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雒彬 《理论观察》2014,(9):92-93
公共利益与每个公民切身相关,公益维护有利于社会平稳、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公益救济涉及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旨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构建合理的经济法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经济法公益保护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利益的司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司法保护制度被称为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可以保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有资产,推进法制,完善民主制度,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的大量存在以及现行调整机制的无力解决是经济公益诉讼生成的根本原因;原告资格于法无据,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公益维护能力受限制则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此,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又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4.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的大量存在以及现行调整机制的无力解决是经济公益诉讼生成的根本原因;原告资格于法无据,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公益维护能力受限制则是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此,在我国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又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5.
吕霓 《特区经济》2006,(6):95-96
注重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存在着社会不公问题。政府应当首先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减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达到基本的经济公平;在此基础上,以福利保障、基础教育、司法公正等为突破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吴晖 《中国经贸》2010,(22):85-86
经济公益诉讼是与经济法在内在精神和品格上相得益彰的独立诉讼制度。这种独立的诉讼制度带有强烈的公益色彩,有效地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从而使经济法体现社会本位的宗旨更为明显,使经济法律法规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它也有利于经济法对民法功能缺陷进行弥补,限制经济上强势阶层的专横和保护弱势阶层的利益,并从诉讼制度层面上巩固经济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危机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单一的行政监管环境模式和现行法律制度,由于存在着种种缺陷,不足以对环境形成周全的保护,因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显得日益迫切。文章在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阐释之后,提出了在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货物本位是中国近代货币理论史上的一股重要思潮。探讨这种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理论得失,考察其客观社会效果,不仅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中国近代货物本位思想的滥觞是孙中山的钱币革命论。1912年12月,孙中山发表《倡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通电》,主张在中国实行纸币制度:“以国家法令所制定纸票为钱币,而悉贬金银为货物”。作为理论依据,他认为货币从实物形态发展到金银贵金属,进而再演变为纸币,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金银本身有价值,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此后者必须有被代表的货物,才能防止发行中的流弊。1919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当前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这次论坛的主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对于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的实质就是对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任何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都是维护着公共利益的某一方面,经济法实质上调整着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利益和公共经济利益。据此,经济法形成了以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为本位的利益观。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是个体经济利益、团体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利益相互调和的产物。社会经济公共利益更加体现了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社会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相似文献   

11.
谭金可  李乐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61-65
金融危机有向社会危机传导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以增进社会整体福祉为宗旨、追求结果和实质公正,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和社会法在防范危机传导中作用突出。经济法偏重于危机预防和经济增效功能,社会法偏重于修复保障和社会增效功能,二者需要功能配合。回应防范危机传导的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沉淀智慧和过滤结晶,立基于理念共生耦合、着力于制度协调互动,加强二者的功能组合,有利于形成制度协力来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孔德周 《改革与战略》2009,25(12):53-57
文章运用辩证系统思维,通过对中国经济建设中主要矛盾的分析,揭示了经济法的价值——通过公平,实现整体的、长期的、协调的高效益,认为经济法的价值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国际性,其所涉及的资源比较分散,这一切使得合作化在该课程教学中显得很重要。这种合作化主要涉及校内合作、校外合作和与国外的合作。通过合作,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立体化、动态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市内之社区层面或街道层面、省内之市或县级层面、区域之省际层面或地级市层面、全国之省际层面或地级市层面等四个层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相关概念使用的随意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规范性与低普适性、评价方法与实际应用的弱衔接性、以及研究视角与维度的单一性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后期值得加强研究的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惠敏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71-17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进一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原因,提出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新思想、新观念、新目标的深入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着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动态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其中,发展的层次目标是系统发展,而且必须是科学发展,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原则目标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目标是统筹兼顾。这是一个以新的内涵科学地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系统观、时空观、进程观的有机统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进行了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董宝奇  贾扬帆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95-400
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技术预见已成为科技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技术预见的价值导向也逐渐转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通过梳理技术预见的发展历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预见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等,发现技术预见活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出发,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导向,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展开。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文献和统计数据,研究重构了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创新水平、生态环境是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六个主要因子,其中经济发展是主导因子。通过空间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浙江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集聚的现象,整体水平呈现东北方向上高于西南方向上的趋势,并形成以杭州-宁波连线的热点聚集区,衢州-苍南连线的冷点集聚区。  相似文献   

19.
首先在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因子分析及熵值法求得近五年各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比较、排序并根据综合得分划分不同类型的城市类别。然后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河南省近五年各市排名几乎未发生任何变化。城市发展类型大致分为4种,各种类型间差异较大,不均衡问题突出。最后针对上述出现问题提出了五条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Migrants often face challenges in social integration.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migrant workers and employing the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It finds that, conditional on a set of individual features, the migrants from less-developed provinces have greater difficulty in integrating into local communities. These results still demonstrate robustness across alternative variables, samples, and various specifications.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educational and employment factors account for over 40 percent of the variance in social integration levels, suggesting their significant influence. Additionally,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native bias against migrants, along with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m, may account for part of the remaining variation in social integration levels. Importantly, the ability to speak local dialect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rucial factor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grants'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integrating into a new city. By identifying one specific cause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individuals and governments and assists them to improve social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