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     
《商周刊》2011,(13):15-15
有时候了解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事时的原则和底线。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和判断。鲁迅说:我的文章还没出来,总已经有人在愤怒的磨墨了。——马云就支付宝事件发微博回击胡舒立  相似文献   

2.
封建华 《经济师》2010,(1):171-171,173
建国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中,鲁迅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大学国文现代文学部分,鲁迅作品教学仍然是个重点。然而在新世纪怎样进行鲁迅教学依然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在鲁迅教学中,我们必然要走进鲁迅的世界从零开始去体验鲁迅、感悟鲁迅、重构鲁迅,从接受美学、体验教学理论探索鲁迅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经济改革》2014,(6):1-1
孙中山致信邀请他辅佐政事;毛泽东评价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都很有研究,思想也很进步”;鲁迅在自己的讲义中将他多部著作列为必读资料;陈毅说自己作诗是跟他学的……这一切,都源于他鲜有人能比的惊世学问。  相似文献   

4.
鲁迅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六十年了,至今仍然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迎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遵循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怎样引导广大青年学习鲁迅,继承和发扬鲁迅精神,使鲁迅这份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鲁迅研究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鲁迅永远是青年的良师益友大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几代青年都以鲁迅为良师益友,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走上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道路.世变时移,一个不容讳言的事实是,当代青年对于鲁迅已比较陌生,甚至有些冷淡、隔膜.其原因固然有鲁迅早已成为历史人物,时代的巨大变化无疑会拉大当代青年同鲁迅的距离.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四人帮”大搞实用主义,肆无忌弹地篡改歪曲鲁  相似文献   

5.
“没有恐惧就没有希望”。——拉罗什福科“中国人偏不肯研究自己”。——鲁迅中国终于有人懂得恐惧,懂得研究自己,这毕竟是中国的福音。但一直以来,他们的声音太弱、太分散。一部《山坳上的中国》(作者:何博传),把那些声音收拢、汇集、放大喷发出去——这一回定要刺破国人好梦、这一声杜鹃啼血语不惊人死不休!一部《山坳上的中国》,“有关当代中国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一书是对鲁迅研究的一个突进,是对反鲁迅风潮最有力、最令人信服的回答。它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到了那只属于鲁迅的方位。用丰富的材料、严密的论证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鲁迅思想发展的轨迹和作者的科学求实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7.
一部《水煮三国》,一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智者从中取功利,仁者从中看因果。何谓因果?在成君忆看来,就是管理和绩效。一部中国古代史,鲁迅看得出“吃人”二字,还有人看得出是“造反有理”,成君忆却把其看成一部管理学史,并称这种发现为“新古典主义管理学派”。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幼者本位”、“弱者本位”、“生存本位”、“独立本位”四个方面,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伦理,坚持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维护人的生存发展和独立自由。当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伦理的支持,这使我们很容易与鲁迅相遇,领略思想者烛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市场制度是消费者的天堂;有人说,顾客是上帝。我也这么想过。最近买了一套新房,想简单地装修一下,经济适用,不要豪华。作为理性人,我当然想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两个月来的市场操作,在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以后,我才发现,有关市场的那些美好的描述,多是书呆子们制造的粉色的梦。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在历史典籍里读出的是两个字:“吃人”。我在市场上读出的也是两个字:“陷阱”。欲知实情如何,下面略数一二。  相似文献   

10.
《故事新编》是鲁迅一部独特的小说集,其创作过程涵括了鲁迅思想发展的多个时期,呈现了颇为复杂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风貌;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与现实意义,也蕴含着鲁迅复杂的神话观,也启迪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文章着重探讨了鲁迅的神话观,分析了《故事新编》的神话思维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先生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到广州,中山大学肖隽英教授主办的《群声报》在十月二十日即发表了《鲁迅逝世》的消息。刚成立数月的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派秘书饶彰风(化名蒲特)从香港来广州,找了广州文化界、学生界的骨干杜埃、赖少其、徐青、黄焕秋、陈维岳等人,筹备组织悼念鲁迅先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鲁迅用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时代做了素描。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就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凝结。遍读小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曲曲血泪的诉歌。显示了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从鲁迅小说作品出发,探讨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内涵,分析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李欢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264-267,280
鲁迅和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大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鲁迅开中国乡土小说之先河,沈从文则开拓了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新领域。从“未庄”千疮百孔的丑陋,到“湘西”人性化的美好,无论是文化批判与启蒙主题,还是人性关照与诗意审美,鲁迅与沈从文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精神脉络。从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的文学理想、审美意蕴、艺术表达、语言风格四个方面的比较中窥见鲁迅主“理”,沈从文主“情”;鲁迅重写实,沈从文重写意;鲁迅立足于现实主义,沈从文立足于浪漫主义的迥异创作风格,并从中比较出在对中国问题的体验认识上,鲁迅与沈从文以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透视乡土中国,解读乡土文化。他们走的路虽然不同,但爱国之心、忧国之情同出一脉,“改造国民性”与“重塑民族品格”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鲁迅置业     
对于鲁迅及民国时其他著名文化人的经济生活,陈明远先生早有论述,网上也有鲁迅买房故事这样的文章,按理说再写《鲁迅置业》,似乎有拾人牙慧的嫌疑。但我觉得陈明远老师对银元购买力的论述跟史料上的物价数据相差太远,网络作者也只知道鲁迅的买房故事,而不了解民国的住房政策,所以写了以下这么两则文字——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短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短篇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短篇小说以简短的篇幅,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图画,呈现出了动人的艺术魅力,除了鲁迅所具备的深刻思想因素外,鲁迅娴熟地掌握结构作品的高度艺术技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研究中引入“经济伦理”的概念,给鲁迅化研究一个较为确定的分支点。鲁迅对当时中国的伦理判断,有许多是直接关涉经济的,这就为鲁迅的经济伦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可能性。本以《药》为例,说明了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研究鲁迅的初步所得。  相似文献   

17.
孙歌 《开放时代》2012,(8):141-158
鲁迅的绝望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鲁迅绝望的内涵,涉及到如何理解鲁迅特有的战斗精神.对于鲁迅而言,绝望是一种“抗战”的状态,而这“抗战”的对象,却是终于不能证实其为实有的黑暗与虚无.鲁迅强烈的沉潜欲,构成了他最具战斗性格的杂文的支撑.竹内好借助于鲁迅,提出了一个有关后发达地区自我变革的思想课题:在进行思想变革的时候必须警惕新包装之下的旧内容.它是否仅仅是作为一个外来的权威凌驾于旧秩序之上?这也正是今天重新阅读竹内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只收鲁迅致许广平原信68封,而抽掉许广平原信,是不够妥当的。这既背离鲁迅一贯的心愿,又有碍于对鲁迅原信的理解。故建议该书在修订版时重新收入许广平原信。  相似文献   

19.
鲁迅轶文《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鲁迅思想转变问题的考虑,不同意见之间展开了讨论。不惴浅陋,谨就下面几个问题谈谈几点意见。一、文章的诞生1927年,鲁迅怀着对革命的向往,从厦门来到广州,为的是要寻找战友,“结成一条战线”,给北洋军阀以新的打击。鲁迅在广州到底有没有找到战友呢?虽然,因他来  相似文献   

20.
王涛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86-187
杂文是鲁迅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样式,魏晋文学传统对鲁迅的文学创作影响痕迹最深的还在于杂文。鲁迅杂文不仅直接引用魏晋文学作为素材,而且在体式上深得魏晋文章的神韵,喜好辩难,擅用讽刺,标新立异,简约严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