾在总体  相似文献   

4.
正本讲主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的内容,原标题是《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因这样的标题不适合做期刊标题,所以本讲标题与原文有出入。《资本论》第一卷到第三卷第三篇对资本运动的研究是以产业资本为对象的,或者说是假定由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第三卷第四篇进一步研究了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商业资本的性质、运动形式和职能。本篇将研究另一种资本形式——借贷资本。在本篇之前的分析是假定产业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的叙述是针对是整部《资本论》而言的。文章认为其中的中文译文"本书"一词仅指《资本论》第一卷,与德文原文不符,更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错误的。从方法论上看,仅仅从《资本论》第一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是错误的;从内容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的界定,若仅仅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相关也是不符合马克思本意的。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整部《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即1~3卷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内涵。  相似文献   

6.
胡钧  王生升 《改革与战略》2012,28(11):16-25
从第十讲开始,我们进入到《资本论》第二卷的学习.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卷对资本流通过程的研究,是第一卷有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研究的延续.马克思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2,28(3):19-25
本讲讲《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第六篇《工资》。前面第三篇、第四篇分别研究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剩余价值生产这样一种区分是马克思的一个重大发现。这种区分只有在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在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上,指明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把工作日延长到  相似文献   

8.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2-18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我们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关系,即商品关系,也就是把资本主义关系抽去后的商品关系一般,那里没有涉及到资本关系本身。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学说是从第二篇开始的。资本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所以,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胡钧 《改革与战略》2012,28(8):17-25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在2—6篇中,对直接生产过程作了深刻的研究,揭开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最深层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说明了资本的本质,阐明了什么是资本主义关系,并揭露了掩盖着这一本质关系的假象。但是,前面对直接生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对资本流通过程的研究是从运动的形式本身考察的,分析了资本在循环运动中顺次采取的不同形式和这个循环本身的各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分析,马克思揭示出资本流通过程的本质,指出它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它是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是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实现自己的过程.在这一篇中,马克思的分析主要限于资本运动形式本身,没有涉及资本循环运动所需时间的因素.《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要把这种时间因素加进来.在资本循环中加入时间因素,就是资本的周转过程.  相似文献   

11.
资本原始积累作为一个重的经济学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一种必然现象。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剥夺者”剥夺小生产者、“剥夺者”剥夺“剥夺者”和“剥夺者”被剥夺三个阶段,揭示出了原始积累的历史前提、生成演化以及历史趋向。在此过程之中,马克思的价值立场与最终目标得到了彰显与体现。  相似文献   

12.
成本价格是《资本论》第三卷开头一章研究的问题,是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发端范畴,亦可说是价值转形理论研究的起点。正确理解这一范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和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一、成本价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运动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亦即研究剩余价值如何经过一系列转化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态,诸如利润、利息、地租等。成本价格就是马克思转形理论(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中的第一个转化形式,是第三卷研究的一系列中介环节中的第一个链条。由于这一范畴的确立,才能认识利润、平均利润等一系列现象  相似文献   

1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不仅是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自己化解矛盾的本领和艺术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改进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建设学习型政党首先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尤其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内容最丰富、最深刻、最成熟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所全面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不但对当代资本主义有充分的解释力,而且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着更为直接的重大现实意义。实践也已经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伟大胜利。《资本论》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资本论》是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最可靠的途径。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国正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民生保障等多项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对以《资本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有所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理论指导地位。因此,加强《资本论》的学习,让更多人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理论指导作用,显得日切紧迫而且重要。有鉴于此,本刊专门开设了"胡钧《资本论》讲坛"栏目,从2011年第5期开始连续刊发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深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钧先生撰写的《资本论》导读性文章,计划共刊发17篇。鉴于篇幅有限,所刊发的文章均是总体介绍《资本论》的主要内容,而非解释性的辅导。  相似文献   

14.
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还考察了p′的特殊运动规律,在m′相同的条件下,p′会因资本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不同而发生自己独特的运动,资本构成越高,周转时间越长,p′就越低。这种情况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考察同一个资本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变化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当考察不同生产部门各个同时并存的资本时,原来p′的时间上的运动变化变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p′上的差别了。这就出现  相似文献   

15.
关于《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第十五章的内容,在一般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和《资本论》的讲授中,谈到资本周转对资本量的影响问题时,除了分别介绍一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以外,至于综合性的考察,即把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结合起来,从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变化中考察它们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问题,往往是略而不谈的。  相似文献   

16.
民营科技企业是社会主义的,而且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因为民营科技的多数,是科技人员带着自己的成果,通过集资,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科技公司,转化这些成果,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但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从分配上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过“联合体”的主张,即胜利后无产阶级用“联合体”的方式来发展生产。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部分中(即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进一步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  相似文献   

17.
先在这里对《资本论》第一卷作简单的介绍.第一卷的名称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任务是研究它“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资本论》3卷29页).这里所说的直接生产过程是与流通过程相对而言的,是把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暂时舍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分析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与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关系时指出:"现在我们来考察一定时期内的流通货币的总额。假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是已知的,这个总额就等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销的支付,最后减去同一货币交替地时而充当流通手段、时而充当支付手段的流通次数。"①这就是马克思自己表述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为简明起见,我借用王惟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也从本质上揭示了本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并且随着马克思的《资本论》重新在世界范围内热起来,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也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资本论》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一章中曾分析过对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指出资本主义企业对排泄物的利用可以节约生产资料的使用,亦即节约不变资本,从而可以影响利润率,是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之一。撇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质,就其物质内容和社会效益来说,马克思关于重视排泄物再利用的理论观点对任何社会生产,尤其是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