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对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提出:(1)应该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以打破现有金融业的高度垄断,提高融资效率;(2)应把股票市场的作用作认真的分析,在证券市场发展战略上,应坚持债券市场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方针;(3)应该正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适时转变宏观金融的调控思路,选择间接调控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构建中国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个政策体系需要立足于四个转变:是从金融机构的建设向金融功能建设转变;二是从城市金融思维向农村金融思维的转变;三是从商业化的改革模式向多维度的改革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互助金融的协作作用;四是从片面衡量指标向综合衡量指标转变,整个普惠金融体系能够实现服务范围的广覆盖,商业可持续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要达到上述日标,关键是处理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效地评估衡量普惠金融发展的状况,需要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3.
焦继军 《经济问题》2001,(11):29-30,40
法定准备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及通货膨胀的关系并不确定。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中介目标,法定准备金存在的基础即被削弱,随着央行宏观金融调控方式的转变,中国法定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改革30年之际,本研究依据"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及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基于"金融增长方式---金融发展方式"的视角解释金融发展方式内涵,指出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金融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金融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阐述了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的实现条件及要求,接着从转变金融增长方式、优化金融结构、重塑金融发展动力等方面思考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推进金融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自由化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是顺应金融自由化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基于金融发展与货币经济理论,深入剖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理论逻辑,实证对比了1998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2季度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短期调控效果强烈、时滞短且促增长效应显著,长期影响效果不佳,价格型货币政策短期紧缩效应微弱,长期调控效果温和、周期长且防通胀效应突出;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占据宏观调控的主导地位,但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渐进式推进,金融自由化水平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动态收敛,以及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向价格型框架的内生转型,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市场化客观要求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间接化。目前,我国的金融调控机制正处在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过程中,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比重不断增大,并逐步取代直接货币调控工具。作为间接宏观调控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必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在我国传统双轨制下,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一直未能正常发挥宏观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为加快我国金融调控机制的根本转变,对运行10多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一、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作特点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提高或降低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基本完成,中国以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迅猛发展,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数量型货币调控效果日益下降.本文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为例,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出发,构建了考虑金融脱媒情形的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模型,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使传统以银行存款为媒介的信用货币创造机制更为复杂,进一步扩大了存款的货币乘数边际效应,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更加困难.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亟需向价格型调控转型,本文对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新的经济体制模式已基本明确,即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这一新模式要求改革旧的调节体系,由靠计划和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用经济手段间接调节为主。这样金融调控便成为整个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推动金融宏观管理向以间接调节为主过渡,就成为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问题之一。间接金融调控就是指通过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依据国家计划要求调节与控制资金市场,并进而调节整个市场体系,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传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十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启动了制度的要求与供给互动机制;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是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高,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改革必须能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量,改革是历史性任务,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直面WTO,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提高金融效率,保卫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金融改革一方面要跟踪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前沿,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与国际接轨中完成向现代金融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从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金融风险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及金融制度创新与国有经济整合,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三个方面对上述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85~1991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5-1991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围绕加强与改善金融客观调控、培育与拓展金融市场,发展多种金融机构与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三方面进行,并呈现出改革进程的阶段性、改革内容的参差性及双轨体制摩擦与冲突开始加剧的基本特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宏观金融调控乏力、专业银行企业化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它将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结合起来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宏观调控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进而推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金融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焦点,而建设和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则成为金融改革与深化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介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功能以及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大环境下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叶檀 《商周刊》2011,(19):69-69
笔者支持房地产调控,挤压泡沫以免中国金融、实体经济崩溃,但调控手段必须符合市场要义,必须以财税、货币改革为先导,将房地产调控纳入市场调控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在财税、货币改革停滞的情况下,强行以计划经济时代的手段作用于当下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健  陈春根 《经济师》2004,(4):36-36,38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的要求 ,也是我国政府加入WTO的承诺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利率市场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必须从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市场调控能力和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入手 ,完善货币市场体系 ,建立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 ,循序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蒋雄 《经济问题》1994,(10):36-41
金融宏观调控的模式转换与策略研究蒋雄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十年来,逐步建立了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金融调控体系,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等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90年代中国面临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金融控制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追求,金融风险是实现金融深化进程中的客观存在,提升金融控制力可以控制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优化金融自由化顺序是最大的金融控制力,建立具有动态适应性的金融制度是金融控制力的制度保障.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和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结构的高层级均衡、加强金融机构产权改革、建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可以提升金融控制力.  相似文献   

18.
如何评价财税改革宁学平,贾康,余小平,王朝才今年出台的财政、税收、国有企业、金融、投资、外贸等方面的改革,基本目标在于通过配套措施,构建“间接控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它涉及政府职能和调控方式的转变、市场体系的形成和企业机制的变换这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近年来 ,尤其是 1 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以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为标志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市场开始在货币供应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价格或数量进行直接控制。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或中央银行信贷价格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从理论上讲 ,引致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 ,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导向来分配资金 ,可以建立更加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难点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国对房地产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但效果却不容乐观。当前制约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瓶颈问题有:房地产调控目标问题、土地财政问题、货币的超量供应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的问题、贫富差悬殊问题等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包括确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房地产调控目标、实现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由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用金融办法来压缩房地产信贷规模、利用新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需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房地产统计、预警与评价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