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亮 《大陆桥视野》2022,(7):80-81+84
让与担保制度是在民商事实践中孕育出的一种非典型担保手段,对于经济市场拥有着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价值。让与担保在我国民商事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明确法律规定的缺失,在实践中让与担保双方主体经常产生纠纷,在司法裁判和法律认定中对于让与担保的判决结果和认定并不明确,裁判不一。最高院近年对于让与担保的判决角度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中指明了方向,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让与担保制度是一种须移转标的物上权利归属的非典型的物的担保制度.虽然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并无让与担保物权的直接规定,但其学说及实践却广泛采用了这种担保形式.近年来,让与担保在我国实践中大量涌现,对于这种能促进社会流转与交易安全、合理、可行的担保物权类型,法律应尽快加以确认和规范,以便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本文就让与担保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制度功能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
夏燕 《江南论坛》2006,(1):38-40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新《草案》的修改之一为删除了让与担保权的相关规定。对于该项制度在物权法中的去留。曾有过不同意见。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1)让与担保以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来担保债务之履行,属于流质契约,不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担保物权的概念,在为债权实现提供高强度保护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让与担保的学说及实践在当代国际社会得到广泛采认.在我国,近年来以房地产按揭为代表的让与担保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我国民事法律法规中仍未明确规定让与担保制度.本文对在我国创建让与担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其主要制度的构建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谢旭东  闫琨然 《经济论坛》2006,(20):129-130,80
让与担保(sicherungsubereignung)是大陆法系国家经由学说引导,判例确定其合法性而发展起来的由习惯法加以调整的非典型担保方式,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移转担保物的权利来担保债务履行的非典型担保。在比较法上,让与担保与英美法上的按揭(Mortgage)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在实务上,我国现实生活中已出现具有让与担保特征或类似让与担保的所有权移转型的担保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丽华  李宸宇 《经济师》2020,(1):119-121+124
近年来,让与担保在我国商事实践中被广泛运用,随之产生的民商事纠纷也纷至沓来,但由于民事基本法对这一非典型担保方式规范的缺失,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个案中的让与担保识别不明、裁判不一,类案不同判的问题时有发生。换言之,我国立法上对于让与担保的调整远远落后于司法实践的需要。《民法总则》的出台宣告我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在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下,着眼于民商事实践的现实需要,让与担保不仅具有实践价值,也具有独特的制度价值,以往所认为的让与担保的立法阻碍已不复存在,民法典应当参照所有权保留买卖等既存之非典型担保对让与担保采债权法律构造的形式,在《合同编》中设专章对让与担保制度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7.
自证监会于2006年6月30日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以来,融资融券的推出让投资者充满期待。终于,在美国金融危机、国内救市、金融改革等背景下,2008年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试点名单和范围适时公布?《管理办法》在构建融资融券的担保制度时,充分借鉴了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创造性地引入了让与担保。,然而,当前我国法律尚未确立让与担保制度,这就导致了我国按照让与担保模式设定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其与上位法之间必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冲突,使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也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商品房预售活动中,预售房产担保贷款成为人们所熟知的法律制度。然而关于该项制度的法律属性却存在诸多争议,形成抵押说、质押说和让与担保说三种不同的学说。本文在对三种学说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预售房产担保贷款应当归属于让与担保制度,我国《民法典》应当建立完整的让与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9.
郑璠 《当代经济》2005,(5):74-75
从按揭市场规范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个人住房按揭制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按揭制度相比,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按揭风险预防体系以及运行体制方面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加大了银行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缺少风险法律意识,则不利于我国住房按揭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小波 《经济导刊》2008,(5):104-106
<物权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法律层面保障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权益,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银行结算业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分析,深入探究了结算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优先倾向导致信贷投放向房地产业集中,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基于银行与房地产两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框架,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研究房地产部门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机制,构造银行对房地产部门的隐含担保比例作为度量风险传导强度的指标,运用TVP VAR方法刻画2002—2016年我国房价波动与房地产部门、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演变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风险主要通过银行信贷从负债项进行风险传导,房地产部门风险对风险传导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突变,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非线性加速恶化特征。本文最后提出要稳定房价、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担保公司主要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业务模式受制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从法律的角度,融资性担保也属于特殊的履约担保,是针对借款合同的履约担保。因此,担保公司的业务模式应回归履约担保这个宽口径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用担保所处的金融制度变迁的特殊阶段 ,决定了信用担保市场中政府、信用担保管理部门、信用担保机构、银行、其他融资机构、企业之间的特有的促进与制约关系。在现在市场经济环境的背景下 ,政府作为担保或再担保人 ,既要避免直接干预 ,以实现信用担保的市场化操作。同时还要加强风险监控 ,塑造政府权威 ,确保信用担保市场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稳定、健康、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信用担保企业迅猛发展。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中小微型企业开始倒闭或濒临倒闭,导致信用风险增强,给信用担保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考验,因此必须采用内部管理控制来控制业务风险。本文就是从担保企业风险产生入手,探析其风险内部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6.
融资性担保机构在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担保行业也暴露出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有效监管缺失、内部运作不规范、违法违规抽逃资本金、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等问题,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21,(1)
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不仅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对区域经济稳定以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文章以供应链融资性担保这种新型模式为切入点,探讨了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在新模式下进行银保合作的风险,这对于推动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了担保业务脱虚向实,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国有担保公司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现实有效的途径,其体现国家对中小企业政策性扶持的目的最为明显,但随着业务的扩大,其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而且担保业务运营机制的缺陷也阻碍自身的发展。本文拟从担保业务的高风险、低收益的现状与成因分析入手,探讨担保业务创新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担保合同常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旭 《经济导刊》2011,(3):26-27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担保对于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担保法跨越物权法、合同法两大领域,几乎涉及民事法律体系的各个方面,其专业性很强,内容庞杂,操作复杂。从企业实践看,很多企业对担保合同重视不够,这一现象极易导致纠纷的发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具有完全的担保能力,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公司自治的权利,允许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担保能力做出自我限制.本文对公司对外担保的程序和效力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越权担保行为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债权人对章程的合理审查义务,从而促使我国公司对外担保制度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