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帆 《改革与战略》2014,(5):118-122
联盟标准与传统产业集群密切相关,传统产业集群中联盟标准大量兴起,成为重要的产业调控手段。文章从技术、规模经济、制度三个角度对联盟标准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做了理论分析,并以浙江台州仙居县木制工艺品联盟标准为例,剖析该机制的影响途径和效果,最后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山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经济。在促进经济升级过程中。中山市根据自身“一镇一品”、轻工业为主、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特点,通过建设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施联盟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对各地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智洺 《特区经济》2007,(8):264-265
跨国企业供应链联盟构建有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外部动因主要体现节约内外部交易成本,实现价值创造;寻求资源依赖和互补;建立社会网络关系;实现强强联合,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通过学习增强竞争优势;转换风险。  相似文献   

4.
史征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2-25
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产业的空间组织形式往往与传统产业类似,也大多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特点,浙江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是有效的路径。但不同层面的文化产业集群表现出较大的特征差异性,以浙江为例,以影视业为代表的核心层产业集群以集群网络的构建与优化为目标,以动漫与互联网产业为指向的外围层产业集群以集群战略联盟的形成与扩张为特征,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则是文化产业相关层产业集群显著标志。当然文化产业集群的进一步突破依赖于技术研发及测试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及管理平台等大平台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网络嵌入性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中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通过网络的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对知识创新的作用关系及知识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系研究,提出适度的网络嵌入性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知识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持续发展的困境。文章认为,其深层原因是产业集群内在运行机制存在缺陷,根本解决之道是需要对产业集群进行管理创新。因此,文章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结合、战略与方法并行的多层次的集群式供应链管理模型,致力于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指导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把群内松散、无序的企业打造成许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推动集群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豪 《中国报道》2024,(4):38-39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催生出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才能重塑竞争新优势。亳州正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中山传统产业以集群化突出、产业链完整、以小微企业聚集为主要形态,但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激烈、人才严重匮乏、公共服务资源配套相对滞后等转型升级困境。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中山可以共享区域产业价值链,深度参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据此可以设计培育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能力、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协同创新纽带、创新升级融资体系等针对性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霞 《发展》2008,(10):105-106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也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经济发展理论,其健康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恰当的政策选择则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0.
特色产业集群是基于各地区独特的要素禀赋或"地方品质",同时加以创造性开发或改造提升而深深篆刻上地区"烙印"的产业要素集聚。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知识转移和交换,使区域内静态知识联系转向动态集体学习,进一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外联系度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柔性化集聚使集群内企业交易成本降低而效率提高,进而形成显著的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区域整体创造力和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使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强势产业根基的竞争性区域。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向创新型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生产环节的现代化改造,将增强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带动集群所在地区快速成长为产业成功转型的竞争性区域。  相似文献   

11.
研发联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政策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座谈和统计分析研究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在研发合作中的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已经形成了包含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研发基金的多种研发合作新模式。研发联盟是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的主要形式,大部分联盟从事前沿技术研发,联盟内部知识共享程度较高,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是主要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形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是研发联盟的主力军。建议相关部门采用集中化的资助制度,围绕中关村每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打造1-2个研发联盟。  相似文献   

12.
Industry cluster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conomic phenomena that can be observed in the world nowadays.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model is a very effective development choice of improv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competitiveness.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ern old industrial base must meet the rule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global background, us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for reference actively, promote and strengthen the forming of industry cluster hard, improve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northeastern through forming industry cluster. This paper proceeds from basic condi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old industrial base,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develop industry cluster in the area actually, hope to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and realize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ern old industrial base through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industry cluster finally.  相似文献   

13.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一些技术创新联盟,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联盟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从研究标准联盟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适合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和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可以促进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迅速壮大,提高技术创新联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方龙  何东  张强 《科技和产业》2013,13(9):76-79
自国务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知识产权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知识产权联盟的发展,是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成都是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有发展知识产权联盟的较好基础。从技术转移联盟,细分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三个层面多种形式,构建起城市完整的知识产权联盟体系,将对成都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通用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融合发展既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产业融合大背景,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业集群快速发展,形成了激烈的区域竞争,但却在关联性、延展度、根植性等方面普遍存在缺陷。培育集群竞争优势,能够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各地通用航空制造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崛起。因此,应在区位选择、企业培育、网络构建、制度文化、政府定位等方面增强产业集群综合效应,形成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主导地位的替代,以商品形成过程的三个元素为逻辑起点,我们建构了一个基本的横向产业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横向产业空间选择、集聚的基本动因和内在机理,并结合香港工业北移现象对横向产业的空间集聚进行了初步研究,归纳出横向产业空间集聚的两种模式。根据研究结论,现代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核心优势元素,寻找优势空间,做好商品形成过程的其中一个模块;区域或国家则应细分商品形成元素、细分生产要素,去劣取优,发展核心优势产业,并持续为横向产业元素的空间集聚提供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产业集群日渐成为产业竞争的主要形式,重庆市已初步形成了笔记本电脑、软件等IT产业集群。本文从集群生命周期、成长模式和成长动力三个方面对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给出了提升集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商业历史悠久,传统商业道德的形成较早。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是促成中国商业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传统商业道德的形成是古代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古代商人本身的道德自律也是中国传统商业道德形成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5):114-119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跨国品牌联合是能够有效提高品牌竞争力的营销战略.掌握消费者对跨国品牌联合的评估机理和影响因素是品牌联合取得成功的前提.文章通过引入来源国匹配性和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概念对已有品牌联合消费者评价模型进行了扩展.结果显示,民族中心主义既能够直接负向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也能借助来源国匹配性、品牌匹配性、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态度、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态度作为中介变量,对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产生负向间接影响.此外,尽管未受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但产品匹配性仍可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态度.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汽车行业进行品牌联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