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正> 一吉林省是全国重点产粮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和经营方面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出的财政乃至地方经济问题,愈来愈尖锐地显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增产与财政负担加重之间的矛盾,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粮食生产资金需求与产粮区财力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一)粮食产量增长与财政负担加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入世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相比 ,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尤其是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对增强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认为以提高科研投入等农业生产公共投资增强我国粮食的生产和竞争能力是应对入世挑战和实现未来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十年变动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平稳增长、活劳动成本增长最快、土地成本快速增长是粮食生产成本变化的直接原因。而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效率低下、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明显不足、粮食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及农业科技贡献率总体偏低是粮食生产成本走高的间接原因。通过加强农业科研投入,鼓励扶持种粮大户经营,发挥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导向功能等可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促进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以1978—2004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重要因素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受到单产提高缓慢、播种面积波动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粮食生产,首先应该提供一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增加粮农收入是根本。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单产、稳定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处于波动性紧平衡状态。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约束、粮食结构矛盾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就应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稳定粮食耕种面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开展多元化国际粮食贸易;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少粮食消费基数;利用非粮食物资源,分化粮食消费需求;完善粮食加工体系,提升粮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分析农户种粮决策与成本收益关系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3年分省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北方、中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增加,南方、东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减少,粮食生产存在"北进中移"现象。劳动力投入仍是维持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非农就业已给全国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相比净利润,现金收益更影响农户种粮决策。粮食单产增加并不必然促进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现有种植规模越大、基础设施越为完善,农户种粮积极性越高。受资源禀赋、非农就业、种植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各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原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逐步加大,粮食生产和供给逐年好转,我国已由过去的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一些基层市、县、乡镇的领导,更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乡镇企业上,粮食问题正在被逐步淡忘。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湖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峰期,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被投入到建设当中,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但依然存在农村公路总量不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结构和区域上分布不均衡,建成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不高以及债务负担过大等问题。只有针对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才能有助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成。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京津冀609户粮农的调研数据,构建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意愿、农户经营特征对农户粮食生产投资调整行为的影响,发现灌溉成本、机械成本、务农人数、农地流转意愿、农户经营规模和种粮收入比例等因素对农户种粮投资调整意愿影响显著。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有粮食生产投资调整意愿的农户,在短期内只有少数实际进行了调整。从微观适应性预期和宏观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互竞双视角对农户种粮投资调整意愿与行为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微观上农户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都需要一定时间,不是马上就可以实施的;宏观上物质资本的短期产出弹性小于长期产出弹性,使大部分有调整投资意愿的农户实际上短期内没有落实调整行为。因此,应完善粮食生产可变要素的成本控制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大数据技术研究,合理引导农户粮食生产投资调整预期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纵观世界粮食看广东粮食问题。一、粮食生产的宏观大环境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国计民生最广泛最重要的问题。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国家指标要求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低;  相似文献   

12.
赵之砚  金一泓 《技术经济》2003,22(8):F003-F004
<正> 粮食产量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大事。粮食生产模型研究的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一种从整体上研究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政策模拟、经济预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粮食生产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1.选择变量。根据我国的国情,粮食稳产、高产是一项基本国策,政府对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在模型中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粮食产量的自变  相似文献   

13.
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纵观世界粮食看广东粮食问题。一、粮食生产的宏观大环境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国计民生最广泛最重要的问题。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国家指标要求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低;生产成本高、收购价格低,这“三高三低”特点决定了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和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国家的投入力度较低、集体投资能力不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局部收益性较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户自主合作供给的意愿不高,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本文主要从造成农户自主合作意愿低下的原因出发,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等多项指标,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粮食生产是吉林省农业的主体,而农业生产又是吉林省经济的基础。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吉林省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农业投入,特别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组统计数字的分析,说明农业投入不足对农业生产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也对如何增加农业投入做必要的阐述。一、农业投入不足导致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的薄弱建国40多年来,为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业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既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要求。财政部门要建立完善促进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扶持效应和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和高效。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农业支持水平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农业国际竞争力反而在进一步弱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支持结构不合理.农业总体支持中,生产者支持比重过高,一般服务比重偏低;生产者支持中,市场价格支持比重偏高;一般服务投入中,农业知识创新和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偏低.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有利时机,针对当前农业竞争力不足这个突出问题,推动“一降两提高”:降低市场价格支持水平,避免市场价格扭曲;提高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投入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投入,摊薄生产成本,改进生产效率.加快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推动我国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经济纵横》1990,(2):47-52
<正> 一、我省粮食生产效益下降的趋势 (一)粮食生产投入增长幅度大于产出增长幅度,投入产出比下降。先看投入:1980年全省粮食生产总投入是7.33亿元,1981年9.47亿元,1982年10.87亿元,1983年10.20亿元,1984年14.86亿元,1985年13.48亿元,1986年16.66亿元,1987年21.13亿元,1988年24.49亿元。九年年平均投入递增16.3%,1988年总投入是1980年的3.3倍,是1983年的2.4倍。九年投入的历史清楚地说明,我省对粮食生产是  相似文献   

19.
<正> 吨粮田是粮食增产的一种有效措施,是农作物种植上的高产楷模,发展吨粮田生产,促使粮食生产登上新的台阶,在我国平川地区已成为现实。那么,在干旱少雨的北方丘陵地区,能否运用农业集约技术、集约投入、集约经营管理发展“小区域”、“小盆地”式的吨粮田生产?其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的晋城市郊区进行了调查,并初步提出了丘陵山区发  相似文献   

20.
粮食直接补贴的增产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增加生产性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笔者通过对河南省2004年~ 2009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的分析,认为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大于非主产区;对扩大种植面积而言,直接补贴效应系数低于价格效应系数;粮食增产依靠种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直接补贴政策与价格政策配合使用,才能促使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性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