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兰新  魏文生 《中外企业家》2009,(7X):131-132
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健全土地流转体制机制,是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体制机制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当地小城镇从事乡镇企业或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传统行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应该在深挖这两种途径的潜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都市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成为都市旅游的新领域,是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热点之一.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挖掘传统的乡村文化,注重展现特色与个性,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南宁都市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不仅了解南宁居民出游偏好、目的地选择行为特征、出游行为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不满意因素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还为南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15):298-299
乡村旅游是旅游扶贫的重要手段,居民参与是乡村旅游扶贫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以栗子坪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引导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乡村旅游扶贫中居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对武汉市古田化工区312位周边居民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居民对污染土地的认知状况,并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污染土地问题普遍关注;认同污染土地开发以及开发效益;对污染土地的风险感知度普遍较高;普遍缺乏土地污染防治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研究发现居民对土地污染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污染。2.居民个人特征因素中,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居民对污染土地的认知;而家庭成员数、收入状况等因素则影响不显著;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到污染土地的距离、在当地居住时间和住房状况等显著影响居民对污染土地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并且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新困难,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所以,要改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土地配置当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缺陷分析,得出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土地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土地的自由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绅士化是传统村落实现复兴的重要方式和过程,而游客、新村民等绅士群体的介入常导致地方主体趋于式微。选取成都竹艺村为实证案例,聚焦乡村旅游社区中的原住居民这一脆弱群体,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基于日常生活理论的微观视角探讨绅士化对居民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并延伸对其地方认同及地方身份建构的讨论。研究发现:绅士化重构了乡村空间形态和功能意义,原住居民为获取更高的旅游收益,选择接纳绅士群体对于地方空间的价值认知,而对旅游资源的争夺使邻里关系由亲密转为竞争;乡村空间功能的居游交织要求原住居民进行身份转换,其日常生活围绕旅游业而展开,生计行为具有明显的服务业特征;绅士介入和地景变迁拆解了社区关系,造成地方记忆的集体失忆和原住居民的失所体验;原住居民的地方认同及地方身份建构与其日常生活互为反馈,共同实践缺失、经济收入和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区认同消解,而个体尺度的收入增长和对于地方的价值认知有利于其积极身份的建构。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居民地方身份认同、打造多元共治的乡村旅游社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TOD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活动与出行影响——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OD建成环境塑造是TOD空间规划和管理的关键。以北京为例,对TOD区域建成环境对居民和乘客活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筑居民就业地选择、购物出行和休闲娱乐出行等三种活动和出行的Logit选择模型,定量分析了TOD土地利用、交通设施、街巷格局、商业设施等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活动和出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转换。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表现出显著的"农业问题"特征,即粮食供给、食品安全、产业优势、农民收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一发展背景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职业经营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三类。家庭农场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与引领,产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与关键环节。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逻辑起点必然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并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使家庭农场内生发展。通过对人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欧洲国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分析可得出,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实施土地整治与劳动力迁移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1.
唐剑 《经济界》2010,(5):62-67
基于特殊的国情背景和发展阶段,农地细碎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探索合理的土地整理模式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以四川回春堂药业现代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土地整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探索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北京市正在准备对居民住宅的土地使用权颁发权属证,并且正在进行调研,拟定发放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三农”问题不只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国家安全的大问题。“三农”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障碍。而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认同。本文将对农业产业化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好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倪晓宁 《城市问题》2012,(8):97-101
都市农业具有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的特点,更易受到环境政策的调控。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便利条件和独特优势。在分析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和环境农业政策的基础上,认为都市农业发展打破了城乡界限,为环境农业政策推行赢得了微观意愿基础,同时环境政策也会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因此应在完善环境农业规制手段、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及重视环境农业政策中的经济手段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在赢得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优化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焦点。如何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高全成 《经济界》2002,(6):85-89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上有许多卓有成效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将其归为两大类,即“城市化”和“产业化”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深化三农改革,是农民讨论的重点。本文概述了当代三农问题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并对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辨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3,(10):155-156
本文基于储户问卷调查的的基础上,调查了驻马店市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差异情况,并根据影响居民物价满意指数的因素,探讨了城镇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得出这种差异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石家庄市新型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探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二者存在着动态调整机制,农业产业化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湘西州产业化扶贫模式现状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当前湘西州产业化扶贫有以下几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保靖县葫芦乡黄金村是黄金茶的原产地,现有茶园5800亩,可采摘面积4100亩,拥有158户村民,近1000人口,茶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的注册地点就在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该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与村民进行茶叶产业合作开发,科学制订《黄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建成黄金茶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