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彩虹 《北方经济》1995,(1):F003-F003
据统计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乡村人口总数为1428.5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为574.3万人,乡村劳动力占总人口的64.5%。预计2000年,我区乡村人口约达1486.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乡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解放了生产力,劳动力数量也在不断增加。1993年比1979年,农业劳动力增长28.5%。目前,我区农业有100多万剩余劳动力。从近年来统计报表显示,今后每年仍将有30-40万当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人口,由于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给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吸收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还有36.2万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我区农村劳动力占有的土地面积较多,当前看,我区并不完全是富余劳动力的地区,但由于农业收入效益差和农忙季节较短,农闲时间较长,不少农民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我区每年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是30万人,每年从农村和外地到城市的劳动力不低于30-40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发展趋势,从而导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发达地区劳动力不足是有好处的,但是无序的流动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并已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有农村劳动力4.6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3.24亿人。按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水平,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只需约1.2亿人,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只需0.6亿人,合计只需劳动力1.8亿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4亿人。而且,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效地转移农村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高达1.6—1.8亿之多,到1993年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打工的约为3865.5万人。如果按照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2.3—2.5亿人。严峻的事实已充分证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不仅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焦点问题,而且已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制约因素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呈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转移,是我国经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4.
中国3400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就业为目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大量流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被社会称之"民工潮"。据对全国6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及最新农业普查资料推算,到199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半年以上的人数已达3400万人。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赖晓璐 《辽宁经济》2007,(10):20-20
地域间转移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更有利于我国目前国情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目前农业劳动力过剩情况严峻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国家,"十五"期末我国有农业过剩劳动力2亿多,可以判断,随着今后人口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艰巨性。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70%,依现阶段的技术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农林牧渔业内部只能安排2-2.2亿劳动力,且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率有机构成的提高,这些部门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不但没有增长,而且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和预测表明,今后每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800万人以上,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认识,树立创新观念抓就业 目前全国4.33亿农业劳动力中,剩余劳动力约占1/3,绝对量约为1.2亿人。打工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以来宾市为例,2004年全市贫困村外出打工人数为9.45万人,分别占贫困村劳动力、富裕劳动力总数的36.54%和5.32%,外出打工总工资收入41265万元,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近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有4亿多农业劳动力资源,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仍以每年数以万计的速度增长。如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乃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云南省是一个典型高原山区省。全省有耕地4,200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6.8%,而且84%的耕地分布在山区。1984年全省总人口3,3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86万人,占总人口88.8%。农业人口70%分布在山区。本省民族众多,共有24个少数民族,人口1080万,占全省总人口32%.一、云南省山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山区省农业劳力转移与平原省农业劳力转移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是:1.农业劳力剩余率大,转移任务重。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这部分劳动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潜伏在种植业部门。不同省份因人口密度、农村劳力总数不同,用剩余劳力绝对数不能  相似文献   

10.
刘晓平 《北方经济》2009,(23):57-59
据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7亿人,今后一段时间每年将以500-1000万人的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农村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工供给态势与“十二五”时期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总体上仍然过剩,但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新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将是我国中长期的重要任务。十二五以及更长时间内,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发展服务业,有序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居民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劳动力断层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优秀人才特别是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抛荒、弃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生产,致使农业劳动力可能出现断层现象。文章在分析农业劳动力断层这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建议,以期使我国农业走上  相似文献   

13.
万青 《乡镇经济》2006,(3):29-31
地处皖西地区的六安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滞后与迟缓。影响因素主要有转移主体的素质制约、庞大的人口基数、转移过程的社会环境制约等。为加快皖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五是设施制度革新,彻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00~201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业技术需求法和中国农业生产实际估算了2000~201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农村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呈上升、后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到2010年,下降至6820.92万。此外,本文将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两个角度就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转移和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群生 《特区经济》2009,(12):191-19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新的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里的增长,本文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入手,分析转移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低、在转移的过程中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劳动力市场制约等原因,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6.
韩秀丽 《乡镇经济》2009,25(2):106-109
西海固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阐述西海固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特点的同时,分析了劳务经济发展的潜力,即市场潜力、效益潜力和发展潜力,最后提出西海固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n Unlimited Surplus Labor in Rural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sing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approach,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a host of conventional wisdoms relating to issues of farmer, the 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all originated from the existence of mass surplus laborers in China. When analyzing various sources of statistics, evidence shows that there is no longer a large pool of surplus laborers in rural China as most people believe. Based on this counterfactual result, all related events, such as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the level of comparativ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and the degree of rural-urban income gap must be re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吴兰德 《乡镇经济》2009,25(2):102-105
鉴于我国的制度变迁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破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各种制度性障碍,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文章从政府的角度将政府和本地非回流劳动力作博弈分析。通过博弈模型以及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和本地非回流劳动力之间的博弈虽然在同时行动的情况下能实现唯一的纳什均衡,但由于本地转移劳动力回流的成本较小,政府要通过调研来观察本地转移劳动力非回流的概率,通过比较这个概率和计算得出的临界概率RG2-CG3-R′G1+CG2+CG1/RG1+RG2-R′G1-R′G2 之间的关系来选择适当的政策搭配,从而促使本地转移劳动力的非回流。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8—202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到2030年农村劳动力将完成转移,但在2030年之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潜力可挖。因此,需要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农业现代化、发挥好政府指导帮扶作用4个方面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实现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与劳动力就业扩张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雯 《特区经济》2007,(3):43-44
当今世界,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我国由于劳动力数量众多,一方面,要解决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本文以产业集群的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产业集群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产业集群程度与劳动力就业扩张的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分析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