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有个寓言故事说:有一天,艾子带着通和执两名弟子到郊外游玩。天很热,于是父子派执到农家要些浆水解渴。农舍旁有位老爷子正在看书。执上前施礼后说明来意。老爷子随手指着书中的"真"字问道:这字念什么-执回答:这字念「真」啊!老爷子气道:枉为读书人,连这都不认识,我这儿没浆水!执莫名其妙,狼狈地回到师傅那里报告了情况。艾子说:执真是个榆木脑瓜,大不通过。通,这回你去吧!通去见老爷子,老爷子照旧把那个「真」字相给通看。通口答:这是"直八"二字。于是老爷子脸色转阴为晴,送给他许多家酿的美酒。艾子喝了甘甜的美酒…  相似文献   

2.
李老爷子虽然六十刚冒头,得的却是绝症。按说他这个年龄,也不该叫什么老爷子,可是人们叫他老爷子或李老爷子也有些年月了。这是他在位时人们背地里送他的,该是个贬义,可是他知道后不但不忌讳,反而还自称,这样也就在一些场面上叫开了。现在虽然还有人叫他李老爷子,可是现在的李老爷子已不是先前的李老爷子了,  相似文献   

3.
笑口常开     
老王头洗澡老王头到澡堂子去洗澡,一边泡一边和人唠嗑:人一老,皮就厚,怎么搓,这脚丫子都没感觉。旁边的年轻人很委屈地对老王头说:“老爷子,你挠两下子,我也不说啥,怎么掐人这么狠,脚趾头都出血了。”  相似文献   

4.
梁牛 《工业审计》2004,(3):48-48
近从媒体读到诸多关于“行囊官德”的章,有的讲大凡贪官,“来时一挑轻担,去时车载船装”;有的说,官廉官贪,从为官的“行囊”便可一目了然;有的则干脆将“行囊”比喻为官德的一面“镜子”,如此等等而已。  相似文献   

5.
司万方  赵亮 《英才》2003,(1):31-33
在西方有一则脍炙人口的笑话。“为什么小鸡要过马路?”人们的回答往往千奇百怪,有的说它要去找妈妈:有的说街那边有一只打扮招摇的小母鸡,答案层出不穷,不一而足。然而谜底却十分简单:“因为小鸡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看上去复杂的问题,其动机竟“清白”至此,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6.
应聘会计     
利迭娜家电股份有限公司高薪招聘会计的事,以及后来市商业局刚退休的业内相当有名气的原财会科长郑又应聘吃闭门羹,在全市会计界引起强烈反响。有人精测,利迭娜玩“业务迅速发展”要增聘理财人员,纯属吹嘘制造“生意兴隆”的假象,以招揽顾客,并非真想招聘会计;有的说郑义那股坚持财经制度为此往往与好公款私用的领导顶牛的脾气,自然不会被选中;也有的说郑年纪大,又不懂会计电算,不适应新形势需要。总之,许多人因此不想或不敢应聘。可是,市食品总公司财会科长汪前看就敢于去摸利迭娜。  相似文献   

7.
钟伟 《英才》2006,(3):24-24
为什么有的人挣钱多有的挣得少,这是一门叫做“收入分配”的专门学问,用佶屈聱牙的术语去研究这个问题,不如轻轻松松地聊聊美容的经济效益。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统计数据显示:也许做一回美容手术的经济效益,并不亚于历经艰辛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把底交给群众前段时间.在同村里干部一起去催粮的过程中,有的村民问道,"为何手中的粮食入库单、任务通知单年年不对数?"接着还拿出三年来的人库通知单给我们看。还有的村民说,"不知道你们村干部是怎么发放上级拨下来的救济粮、救灾款物的?我们有这么大的难处和实...  相似文献   

9.
微元素     
《住宅与房地产》2014,(4):60-60
一位从农村来的老爷子,住进了儿子在市中心购买的高层商品住宅楼。月初,一物业人员通知他,每个月的1至10号,要交清物业费。老爷子回答道:“我每晚8点钟都是准时睡的觉,从来没误过夜,可以不用交误夜费了吧?”物业人员:“……”  相似文献   

10.
斯剑 《公司》2003,(5):72-73
3月份以来,许多读者给我发来E-mail,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跳槽问题。原因很多:有的春节后一上班,发现新来的上司做事风格怪怪的,自己干得好好的却被换了一个销量很低的区域,所以不想干了;有的说,老板给销售人员订的年度目标比去年增加了50%,而底薪和奖金却没增加,感觉压力很大;有的说,新来的主管不喜欢自己,春节过后就以工作需要为名,将他调离了销售管理岗位,去到一个自己不愿意干的岗位;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冯根生  南风 《中外管理》2006,(11):52-54
如果我60岁退休去搞民营企业的话,几个亿的资产都有了,但我始终无悔。虽然有的人说我是画饼充饥,但我得到的是用钱买不到的东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最重要的是时间。有的家长说。自己早上6点出去,晚上12点回家,辛辛苦苦就是为了送他到最好的贵族学校去。但这一切并不是最好的家长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3.
老王有一条他父亲传给他的皮带,黑灿灿的,上面布满了岁月给它留下的线形文字。皮带上只有三个眼儿。老王经常打着哈哈说:“哈,我和咱老爷子的肚子一般大,平时用中间那个眼儿,饿了就用小的个,吃了饭就用大的个,刚合适,舒服。”  也不知是他祖上显圣,还是交了官运,老王居然由一个平头老百姓跳到了村治保主任的位置。从此,大会三六九,小会隔天有,老王成了个大忙人。这可累坏了王大嫂,里里外外就她一个人撑着。闲谈时,王大嫂经常说着这样几句话:“唉,我家老王呀,对工作太积极了,经常忙得饭也不回家吃。唉,也不知他在外都…  相似文献   

14.
根本在于调动干群的积极性汤国礼在推行、完善、发展股份合作制进程中,不少地方对企业干部与职工入股资金比例问题认识不一,有的说干部职工股权不能平均,有的则说经营管理者不能持大股,因而人为地作了一些限制,这对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及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燕  晓剑 《乡镇论坛》2014,(17):42-42
笔者近日和一些老人聊天,当谈到老年人要警惕不法商贩推销保健食品时,有的老人说,明知道这些人推销的保健食品有夸大的成分,也明知道他们搞活动是为了赚钱,之所以参加,是因为在家里待着实在没意思才去凑热闹。  相似文献   

16.
捐款     
夏雪飞 《乡镇论坛》2008,(20):38-38
大留的女儿小娟放学回到家,说:“爸爸,四川地震了,学校组织捐款,你给我多拿一些钱行吗?” 大留听了女儿的话,非常欣慰,女儿这么有爱心,真是难得。他拿出一张50元的钞票给了女儿。没想到小娟却没有伸手接,反而撅着嘴说:“就这么点钱绢?我们几个同学都商量好最少捐100元呢!”大留听了,讪讪地,想说些什么,却又没说出口。过了一会儿,大留对女儿说:“没问题,爸爸先去买菜,回来后就给你。”女儿高兴地去写作业了。  相似文献   

17.
每当节日前后,加班工资究竟应当是几倍的问题往往会引发人们的讨论。有的说三倍,有的说四倍,也有的说应该是二倍。那么究竟应该是几倍,又如何计算呢?  相似文献   

18.
李律师: 我打算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旅游,一组团社主动与我联系,声称能提供廉价、优质服务,但听人说,有的组团社为牟取暴利常作虚假宣传,报价低于成本,诱人上当,损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请问,出国旅游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家住北京丰台区新发地的张大妈有一件很头痛的事情家存许多药品,有的有效期看不太清楚,有的已过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张大妈说,她在街头看到有高价回收药品的小广告,但出于良心和道义,她不愿把手中的这些没有质量保证的药品交到药贩手中。张大妈咨询记者:“我的这些药该交到哪里去呢?”药品回收问题由此进入记者视野。  相似文献   

20.
教训台     
教训台在乡村这个大世界里,无奇不有。有的花钱买了个教训,有的花钱买了个罪受,有的花钱买了个几年牢窗之苦,还有的稀里糊涂闯了“线”,蹲了监狱。这种说怪也不怪的事情之所以发生,我想都与“法盲”这两个字有关。为此,我们在本栏目开设“教训台”,以期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