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庞维红 《辽宁经济》2007,(12):59-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金融创新蓬勃发展起来,当前金融业正面临深层次改革的关键时期,发展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21世纪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金融机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改革滞后的约束以及金融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和技术进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相对落后,但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为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快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明了绿色金融的概念与特点,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相关法制和政策不完善、内部动力不足、缺乏长期战略准备等;并在总结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基础上,着重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研究了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提出以制度创新健全绿色金融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以理念创新实现金融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统一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类经济主体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当务之急。金融创新一方面给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又带来新的风险。本文从我国的金融创新现状出发,对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实践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创新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全球金融创新的动力趋向分析,揭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创新是中国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探讨了解决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应遵循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6.
赵琳 《北方经济》2008,(20):82-83
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己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世界大趋势,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迈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本文比较了世界各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模式,分析其优劣,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业经营现状与困境,得到结论:我国现阶段应建立以银行业为主体的纯粹性的金融控股公司,努力培养银行、证券、保险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多元化合作经营,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世界中,金融创新则显得格外重要。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对各国经济而言都是一种极为有利的改革冲击,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更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力。本文阐述的就是我国该如何顺应经济潮流,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国情,建立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体系,解决我国金融创新中的各种大小问题,探索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葛志琼 《特区经济》2007,224(9):61-62
金融业的发展关系城市的产业升级。深圳、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各有特点。从深圳、上海金融总量、金融积聚的比较看,上海处于优势;从深圳、上海金融创新的比较看,深圳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较上海强。  相似文献   

9.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要形成竞争能力,必须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对金融业的综合监管,确保中国金融业能够长远持续健康的发展。文章分析了金融全球化的背景,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环渤海天津地区金融模式、区域环境、发展情况等进行基本的分析。天津环渤海地区具有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势,以政府主导创新的"单中心模式"是中国内地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的重要举措,环渤海天津地区可以依靠政府在短时期内聚集众多的金融资源,带动各个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及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工程是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金融的创新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金融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建立金融市场化体系;健全国家金融监控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金融部门的运营水平;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努力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金融工程的创新力度,不断增强金融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注重相关部门的合作,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金融工程快速、有序、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娜  贾美霞 《特区经济》2009,(2):168-169
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状的剖析,指出其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晓颖 《特区经济》2014,(6):141-144
2013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各领域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的动力将被不断地释放出来,资本市场必须抓住机会,通过资金的更高效运转,在改革创新中实现平稳发展,为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侯娟娟 《特区经济》2011,(6):122-123
置身于世纪之交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滚滚潮流,面对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建立和完善适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向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和发展方向靠拢,以确保中国经济、金融与国际接轨,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就成为中国金融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而金融监管并没有一个标准统一的模式,也不存在一个普遍使用的通用模式,一个合理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在既尊重传统与现实,又在考虑未来金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国情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金融深化问题已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金融业飞速发展,金融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面对金融深化进程中存在的市场效率损失问题,建立一个高效的金融市场,推动和指导中国金融深化进一步深入,使金融深化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杨涵 《特区经济》2010,(11):91-92
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银行成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其快捷、便利、低成本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网络银行服务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可谓刚刚起步,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是传统金融业务在网上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环境还不是很成熟和完善,在发展及监管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网络银行监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点措施和建议来保障我国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因此,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既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洪  罗明 《特区经济》2009,(7):204-206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肆虐于全球各地,演变成6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虚拟经济伤痕累累,实体经济也颇受拖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企业和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那么在这场金融危机下,我国目前的出口企业状况如何,以及应该采取如何措施应对呢?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初步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调整出口对象国,扩大国内市场营销,订单地区转移以及政府政策调整、企业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合法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国创业政策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创业政策的历史变迁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的,并受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创业政策;第二阶段,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创业政策;第三阶段,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创业政策;第四阶段,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浅析金融海啸中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及防范预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  葛志鸿 《特区经济》2009,(9):230-23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迅速增长,并且已经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可以看出,银行的信贷业务深刻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信用卡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威胁着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从对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出发,针对信用卡的风险特点和目前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信用卡的风险防范及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