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综述归核化战略理论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归核化战略的扩张方向与扩张方式之间的匹配,本文认为,归核化战略的扩张途径为"份额扩张→产品扩张→市场扩张→业务扩张"的扩张过程,并对我国企业战略重组提出巩固核心业务份额、保护未来市场地位、挖掘核心业务潜力和提高重组协同效益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资源基础论与能力理论的崛起,现实企业也大兴资源能力之风,并掀起了一股"归核化"的战略热潮.但值得指出的是,正如市场机会本位战略取向会引致企业过度扩张的风险一样,资源能力本位战略取向也可能引致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集中化与归核化经营会引致经营规模的过度收缩与业务的过度集聚,进而引致规模不经济、范围不经济以及单业务的市场风险;二是过度拘泥于内部资源与能力会使企业忽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资源能力失去价值并错过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3.
王孟磊 《特区经济》2006,(9):230-231
归核化战略的基本思想是突出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分化亏损资产,回归主业,保持适度的相关多元化,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本文主要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分析了归核化的时机选择,并提出了实施归核化战略的途径即通过企业规模紧缩和价值链重组达到战略性主业回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资源基础论与能力理论的崛起.现实企业也大兴资源能力之风,并掀起了一股“归核化”的战略热潮。但值得指出的是.正如市场机会本位战略取向会引致企业过度扩张的风险一样,资源能力本位战略取向也可能引致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集中化与归核化经营会引致经营规模的过度收缩与业务的过度集聚,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战略是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有效手段.而从企业能力理论角度分析,企业生命周期是资源、能力和市场机会动态匹配的过程.本文运用企业能力理论,建立资源、能力、市场机会动态匹配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从而对企业生命周期与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应该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资源、能力、市场机会的动态匹配程度来判断,只有三者匹配程度较高时才足以支撑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面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内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应根据目前的经营成本、利润率等财务状况及企业资源与所开展业务的匹配情况,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找准向归核化战略转化的时机.通过剥离、分拆等策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强硬的姿态迎接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7.
面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内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应根据目前的经营成本、利润率等财务状况及企业资源与所开展业务的匹配情况,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找准向归核化战略转化的时机。通过剥离、分拆等策略将企业发展重点集中到核心业务上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强硬的姿态迎接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8.
贺亮才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26-128
在我国经济改革调整的关键时期,资源型多元化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挑战,加快战略调整,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资源型企业实际出发,分析其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及基本现状,研究资源型多元化企业组织、文化、资源的相关匹配性,以及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重组和归核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建新 《改革与战略》2009,25(7):152-155
在当今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的动态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已是学术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及其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讨论,在强调企业资源能力的前提下,使企业能力与动态的市场环境变化相适应,在组织惯例和业务活动过程中运用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出满足顾客或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有关核心能力的理论回顾,以动态能力和价值过程为基础,整合资源、能力、市场、产品和知识等五要素,使之相互影响互为作用,使企业能力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Stigler)有一个著名的投资理论:"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就是说,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的多元化战略来分散投资风险,以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目的。但是,我们有理由问,对于艺术品投资而言,投资的多元化战略真的有效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刻地理解艺术品市场的投资风险。因为无论是艺术品投资的多元化战略,还是艺术品投资的归核化战略,其"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1.
核心能力与战略性外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归核化浪潮的推动下,外包已上升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活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战略性外包的战略收益与风险,试图对企业的外包活动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外包,企业能把资源和精力投在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业务的培育、发展上,借此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梁广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87-9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成不变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文章从企业战略与动态环境互动入手,分析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把动态核心能力分解成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两部分,并分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核心能力演化过程和以柔性组织文化为基础的动态能力的实质;从柔性战略的视角分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对企业利用战略与环境动态互动构建动态核心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芳 《科技和产业》2022,22(7):84-88
高校在践行教育理念改革中,教师持续发展受快速变化外部环境制约的问题逐步呈现。为此,从动态性、开拓性、螺旋性三大特征出发,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到高校教师发展的管理机制中,将动态能力作用于教师持续成长模型的构建,对教师潜在能力进行唤醒与修正,并最终将其转换为新的核心能力。该机制能够在多元化、动态化的资源平台环境下,取得教师内驱力长久发展的成效,并可为今后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本科高校持续培育骨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金家宇  刘馨 《特区经济》2010,(7):222-224
从外包的视角,将企业边界分为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探讨全球价值链外包网络中企业边界的变动情况,并提出三种战略调整,分别为并购战略、归核化战略和网络化成长战略。企业应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匹配的战略以应对新环境下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多元化战略和专业化战略的选择。本文从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出发,在承认企业战略应该建立在该企业资源和能力基础上这一命题的前提下,重点探讨各种资源和能力与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战略选择;同时给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何种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战略转型的“三重缺口”与动态机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资源缺口、能力缺口、文化缺口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全面反映企业转型障碍及克服障碍过程的理论模型,将战略转型过程分解为资源整合、能力重构和文化变革三个过程。模型将企业战略转型这一企业管理实践的难题与动态能力形成机制这一理论难题结合在一起,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出发,战略转型过程为:为追求竞争优势而执行的战略转型引发三类缺口,弥补缺口引发动态能力的形成,动态能力的形成支持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以往关于组织惯例的研究忽视了惯例演化的动态性,缺乏对惯例更新过程及前因因素的研究。企业惯例更新有助于实现组织惯例与动态环境的相机匹配,推动组织惯例的积极效应。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动态市场环境的特质出发,采用226家创新型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统计方法检验战略柔性对企业惯例更新的影响以及动态环境(环境不确定性和环境包容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存在倒U型关系,能力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倒U型关系以及能力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线性关系;环境包容性负向调节资源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倒U型关系,且正向调节能力柔性与企业惯例更新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组织惯例动态更新的资源基础的理解,提出动态环境的权变条件,对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特许经营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商业的发展。但特许经营产生的原因尚无统一定论。文章从企业规模化扩张的角度出发,提出特许经营模式产生的一个新解释,即特许经营模式产生的原动力源自于企业规模化扩张之前,企业凭借现有资源为不断扩张的市场服务,在资源调用能力与市场规模匹配的过程中,为保持平均客户资源含量,企业逐步走向外向联盟并实现优势弹性资源的归核化。在此基础上,经过演变最终导致现代特许经营模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组织冗余是否以及如何驱动公司创业是战略学者讨论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创业过程中机会内/外生的动态平衡视角,认为创造性的资源拼凑和手持资源的机会搜寻是沉寂的组织冗余转化为公司创业的双元式中介路径过程。2015年7—10月间对广东、北京和湖北共33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发现:(1)企业的未吸收冗余如现金存留和应收账款等,其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强,刺激企业识别低买高卖的市场交易增值机会,提升了企业的新机会识别能力;(2)已吸收冗余内嵌于固定投资和生产流程之中,变现能力弱利用效率低,刺激企业发掘其新用途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而提升了企业的资源拼凑能力;(3)企业识别的机会越多,对资源的拼凑活动越频繁,其公司创业绩效越好;且机会识别和资源拼凑在组织冗余与公司创业绩效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上述结果厘清了组织冗余转化为公司创业的"黑箱"过程,为深入理解冗余与创业的内在连接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与营销要素整合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市场基础性资产中的关系型市场基础性资产和知识型市场基础性资产是企业重要的基础性资产。完全满足资源基础观理论的资源特征要求。而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供应链管理流程和顾客关系管理流程等3个营销核心跨功能商业流程是驱动市场基础性资产转化为顾客价值和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动态能力。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市场基础性资产的转化机制,揭示了“市场基础性资产-核心商业流程-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