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食物浪费是节约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后,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强化宣传教育等方式有序推进反食物浪费工作,社会公众节约爱粮意识明显增强,我国食物浪费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反食物浪费行动也面临着食物浪费标准不清晰、社会公益活动发展滞后、食物剩余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进展缓慢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健全反食物浪费行动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反食物浪费宣传教育,推动反食物浪费成为全民行动。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技术》2016,(4):123-124
正你有在浪费食物吗?或许你认为将食物吃完就是光盘。其实浪费指的不仅仅是浪费你的饭菜,还指浪费你摄入的营养。而以下这些你不以为意的14种食物"边角料",恰恰是你浪费掉的营养。1鱼眼鱼眼,特别是金枪鱼科的鲔鱼眼,含有相当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天然物质能增强大脑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对防止记忆力衰退、胆固醇增高、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大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烹饪方法不仅可以使人们品尝到鲜美的食物,还可以让人们获得一定的营养,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错误的烹饪方法会大大降低食物的营养,导致人们无法从食物中获取相应的营养,从而导致食物的浪费。本文首先阐述了初加工对食物营养素的双重影响,然后分析了常用烹调方法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减少营养素损失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IME)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全球食物:不浪费,就会不匮乏》的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有30%~50%的食物是被扔掉的,相当于20亿吨。报告列举了一些引发食物浪费的原因:一是对待保质期过于谨慎。最终到达超市货架上的食物,有30%~50%是被购买者们买回家后扔掉的,而这主要是遵照保质日期的引导。许多消费者对"最好在某某日期前食用"、"保质期到……"非常在意。其实,这些日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中国海关》2013,(11):4-4
1/3 联合国发布报告称,每年供人类食用的食物被浪费的多达1/3.中日韩地区每年人均浪费的粮食(含蔬菜)为180公斤。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手机消费中功能性浪费现象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功能性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手机自带功能的浪费和套餐业务的浪费两方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分析原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倡导节约环保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食物浪费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临期食品丢弃是导致零售环节食物浪费的主要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影响和塑造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购买行为以减少浪费。文章基于稀缺效应,研究了农产品稀缺线索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购买意愿。通过两项实验发现:(1)提供(vs.不提供)与临期食品相关的农产品稀缺线索,无论是短期稀缺线索还是长期稀缺线索,都可以在同等程度上提升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购买意愿;(2)农产品长期稀缺线索(vs.无稀缺线索)对购买意愿的提升作用通过感知价值中介,农产品短期稀缺线索(vs.无稀缺线索)对购买意愿的提升作用通过感知风险中介;(3)环境卷入度调节了农产品稀缺线索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从理论上厘清了农产品稀缺线索促进临期食品购买的机制,从实践上为促进临期食品购买和减少食物浪费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外购买食品的频率也随之增加,多数消费者有在商场、宿舍、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有存放食物的需求。夏天天气炎热,购买的食物不能及时放入冰箱会引起食物的变质造成浪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食用过凉的食物会导致肠胃不适,影响健康。市场上虽已有迷你冰箱和迷你微波炉,但是在每间宿舍、每个医院病房都配备冰箱和微波炉成本太高,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此次设计开发的自助食物冷暖柜,主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在公共场所存放食物的需求,将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集于一身,放于商场、宿舍、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采用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根据所放地的人员密度和使用频率来决定产品的大小,设计有人性化的界面和智能化的操作方式,消费者可自主决定使用的时间和功能,采用刷卡(如校园卡、公交卡等)或投币的使用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服务意识,有效的节约了城市资源。  相似文献   

9.
徐明轩 《国际广告》2011,(4):123-123
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多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要的蛋白;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的脂肪。根据餐饮浪费的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综合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规模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相似文献   

10.
蔡萍  王展光 《商业科技》2013,(26):45-45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方式。在网购群体中女性显优,在服装、化妆品、饰品和食物上远远高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艺术类专业女大学生由于专业的关系,对于时尚的追求远高于其他专业女生。本文对艺术类女大学生网购行为进行分析,阐述其购物行为特征和原因。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0)
伴随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的专业对口度很低。大学生是我国培养的重要的人力资源,这一问题造成我国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本文通过访谈以及问卷形式,重点分析大学生初次就业的专业对口度低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6)
2013年1月20日,习近平主席做出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响应国家号召本文选择青海省八所高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收集数据,以高校食堂饭菜浪费为切入点,探究大学生浪费粮食的原因,得出光盘行动实施前后的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雅杉  葛振林 《商业科技》2014,(32):122-123
近年来,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大学生跳槽频繁的原因,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从该角度出发,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降低跳槽率,减少企业成本浪费和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各个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调查显示,各个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课余时间浪费严重以及不能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进一步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此,文章着重就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高效地利用课余生活,加强和保障他们的课余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以外,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据此,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的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许多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情况不太合理,存在课余时间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对于大学生时间利用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资源危机严重,国内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背景下,培育作为祖国未来发展人才的大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它是大学生道德要求的重要部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发扬。新时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是指严谨认真的学习作风与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相结合、物质节约和精神丰盈理念相统一以及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公德要求相一致的品质意志。它既代表经济层面的减少浪费,又体现了道德层面的价值追求。因此,大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向节约型人才靠近,学校应将勤俭节约作为道德水平评价指标之一来督促鼓励学生践行,社会应加强制度建设和价值观引导,管理浪费陋习,培养、树立新风貌榜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显示,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央视《新闻1+1》4月20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大学生由于其消费能力相较于中学时代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状况大多是半独立状态,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当中,许多都是盲目的消费行为,造成了很大的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阐释,为改良大学生消费行为提供支持,笔者就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近年来,因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各大高校的扩招,以及人们的观念,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其增长速度之快使得市场不足以供应如此多的职位给大学生们。导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既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将以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在需求关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校物资浪费日益严重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大学生利用二手资源自主创业的构想。本文通过对长沙高校二手资源回收管理市场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学生消费倾向等方面进行具体调查分析,进而从大学生利用二手资源自主创业的角度,探讨高校二手资源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