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贫困人力资源转移就业扶贫要有总体思路,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扩大劳务输出,推动转移就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目标完成;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2010年工作计划,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让其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为此,"壮大县域经济"、为存有大规模待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偏农地区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集中所需资源将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选择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偏离,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当中国进入经济周期调整与结构转型从而产生了巨大就业压力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就业压力,尤其影前了产量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力.由此,必须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依赖于将经济发展转移到就业优先的模式上来,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运用2010年全国2258个县域统计数据,从全国县域和东部、中部、西部县域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县域的角度来看,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每提高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0.7737%的贡献,相邻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空间上的互动效应;从东部、中部、西部县域来看,东部地区县域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空间互动效应作用明显高于东部、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制定区域性的相关政策,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部、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及城镇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吸纳;另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一、规划制定背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已成为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发现,2003-2012年间,中国县域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势开始显现,但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水平相比,县域城镇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发展县域经济,须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辽宁县域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从整体看,县域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阶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现结构升级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资金、人才缺乏等很多制约因素,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必然会扩大发展差距,政府有必要在产业发展环境、县域基础设施投入、人才支撑、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实施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好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农村人力资源就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研究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人力资源就业问题着手,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解决途径,是有效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要有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农村人力资源返乡创业,加强农村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落实权益维护和保障政策,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趋向推动培训工作转向就地就近服务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主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逐步转变为向东部地区和劳动力转移输出所在地内部同时转移。一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力度的加大.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范围表现为省内就近转移和跨省异地转移并存,并更多倾向于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尤其是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集中.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多数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湖北省以立足农业农村、就地就近转移为主要途径,以突破性发展多种经营、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为主要措施,狠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取得显著成效。据调查,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万人,相当于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其中,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300万人,稳定转入多种经营的300万人,新增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转向其他就业领域的约200万人。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三多三少”:在农业内部就业的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少;在农村内部就业…  相似文献   

15.
一、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1、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长春市约有农村劳动力190余万人, 依照全市目前的耕地面积、耕作水平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只可满足约70万人的就业,这样全市就有约120万人的富余劳动力。土地资源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结  相似文献   

16.
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刘美娟 《山西农经》2020,(2):69-69,71
论述了农村劳动力及县域经济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路之一,受到理论界的较大关注。应该看到,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薄弱环节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而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起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创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宁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行业日渐萎缩,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民工转移就业、就近就业成为现在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以河北省滦平县部分乡镇为例,分析了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的现状及问题,从提振地方经济、强化政策扶持、提高劳动者素质3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