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西这个拥有众多古代建筑的“物大省”,九十年代之后,晋商城宅渐被人们所重视,并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实在有它的道理。较之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人造景观,较之吃也是化喝也是化的说法,进这样的宅邸去看看非古迹的古迹准物的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是民族的瑰宝,是世界的财富。本文旨在探索在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在扬州这个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实践,为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刘晓春 《旅游学刊》2002,17(1):73-76
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民俗旅游的兴盛,既是“本土现代性”的表现,也是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民俗文化旅游继续着现代性话语对于民间、边缘文化的霸权性质。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一个物大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景观众多。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开发,不断整修物古迹,完善交通设施,加强接待能力和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世人所瞩目的旅游大省,随之而来的入晋游览人数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宗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做为一种经济现象,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社会交流性显得极为突出,现代旅游更是一种大规模的多方位的综合性的文化交流,它在社会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的发扬、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空前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十月的旅游     
十月是旅游旺季,一年中的第三个“黄金周”。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收获的是旅游产业为国家丰厚的回报。十月的天晴空万里,物古迹披上金色的彩霞,自然风光色彩斑斓,十月的大地,果谷飘香,荡漾着丰收的阳光,十月的旅游人,精神抖擞,再大干一场。  相似文献   

7.
《北方旅游》2002,(19):20-21
弓长岭隶属“先有辽阳后有沈阳”的燕赵古地,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化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和物古迹,构成了弓长岭独特的人历史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忻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开发山水关特色旅游,壮大三产”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提升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三大工程之一。这一决策,集中了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实践及智慧,得到了广泛认同。怎样把握忻州“山水关”概念及其文化特色,怎样打出“山水关”文化旅游的牌子,不少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建言立论、献计献策,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笔者想就有关问题谈谈看法,是为交流。  相似文献   

9.
有人觉得旅游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迷茫的阶段。实则不然。铁律“旅游资源不可创造”至少需要部分修正,因为非自然旅游对象物是可以创造的,否则就意味着否定当代及未来人类对旅游事业的努力。旅游文化正在形成,显然其表明旅游资源正在被创造。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与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某种程度讲旅游也属于文化的某一范畴。旅游可看做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旅游的核心就是文化。游客通过在旅游过程中体会旅游地为文化内涵,进而更好的了解旅游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将其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带到旅游地,形成了不同地区间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因而,提高旅游地的文化品位,有利于提高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从文化对提升旅游品位的作用入手,站在公共服务管理的视角,对当前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提出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1.
正旅游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基本要素,涉及经济生活、交通、环境、文化等各方面。其中,文化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灵魂.伴随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地区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政府及相关企业都希望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将历史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于是,在国内产生了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某地区有很少的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将会投入极大的资金和建设力度,打造当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岁时节日食俗,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是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地区既有整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带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向意大利学习——意大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意大利拥有全世界大约60%的历史、考古及艺术资源。迄今它有41处包括文化古迹、考古遗址、自然景观等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居全球第一。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意大利形成了世界各国纷纷学习、借鉴的意大利模式。  相似文献   

14.
罗浩  冯润 《旅游学刊》2019,(11):116-123
目前,旅游学界对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等概念经济性质的理解较为混乱,存在以下误区:将旅游景区与旅游产品混淆,将旅游产品与旅游体验混淆,将旅游景区与旅游资源混淆,将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混淆。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剖析旅游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经济性质,继而延伸到对若干相关概念的经济性质的界定,试图厘清以上误区。研究结果认为:旅游景区是(景区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单位和生产场所;旅游产品是由旅游吸引物、设施(硬件)、人员(软件)的组合所营造出的一种综合性服务,是景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的有机组合;旅游资源是原赋的旅游吸引物,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原赋)资源,是旅游业所特有的一种生产要素;旅游吸引物是指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可为旅游业利用的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和人造旅游吸引物,后者本质上是资本和/或劳动,而不是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地域分类,其区别于城市旅游,是在原有的观光旅游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以乡土气息为标志的旅游种类,其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旅游地以乡村地区为主。研究乡村旅游的现状条件与所存在的问题,推断其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当中存在的阻力,同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进行乡村资源整合与新方向的探索,从而有利于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带动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塞上古寺多     
塞上古寺多著文:余振贵在宁夏,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胼手胝足,辛勤劳动,创造出光辉的历史和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的灿烂文化,包括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留下了不少反映古代各族人民精神和思想的宗教胜迹。宁夏是西北乃至全国回族最大的聚居...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产业已然紧密地嵌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许多情况下,旅游业都被视为欠发达城市提升竞争力的最优选择,管理者们试图通过吸引物开发与新兴旅游地建造,实现城市资本的快速累积与形象改善((6))。然而,这些由旅游发展所驱动的城市更新,也引发了大量关于空间正义、地方文化变迁及自然环境改变等问题。可见,旅游活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是极为多元、  相似文献   

18.
谢艳 《西部旅游》2023,(15):39-41
<正>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形态。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文化旅游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地区知名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加之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开发要重视文化和市场两个层面,在文化层面要挖资源、找定位、塑品牌,在市场层面要查需求、提质量、促营销。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万里茶道"承载着中蒙俄三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不仅从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它也是一条民族交融,文化厚重、景色优美的国际旅游之道。中蒙俄三国城沿线市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万里茶道旅游品牌,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是积极融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俄罗斯"欧亚大通道"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打响旅游特色品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运城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古迹,风光名胜遍布全区,是华夏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传说中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三国名将关羽、八仙之一吕洞宾、一代名妃杨玉环、医学家扁鹊、思想家荀况、政治家柳宗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