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由于缺乏资本价格等国民核算资料,收入份额法在我国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估计的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反映的只是整个研究时期的一个平均水平,适用于估计整个研究时期的平均贡献率,但用于估计逐期贡献率很可能是有偏的甚至是有误的。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生产率增长测算的新思路,系统地提出利用非参数模型、变系数模型、可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替代收入份额法,估计不同时期资本和劳动力的时变产出弹性。实证结果表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2.
涂正革  肖耿 《经济研究》2005,40(3):4-15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年下降 7个百分点 ,这既是挑战 ,也是反映今后企业通过追赶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的潜力。 (四 )企业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对TFP增长几乎没有贡献 ,年均贡献仅为 0 . 0 2个百分点 ,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对TFP的贡献也仅为负 0 . 3 3个百分点 ,这与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的影响相比都微不足道。分析表明 ,前沿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企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 ,导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世纪之交的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正经历着一场以前沿技术进步及追赶先进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力革命。  相似文献   

3.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缺乏资本价格等国民核算资料,收入份额法在我国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估计的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反映的只是整个研究时期的一个平均水平,适用于估计整个研究时期的平均贡献率,但用于估计逐期贡献率很可能是有偏的甚至是有误的。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生产率增长测算的新思路,系统地提出利用非参数模型、变系数模型、可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替代收入份额法,估计不同时期资本和劳动力的时变产出弹性。实证结果表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4.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烟草企业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2家烟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从2001年到2005年5年期间的烟草企业生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烟草企业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并不大;企业规模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呈正比例关系.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如果继续提高烟草企业的生产效率,就必须打破企业间的市场分割,深化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保持企业的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运用中国1990~2005年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考虑非效率项的非中性技术进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区乡镇企业的规模报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主要结论如下: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产出弹性不断接近甚至有超过劳动产出弹性的趋势,呈现“资本深化”的态势;整个规模报酬略大于1,这表明适当扩大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而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增,技术进步率则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实现我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运用中国1990~2005年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考虑非效率项的非中性技术进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区乡镇企业的规模报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主要结论如下: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产出弹性不断接近甚至有超过劳动产出弹性的趋势,呈现"资本深化"的态势;整个规模报酬略大于1,这表明适当扩大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而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逐年递增,技术进步事则逐年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实现我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1985-2005年中国地区农业生产绩效的动态表现。结果显示:(1)样本期间八大地区平均的TFP和技术进步率都为正增长,与此同时技术效率的改进不明显且为负增长,规模效率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负增长,只有少数地区的配置效率改进有正增长;(2)从地区差距和波动来看,八大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有所缩小,其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同,并且两者波动性不大,而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波动都较大;(3)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配置效率的波动是农业TFP的波动的首要推动力,即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业TFP增长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何枫  原鹏飞 《生产力研究》2006,20(1):163-165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在1996年~2003年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近年来稳步上升,但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水平依然不高,而且近年来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非技术进步而获得,制造业经济总量的增长还表现出明显的粗放特征。在提高产业经济运行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产出的贡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T orngv ist-T he 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玲玲  孟令杰 《技术经济》2011,30(8):100-105
基于2006—2009年我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2006—2009年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仅为4.3%,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1.6%,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为2.7%,技术进步已失去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性优势地位;我国工业发展需注重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否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会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我国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客观现实,从前沿技术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演进相融合的视角,采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异质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以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选择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TFP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偏向资本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东部地区虽然选择了适宜的技术进步方向,但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却逐渐走低,从而TFP增长率提高缓慢;(2)中部地区偏向技能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尽管中部地区选择了适宜的前沿技术,但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致使赶超型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适配性下降,TFP增长率在波动中回落;(3)西部地区偏向劳动密集型的、由前沿技术结构决定的技术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较高,但人力资本的两极分化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缺乏契合,因而TFP增长率在动荡中上升.  相似文献   

12.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冰  冯根福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6):14-18,108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产业R&D效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工业的3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考察了从1998年到2002年5年期间的中国工业R&D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R&D效率总体水平低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工业企业R&D效率与前期投入成正比,而与行业竞争强度成反比;工业行业的R&D效率可能主要与其市场结构有关,而与该行业中的主要企业是否国有企业无关;中国工业R&D效率的高低不仅与行业的市场结构有关,而且与政府的支持方式也有联系。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继续保持经济的较高速度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高中国工业R&D的总体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西部地区1992-200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指数法,考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后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由负值(-0.8%)转为正值(7%),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8.8%提高到14.3%,对东部地区的追赶效应明显,但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How do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ndividually add to economic growth? We approach this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capital and labor, namely the age of physic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We build a unique dataset by explicitly calculating the age of physical capital for each country and each year of our time frame and estimate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incorporating input quality in five regions of countries (Africa, East Asia, Latin America, South Asia and West).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generally prove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either the improved quality of factors or TFP growth in explaining output growth. The age of capital decreases growth in all regions except in Africa, while human capital increases growth in all regions except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5.
傅强  靳娜 《技术经济》2009,28(6):5-10
人力资本和R&D投资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增强了科研主体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推动了知识与技术的扩散。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1998—2007年中国29个省市共290个观测数据,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和R&D投资两个参数,分析人力资本和R&D投资对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和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效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诠释地区间效率差异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提高,而且还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从而间接影响技术效率;R&D投资对技术效率有重要影响,而对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并不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解构及区域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利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将1991年~2007年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要素增长率按照构成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并对区域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以1997年为界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变动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技术效率在整个研究期间都是逐步降低的。(2)技术变动解释了全要素增长率区域差异的75%,技术效率变动则解释了剩余的25%。1997年之前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生产差距,1997年之后则成为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3)29个省份之间以及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发散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相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扩大和资本配置效率改善,进而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效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处于成长成熟期企业和未进行研发操纵企业中更显著。此外,外部环境对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结论可以为高企认定政策效果评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完善选择性产业政策设计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运用TFP的变动来对经济增长潜力展开分析,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常见研究思路。从新古典模型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TFP进行估算分解,并构建TFP、GDP增长、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之间的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本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注重进行技术基础的革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