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退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退出股市是近期中国股市的一个热点问题,2001年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3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再次强调,证券交易所将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如期对有关上市公司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4月5日,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同时向PT水仙等6家公司发出了“退市警告”书,最终,中国证监会作出了PT水仙于4月23日起终止上市的决定,由此,中国股市中的第一家摘牌上市公司浮出水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退市问题的认识已经达成一致,有关讨论已经结束,恰恰相反,关于退市问题的研究尚属起步,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1年4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PT水仙正式退市,拉开了我国证券市场上退市机制全面启动的帷幕.但是,PT水仙的退市并不意味着我国股市的退市机制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要真正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进而发挥退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上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石俊 《经济导刊》2002,(2):54-60
2001年4月23日,PT水仙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标志着中国股市中退市机制的正式启动。退市机制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并且迎来了一个新起点。说它是转折点,是因为我国股市10年来一直是只进不出,股票市场本应具有的压迫机制和自我淘汰机制无从产生和发挥作用;说它是新起点,是因为退市机制的推出意味着我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PT水仙首开十年股市上市公司退市之记录,但是,退市的大潮并未如期而至,原因是退市阀门一开即关。最近,相继公布了巨亏年报的PT农商社、PT网点、PT双鹿、PT红光和新PT郑百文提出的宽限期申请均获上海证交所批准,将分别有6个月和12个月的时间得以苟延残喘。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股市中“ST”“PT”阵容不断扩大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巧荣 《经济师》2000,(5):39-40
我国股市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 ,但发展中累积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ST”、“PT”股票数量的迅速扩大。“ST”是对面临摘牌股票的一种警示 ,“PT”则是针对本应摘牌却无法摘牌的股票而言 ,这两种股票都可以绩劣股概括之。绩劣股各国股市都有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商业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优胜劣汰规律作用的自然结果。所不同的是 ,我国股市中的绩劣股被冠之以“ST”或“PT”,时不时风光活跃一阵 ,股价居高不下 ,而且其数量增长迅速 ,成为股市中一道“风景线”。 1998年年报后 ,深沪两…  相似文献   

6.
崔博 《经济月刊》2012,(11):135-136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中概股退市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的前两周,中概股又掀起一轮的退市大戏。继7天酒店之后,飞鹤乳业、利展环境、思源经纪、中国阀门等中国概念股也相继提出退市申请。越来越多的知名大企业加入退市大潮之中,使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潮后浪推前浪——“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的又一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林臻 《发展研究》2004,(3):21-22
为解决原NET和SFAQ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为契机,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01年7月16日推出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并且很快赋予了该系统退市通道的作用。当年12月10日,PT水仙作为退市公司首家成功进入三板市场,此后PT金曼和PT中浩也于2002年9月和10月相继挂牌。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PT水仙被强制退市开始到2007年底,共有43家公司因业绩问题被退市.表面上看,这些公司都是因为业绩不佳而被退市,而实际上业绩仅仅是作为结果而呈现出来的现象,背后更多的是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本文从内部治理机制的3个主要方面探讨了这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特征,认为治理机制欠佳才是导致这些上市公司退市的最终原因.  相似文献   

9.
刚刚披露完毕的’99年报显示,继PT农商社、PT渝汰白、ST中诰、ST白云山之后,1999年又有8家上市公司加入资不抵债行列,使深沪股市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达12家。这些公司目前大都处于经营停顿、官司缠身、财务严重恶化的境地,而有的“亏损大王”甚至已经背上了12亿多元的巨额债务!试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16日,这一天注定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这个被称为股市“911”的日子,光大证券用一记有力的“乌龙指”,导致沪指突然直线拉升,多只权重股瞬间涨停,引发股市的过山车行情;用无数根长长的上影线。既敲碎了投资者脆弱的心脏,又敲断了监管者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1.
“全流通”如箭在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中国股市7000万投资者来说,“全流通”,这个曾经透不过气来的话题,似乎已不再是那般沉重了。 2003年11月下旬以来,沪深两市均爆发出强劲上扬的走势,元旦之后,更有了加速的势头。2004年1月14日,沪深股市在没有任何突发利好的情况下突然上涨,出人意料地创造了中国股市历史上第八次单日井喷行情。 对于这一轮突如其来的行情,市场人士众说纷纭。从有关争论来看,市场普遍认为管理层在减持国有股问题上,已达成了某种共识,“让利于民”已成为基本原则。这唤起了人们对2004年股市的种种期盼。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流通问题上,政府部门如果能充分顾及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再向市场高价减持国有股,确实会对眼前的股市构成某种利好。  相似文献   

12.
崔博 《经济》2012,(11):135-136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中概股退市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的前两周,中概股又掀起一轮的退市大戏。继7天酒店之后,飞鹤乳业、利展环境、思源经纪、中国阀门等中国概念股也相继提出退市申请。越来越多的知名大企业加入退市大潮之中,使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潮后浪推前浪——"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  相似文献   

13.
一次股改完成了中国股市的产权界定,二次股改主要是完成中国股市运行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发行审批制度从新股、再融资到重组退市各环节的全面改革,是校正中国股市制度缺陷、重新构造市场不可回避的挑战和任务。文章希望,二次股改即发审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时间可以短得多,速度可以快得多。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国股市在过去的十年里不断发展壮大并日益走向成熟。尤其自199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使得中国股市渐渐走出低谷,以1999年的“5·19”行情为契机,中国股市慢慢步入一个长期的“牛市”格局。在2000年,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市场的节节盘升还成为世界证券市场的亮点。在新世纪之初,展望新世纪的前十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必将推动中国股市长期“走牛”。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经过新世纪前十年的发展,到2010年,上证综合指数必将站上5000点。中国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市场的全流通问题,近这一历史累积的结构矛盾,近年来,成的。号召并不是强迫,也不是立法来再次成为热点,当年“国有先有“赌场论”的情绪化抨击,后有或权力干预,投资股市完全是“姜太股减持”的热闹场面又回来了。不过,“陷阱论”的道德化分析,一些人用公钓鱼”式的自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退市常态化”的推进,A股市场将逐步确立有进有退的资本市场新秩序。然而,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退市率与主动退市数量仍较低。以国机重装为例,研究企业在亏损状态下通过“以退为进”,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退市路径,并在退市后实现价值再创造重新上市。国机重装作为首家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退市,并在退市后重新上市的企业,其发展历程可为中国A股市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一件事在事易时移的情况下起的作用正好相反,股权分置在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中就扮演了一个“萧何”的角色。按西方的说法,中国股市是一个提前了20年的早产儿,之所以能够顺利来到人世,一是由于邓小平的一句话:“(对股市可以)先试一试,不行就关掉”;二是有了股权分置这一“天才”设计做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刘纪鹏  付宇 《经济》2012,(8):116-117
继今年5月1日创业板退市方案正式施行后,6月28日沪深交易所又分别推出了主板与中小板的《退市新规》。退市新规为已经哀鸿遍野的股市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但从退市条件来看,新规仍显宽容。  相似文献   

19.
QFII制度是新兴证券市场绕开本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难题而采取的、先行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是我国加大引进外资力度的创新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这一制度实施两年来没有多大成效,原因是一些证券分析师劝说投资者“离场观望”,理由是“老外”追求“低市盈率”,而与发达国家股市相比,中国股市“市盈率偏高”,所以断言中国股市会“自由落体”到“与国际接轨水平”。笔者认为对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市盈率偏高”论,必须给以批驳,以维护中国股市稳定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脆弱的中国“股市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讲,中国的股市生态就是机构这条“大鱼”靠吃散户这 条“小鱼”维持生存。盲目发展机构投资者等措施使中国的股市生态 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股市生态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稳定状 态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