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也逐渐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也导致利率水平会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表现出不同幅度的波动性和即时的不确定性.因此,利率风险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日后体制改革的重大威胁之一.文章通过收集2002~2013年各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对利率变动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了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各上市银行的盈利水平与存、贷款利率的相关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单个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相关度基本一致,且普遍高于与存贷利率差的相关性.最后,对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但欧美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高失业率、财政高赤字等诸多问题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上升。未来若干年,我国经济将面临GDP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潜在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警示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危机中吸取经验,借鉴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文化,运用合理的措施应对挑战,以确保其能够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3.
影子银行一方面满足了社会上日益增多的闲置资金对高收益的追逐,另一方面弥补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形成的巨大的社会融资缺口。但由于其利率较高、杠杆率较高及监管空白等原因,影子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大风险。要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增强影子银行相关产品透明度,削除利率双轨制,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由于息差收窄和竞争加剧,银行将面临利润下降甚至倒闭的风险。与美国储贷协会危机的环境类似,在资金脱媒、金融创新、利率上升和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银行业带来更大挑战。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加快业务转型,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加快银行经营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河南地方银行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提出河南地方银行应对策略。地方政府应成立跨部门的机构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研判和指导,进行跨界统一监管和提升监管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合作金融组织、社区银行等破解融资贵问题,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地方银行应继续将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作为利润增长点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开展中间业务,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型,增加客户黏度和价值,处置不良资产,提升利率风险和流动风险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的银行危机乃至金融危机会对一国银行体系稳定造成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表现为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总体变量有一定影响,并可能引起银行危机、银行风险、货币政策波动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全球76个样本国家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Panel-Logit模型研究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会加剧银行系统的不稳定,此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整体效果不够显著,而且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效果还将下降;银行监管制度的强化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与存款保险制度配套使用时,能够一起构成现代金融安全网,显著提升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效果;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设计中,存款保险机构较强的独立性与监管职能、存款人共同参与保险以及风险调整费率等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危机中导致银行体系出现困难的三个主要的风险因素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不断上升的美元化趋势;对政府贷款的日益增加和银行存款的流失。但是不同类型的银行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就是,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并不是所有的银行所受的损失都一样大。而且,针对1998年~2001年所进行的面板数据估计表明,存款者能够辨别出银行风险的高低。因此,在这场由挤兑引发的银行危机中,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表现出了一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但仍然不时有个别银行发生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尤其是一些风险较大的问题银行,它们的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放大了金融风险,这也是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利率管理、不断规范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的原因。本文在梳理美国存款利率限制监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监管成本和社会效益,提出制定我国问题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并将其纳入存款保险早期纠正范围,以限制问题银行的风险投机行为,维护正常的利率市场环境,并最终达到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完善的汇率机制。汇率市场化程度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推进,为银行业外汇业务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汇率机制的改革历程进行简单回顾,阐述了汇率弹性的扩大会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企业和银行规避汇率风险需求的增加对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影响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并提出促进银行外汇业务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应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国外发达国家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制度已相当完善,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急需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进行修改,明确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宗旨和银监会的监管职责加以规定,建立由专门监管机构查处银行消费者权益受损制度和纠纷调处制度,切实保护银行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防止了竞争造成的个别银行破产引发的多米诺骨牌式银行危机的发生,割断了对局部存款挤兑的处理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对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支持,保持了货币乘数的稳定,增强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为保护我国居民的储蓄积极性,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维持金融经济循环的继续,提高国民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保持金融  相似文献   

13.
银行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银行对银行消费者任意增加收费、更改银行消费条款等侵犯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尚未明确规定银行消费者的法律地位,银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仍得不到明确的保护。通过对银行消费者的定义给予明确的阐述,分析了银行消费者的特征及其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银行侵权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常见的银行侵权的主要类型,提出应对措施,对认真实施《侵权责任法》,防范侵权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与客户满意度的双重提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商业银行抵硝权的行使,维护客户及第三人的利益,商业银行法定抵艄权制度应从其行使条件、行使限制及行使程序方面予以明确,为我国商业银行与客户间的约定抵销权提供一般性规则参考,从而使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利益关系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数年中,投资者权益受侵犯的事例常见于报端。这些问题的出现揭示了目前的认识误区———仅将投资者与银行之间的关系认为是委托与被委托之间的关系。要有效维护理财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重新认识投资者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投资者与银行之间不仅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投资者看成是消费者,在强大的银行经营实体面前,弱势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法律的倾向性保护。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信贷对三次产业增长贡献度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银行信贷对三次产业增长作用的实证,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第二产业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且银行信贷尚不能解释第三产业的增长。分析成因,主要受产业特性、融资渠道、银行信贷政策和信贷偏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本文提出建议:维持银行信贷稳步健康增长,防止信贷投放极端化;针对不同的产业采取有区别的信贷政策;建立针对第一第三产业的信贷风险准备金制度;建立中小企业社区信用协会和社区担保机构;鼓励银行创新有效的担保模式,更多关注非财务因素;根据产业(行业)特性探索可行的“信贷+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西方银行理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西方银行理论在中国得到了日益深入广泛的传播,推动了中国金融思想的近代化,促进了银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近代国人在引进、研究西方银行理论,改造传统金融思想,建立银行制度的过程中,大多主张学习借鉴西方的银行制度,但他们反对照抄照搬,而是要求结合中国实际,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制度。这种学习西方的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的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有银行能否从外国战略投资者那里学到所需的先进适宜技术值得怀疑.外国战略投资者向国有银行提供先进技术的动力不足,国有银行应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来选择自己的适宜技术.自主技术创新才是解决国有银行技术落后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企业并购重组来摆脱国有企业困境,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但企业并购重组有可能导致银行资产大量损失.因此,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银行债权保全,对银行负债进行重新整合.这样即使通过企业并购重组不能彻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存量,但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增量发生会有积极抑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