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文件中,也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各种示范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展开,向广大农民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有着特殊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国际…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一方面我们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吸取其他国家经验以指导我们的实践。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尤其在农民生活伦理的塑造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分析韩国新农村建设中为提高农民的生活伦理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理财观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民理财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变化,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理财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日显重要,农民理财观念的更新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农民理财方式、观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科学理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东剧变和国际共运处于低潮,使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减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新的历史境遇之中,更加面临诸如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淡化等四大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可以从基础、核心、途径、机制等四方面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背景建设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解放前,梁漱溟、晏阳初等知识分子就曾经提出关于乡村改造和建设的命题并身体力行地作过试验。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党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的文件中曾经多次使用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提法。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期。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使农村、农民、农业成了我国诸多深层次矛盾的焦点。党和政府重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栋 《华商》2008,(2):91-91
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繁荣发展社区老年人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老龄化趋势下加强社区老年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对策三个方面对社区老年文化建设进行了粗浅探析,提出了建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高度统一起来,不仅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前景。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关系,提出了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科学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路径,深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各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阐明了新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做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的“三农”工作和政策的延续和深化,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任重道远,要求人口计生工作必须积极应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形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生育文明为目标,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工作定位,提升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周锦春  陈虹 《商场现代化》2007,(27):388-38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现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无限生机。本文通过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信息化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审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进入20世纪90年代,绩效审计在西方各国被普遍接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主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政府经济责任目标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结合笔者工作实际经历,提出改进的对策、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21世纪信息时代新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基于对农村信息化含义的理解,全面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信息化是提高农副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村信息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村信息化是解决城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十一五”期间 农机化发展的趋势与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十一五”是我国实现21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成为影响全局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因此,“十一五”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明川 《财贸经济》2006,(11):52-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对创新投融资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一定的发展战略是与一定的投融资体制相联系的:一方面,投融资体制是实现一定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发展战略的调整又要求投融资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本文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投融资改革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保障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一、蒋巷村农业旅游业发展概况20世纪90年代后期,蒋巷村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新型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思路,通过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完善旅游功能设施,以低碳旅游为理念,开发建设以现代化新农村观光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为基础,以生态风光为背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主题公园。目前,蒋巷村已建成"四园一基地",即常盛工业园、村民蔬菜园、农民新家园、蒋巷生态园和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祈农村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农村人口众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分析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