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要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其发展战略一直以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进行SW0T分析,简要分析了大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同时也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提出了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推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发展能力仍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为确保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应维护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环境、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拓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发展问题。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不足,税收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乏力。应在未来5—10年中,对于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和智能五大类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扩大资金来源、引导技术创新、支持人才培养、促进市场开拓、鼓励兼并重组方面实施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在转型中遇到资金、人才、技术匮乏的瓶颈。航空制造业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性行业,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意义,文章将对已有航空制造业的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梳理对比分析,从财税、金融角度提出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一国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制造2025"战略既是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加速器,又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急需相关财税政策予以重点扶持,尤其应在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揭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性,测度相关因素的影响强度与方向,对揭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规律,制定其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聚焦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稳定性及影响因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波动性,且各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内部稳定性较差,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整体稳定性不高;自主技术创新投入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对产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其中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自主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新产品开发投入和企业规模对自主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分别具有显著和非显著负向影响,外源性创新因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支持模式、加强外源性创新与智力引进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开放式创新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要从完善开放式创新政策、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培育开放式创新文化等方面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4)
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加强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是今后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文章从界定高端制造业的概念出发,提出了我国高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特点,阐述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挤压与新兴国家的低端挤压。要解决制造业的"双端挤压"问题,应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具体以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作为产品战略转型方向,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促进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尝试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相似文献   

13.
中央在倡导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也提出北京制造业高端化发展重大命题。从国际看,高端制造业是国际创新城市竞争制高点;从理论上说,制造业发展关乎国家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国势在必行;从北京来看,非首都功能疏解疏解明显,建设首都的任务箭在弦上。从北京的资源禀赋和建设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看,发展北京高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展高端制造业十分重要。高端制造业具有高技术知识密集、高风险、高成本、高附加值,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特征。发展高端制造业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可以推动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设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着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在投入和产出两个环节的融合度,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引入平方项,研究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发展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1)在总体上,投入和产出两个环节的产业融合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均呈现出显著的U型特征。(2)在区分所有制和地区因素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产出环节表现出异质性,产出融合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U型关系,而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东中西部企业在投入环节表现出异质性,投入融合对东部地区企业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U型关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西部企业则为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苏作为中国第一大制造业省份和第二大经济省份,探寻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突出代表的江苏制造业的发展途径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传统结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存在的不足入手,基于新结构主义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框架(GIFF)和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践概况,从产业的比较优势、 产业的发展潜力、 产业结构、 人才及政府支撑几个方面对如何优化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1)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工业立国的国家战略下大有作为,但同时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推动下,也面临着除旧推新的挑战,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文章从界定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及特点、制造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等概念出发,指出了我国制造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用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信息化、高端发展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国人力资本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加大对教育、科技的财政投入,引进国外高端教育资源和人才,完善金融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南论坛》2013,(2):1-1
经济发展是技术不断进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地提高制造业比重.而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重整工业产业链,打造新的高端制造业:随着中外技术差距的缩小.我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将越来越大,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成本刚性上升、产业发展缺少关键核心技术、高端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等问题仍很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近期,杭州市提出了"新制造业计划",这是杭州市新时代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杭州版本"。本文对杭州"新制造业计划"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研判,并对杭州"新制造业计划"贯彻实施提出四点建议: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相关目标,提升计划实施的可操作性;优化制造业结构,提高先进制造业在制造业总量中的占比;加快新技术的投入与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