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条件较差且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城镇化推-阻机制差异,提出了以创新作为动力引擎的中国西部城镇化模式构建:引擎驱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主动力推进——依托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产业;从动力引导——政府调控,资金推动,项目带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条件较差且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国东、西部地区城镇化“推-阻”机制差异,提出了以创新作为“动力引擎”的中国西部城镇化模式构建:引擎驱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主动力推进——依托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产业;从动力引导——政府调控,资金推动,项目带动.  相似文献   

3.
<正> 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普遍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之一,就是实现工业化。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和经济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城市空间集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既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西部地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增长极。本文在系统考察西部地区城市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协调城乡关系,进一步发挥城市在西部发展和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一、西部城市化状况的考察西部地区是我国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流域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国古代,先后有十几个王朝在西部的陕西、四川、宁夏等建都,故而在西部形成了一些都市和城镇,成为当时西部甚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公元前11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地区间发展背景差异大,城镇化动力机制不同.西部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更加复杂.本文试图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揭示柴达木盆地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动态变化,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以促进柴达木盆地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5.
西部城市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新疆财经》2003,(1):35-37
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严重滞后的城市化已经明显成为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桎梏。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城镇化已进入加速时期,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经济、资源、环境等问题十分突出,给城乡地区未来发展带来极其消极的影响,城镇化发展不具可持续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其必然选择。通过研究今日全球典型城市化范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提出利用科技进步推动西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通过科技进步助推产业升级与发展、拓展城镇化容纳空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及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以及推进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土地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可能遭遇的障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前提。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遵循帕累托原则、卡尔多改进原则、罗尔斯公正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研究西部地区城镇化问题、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建立大中小并举的城镇网络体系是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总体状况和空间格局现状出发,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十一五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的进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的具体思路:以城市群的增长极培育为突破,以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发展轴线、延伸轴线、沿边发展环线等形成的网状空间结构为骨架,以国家级、区域级两级增长极为节点,以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工业转型区、资源富集区6种类型区为填充,融合点线面要素形态、极核轴带类型区,共同组成复合型、网络型空间结构体系支撑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型城市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界定了当前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曼 《改革与战略》2011,27(3):128-131
文章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滞后性、差异性和封闭性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剖析,从而进一步阐明西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所面临两个层次的挑战: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信基础设备落后等浅层次挑战;城市化动力机制不明晰、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低等深层次挑战。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十二五”时期,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文章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城乡统筹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差异及各自的短板,并将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做对比分析,以期针对各自差距与不同类型采取对策推进各省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萌 《改革与战略》2014,(11):104-107
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时间上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其动力机制也经历了由一元化、二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之中,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之一,但是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过程。城市文化通过引领城市转型,提升城镇化质量;形成文化生产力,增加城镇经济张力;彰显人文精神,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镇文明发展;塑造软实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等来驱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提升城市文化动力,应从五个方面着手: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城市文化管理体制;建设文化市场,完善城市文化经营机制;加强文化交融,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创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适宜环境,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部大开发的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伟 《理论观察》2005,(2):38-39
人才是制约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战略。实施人才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客观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应对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的必然要求。西部人才资源面临着素质结构不合理,产业配置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市场服务与支撑系统不健全等若干问题。必须切合实际地解决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衣光春 《改革与战略》2009,25(5):109-112
文章首先从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现状,得出了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落后于中东部和全国水平以及教育和健康投资水平低的结论,进一步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自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有必要建立起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自生机制,提出了培育西部地区人力资本自生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的片面发展、群体的畸形发展、代际的差异发展是当下人发展的境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本取向,即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公正、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指向,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城市贫民三类人群的发展,通过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来突破人发展的内在限度。文章认为,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完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市镇体系和教育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2010年至2030年将是西部的加速发展阶段。大开放格局的形成将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西部对外经济各项指标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其对外经济总量仍偏低。本文认为较低的对外经贸依存度,一方面说明西部未来的开放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将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西部大开放格局的构建,将出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的特征,也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在更为完善的政策制度下,探索对内对外协同开放之路。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泉州市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泉州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此,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劳动就业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区域乃至全国城镇化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承包权,赋予了农村土地的金融属性。探索农地金融的发展路径,并以此为基础,拓宽传统农村金融服务项目,既可以实现农村金融的飞跃发展,又抓住了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文章主要是从法制约束、农地流转、农地估价、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保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发展农地金融的障碍及政策突破。  相似文献   

20.
盐城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兵 《乡镇经济》2009,25(9):65-67
盐城沿海地区位于“海上苏东”战略的最前沿。文章从盐城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角度出发,阐述了盐城沿海地区城镇化的特征,分析了盐城沿海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滩涂面积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中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