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股市报道中极力避讳“庄家”一词,但亿安科技、银广夏这样的庄股一个又一个地被揭露出来,这些庄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个人大户有“资助” 一些个人大户集结民间资金形成的所谓私募基金,是产生“黑庄”的一  相似文献   

2.
陈震  甄永红 《经济论坛》2003,(13):27-27
在过去10年以庄家为主导的证券市场中,“做庄”和“跟庄”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获取赢利的主要模式。然而,2001年下半年的股市暴跌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做庄”和“跟庄”的损失更加惨烈,庄股时代一去不返。惨痛的教训使人们思考股票投资的真正内涵,新的盈利模式正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1.选择大盘蓝筹股作为投资对象。庄股时代最典型的表现是小盘股效应。由于小盘股容易被控盘,股价容易被操纵,同时还可以利用一次一次的股本扩张不断摊低股价,从而为庄家出货创造了便利,所以市场上的小盘股基本上都有被庄家操纵的历史。这一阶段投资者最…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01,(2):61-62
<正> 世纪交替的几天中,中国股市中掀起一场“中科系”风波,数只相关股票连续跳水,作为这场风波的主角,中科创业(0048)连续以跌停板报收,其股价从12月22日的33.59元跌至1月9日的13.01元。提起中科创业,市场中人几乎都知道它是一只著名的庄股。公司涉足医疗设备、电子商务、生物制药等高科技行业,股价每年翻番,在市场上很是风光。中科创业的前身是康达尔,是一家从事饲料、养鸡业的上市公司,1999年12月,它更名为中科创业,一时间成为市场耀眼的明星。那么,是什么导致中科创业连日跌停以致崩溃?该企业的庄家到底是些什么人?本月1日,《财经时报》记者对中科创业  相似文献   

4.
<正>有庄的股票是个宝,无庄的股票是棵草。猎庄、跟庄技术是A股中的重要投机技术,正确使用,收益率会明显大于其他投资思维方法。每个庄家的想法不一样,但是股市中的运作手法就那么几种,无非是量价关系的组合,机构在资金运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留下种种迹象,有经验的分析者只要对股价波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庄家的有些举动就会暴露在我们眼前,再结合一些历史信息,我们就能有逻辑的合理推断,再结合大盘来进行猎庄、跟庄。  相似文献   

5.
上海股市是稳龙过江,庄家出之地,历年来的个股炒作成了一批庄家股,在市场上胜利者出尽风头,真实在受尽讥讽,失败在黯然退场。然而,平心而论,有大资金进出的个股往往被认作是庄家股,一个市场上有散户,没有机构和大户就如江河湖海上有小鱼小虾一样乏味单调,庄家股的出现对于市场的活跃,投资投机气氛的调剂极有好处,只要  相似文献   

6.
庄家黑招     
庄家之所以能够在股市上屡屡得手,除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外,离不开庄家的黑招、怪招。 吸筹时:砸盘打压 这种手法的运用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大盘较为平稳或处于上升途中,该股有重大利好,短期内不会泄露,给主力进场吸纳的时间。但是由于面临实实在在的利好,又迫使主力急于吸筹,于是一般会形成短期上升通道再向下砸盘吸货,在K线图上形成一个倒“V”。庄家通常会在该股前期的下  相似文献   

7.
<正>大资金进出市场、进出个股必然会影响大盘、个股的涨跌。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买卖形式,目前市场中庄家形式主要有:大盘调控庄、常规波段庄、游资题材概念庄、再融资庄、资产重组庄、爆破点短庄。我们必须知道标的股是哪个类型庄家的爱好,它们的波动形式、原因、目的、弱点是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笔者就来分类总结一下,也可以作为顺应大盘前提下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散户总是一厢情愿地期盼着与庄共舞,殊不知,庄家却屡屡使出障眼法,让散户大跌跟斗。要想“跟庄”,就要瞅准庄家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9.
刘亮 《资本市场》2006,(9):36-37
随着越来越多的蓝筹公司崛起于A股,将使得庄家坐庄成为不可能。中国A股市场将逐步回归经济晴雨表的功能。然而A股市场的迅速扩容,短期内却导致了一个矛盾问题,就是股市的单边下跌行情。  相似文献   

10.
郑磊 《经济月刊》2012,(10):133-133
最近几年,A股市场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资深的散户变得更聪明了,在庄家“诱多”、“诱空”面前,有了相当强的抵制力。但是,入市不久的小投资者,还是依然青嫩,难免因跟随追高杀跌而成为别人的盘中餐。股市每天几乎都在发生同样的事,大吃小,老吃嫩。唯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11.
“中科系股票”从1999年末至2001年1月,创造了中国股市的多个之最。中科创业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巨额资金缘何而来,谁是本事件的最大牺牲者,谁又应该为本事件负责,投资者应该汲取什么教训,管理层的态度如何,本文就此做出探讨。中科“跳水”记2001年1月份,中科系股票出现“跳水”,中科创业连续十个跌停板,创下了中国股市连续最大跌幅纪录;紧跟着,辉煌一时的百元股──亿安科技接过了“跳水比赛”的接力棒,股价大幅下跌到24.54元,距126元时的顶峰累计下跌超过了100元,也创了中国股市之最。1月10日至11日,中国证监会接连两日宣布…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不具备“内幕信息”的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中线是金。 揭开影响2000下半年股市中长线走势的神秘悬念,中小投资者就有可能与庄家公平竞争。 “二板市场”的冲击有多大? “二板市场”将在年内建立,是2000中国股市的一件大事。“二板”会挖“主板”的墙脚吗?投资者会有怎样的机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股市建立以来,人们对股市的认识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这主要是受台湾股市旧文化与大陆“股市赌场论”而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对股市存有偏见,再加上我国股市建立初期无批判地借鉴台湾的股市文字语言,导致有明显误导作用的赌场用语在股市大行其道,如庄家、跟庄、筹码、发牌、洗筹等,使人们置身股市如临赌场.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与交易制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我们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交易制度 ,并分别讨论了不同的交易制度对流动性、价格稳定和市场透明度等方面的影响。我们观察到 ,我国目前采用的证券交易制度在流动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这一缺陷的产生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庄家现象”更具复杂性 ,造成了市场流动性对庄家行为的不正常依赖 ,是“无庄不成市”的重要经济根源。对“庄家现象”与流动性和交易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梳理是本文的重点 ,特别是从经济学的角度驳斥了一些为庄家行为辩护的言论 ;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我国建立新的交易制度、引入做市商制度的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主要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追赶新经济的“浪潮”中,一些人从国外“引进”了股市财富效应理论。如今,虽然当初热炒的“新经济”概念股已明显回落,股市对“新经济”刺激的期望值也大大下降了,但所谓的股市财富效应理论,仍然被用以解释“新经济”概念股及其它热炒的概念股。 从见诸各报刊文章来看,“股市财富效应”的内在逻辑大致可表述为三个要点:其一,每只股票的价格均是由该股的未来收益和收益水平决定的,因此,“新经济”概念股、“网络股”的市价上扬,意味着股市已将这些产业或企业的未来收益提前到现期分配;其二,既然股市已将“新经济”或“网络”…  相似文献   

16.
已经迈入“4”时代的中国A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能再令投资者兴奋吗? 当“一人一户”的限制被打破,当资金蜂拥进入股市,当牛市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股市的后市如何,什么是支撑股市的力量,哪些领域又将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股市继续受益政策支持 《经济》:自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了一人一户限制.同一投资者最多可以申请开立20个A股账户、封闭式基金账户,能申请开立一个信用账户、B股账户.这对于现在的股市来说,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利好?  相似文献   

17.
李松龄 《财经窗》2001,(7):19-24
证券市场是一种资本交易的场所,居民、企业法人、基金组织或者庄家等作为证券市场的需求方,选择什么品种的证券,选择多少数量的证券,把资本作为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证券收益,这是作为经济人的理性行为,我认为无可非议,上市公司作为证券的供给方,发行什么品种的证券,发行多少数量的证券,是为了筹措资金,它把筹措的资金作为实物资本投资还是作为金融资本投资,也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资本收益。说它只能进行实物投资而不能用来炒作股票,拟乎也有悖经济人的理性假设,但是,从2000年10月《财经》杂志发表《基金黑幕》一文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全民炒股,庄家做局,打压股市还是规范股市和股市泡沫等问题展开了争论,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程度,争论的焦点是全民应不应该炒股,庄家应不应该做局,股市应不应该规范,最终落脚在是打压股市还是规范股市的问题上,其中,一方从全民炒股不正常,庄家造势做局违背市场规则的角度,认为必须对股市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从全民抄股,庄家造势做局符合经济人假设的观念出发,认为对他们的指责是对股市的打压。就我的认识来说,二者的争论都有其理论依据,只是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罢了。就像我们争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按劳分配合理,还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更合理的问题一样,如果认为被分配的对象是价值,则是按劳分配合理;如果认为被分配的对象是财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也就是合理的,其实,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影响市场的或者被市场影响的有三个方面,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和政府,政府是市场的调节者;也是被市场影响者,作为政府,它的责任就是通过法律规范市场,保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供给者和需求者,就是在既定的市场制度安排下,通过行为选择实现自身的利益偏好,所以,我想从政府、供给者和需求者各自的行为偏好与行为选择的角度对上述争论作出认识和分析,并就证券市场制度规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吴敬琏纵论中国经济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一直怀着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观点鲜明、言辞犀利著名。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政协大会秘书处特地安排了一场吴敬琏与记者的见面会。会上,“吴市场“就股市、失业、反腐败等诸多经济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去年底以来,吴敬琏针对媒体披露的“基金黑幕”、庄家操控市场等现象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性言论,认为中国的股市要发展,必须首先加以规范。吴敬琏的观点引发了从经济学界到民间的广泛讨论,有人更将吴的言论视为春节后股市下跌的“导火线”……[股市:单纯的投机不能创…  相似文献   

19.
吴世农  许年行 《经济研究》2004,39(6):105-116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特征因素” ,因此中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风险因素 ,而非特征因素。作者认为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股市庄家操纵的特征已经有较多的文献,郭军等分析了业绩因素、行业因素、流通规模因素、庄家操纵因素此四因素对股价变动的影响,此种方法获得了只有庄家因素对股价超额振幅有显著效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