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政策性信贷风险日益凸现,农发行信贷资产中的存量贷款蕴含着巨大风险,如何有效地化解存量贷款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王英聚 《西安金融》2003,(3):19-19,14
加WTO后,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国内市场要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农发行增量贷款风险的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粮棉企业经营性风险上升,随着粮棉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非保护价收购范围进一步增加,粮棉企业将按照市场机制自主经营,企业的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变为农发行的信贷风险。在实际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防范贷款增量风险,就成为目前农发行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粮改政策的调整,影响着农发行贷款总量、贷款结构、增量风险、存量风险以及信贷政策调整等,农发行信贷政策要随着粮改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妥善处理发挥职能作用与防范信贷风险的关系,改善金融服务,调整信贷政策和管理办法,实现信贷资金政策性、安全性、效益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粮棉市场放开后,农发行贷款风险随着粮棉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而增大,风险管理将成为市场化后农发行运行机制的主要着力点。因此,在大力化解存量贷款风险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农业政策性增量贷款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保证新增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霍忠祥 《现代金融》2001,(12):33-33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退出保护价粮棉油收购贷款在农发行的贷款份额中占居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好这块商业性贷款,是农发行亟等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王艳 《甘肃金融》2001,(7):40-42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粮棉购销政策的不断调整完善,农发行贷款面临着新的风险.由于农发行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因此农发行贷款质量高低不仅事关自身的经营、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影响国民经济大局.重视和加强贷款风险防范,是信贷工作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发行职能的增强和业务范围的拓展,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其他粮食企业贷款和粮棉流转贷款等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农发行贷款中的比重迅速增加。从工作实践来看,要保持商业性贷款的良性运转和有效拓展,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首要位置,及早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潜在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粮棉收储企业政策上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发行信贷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管理支持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必须要作出根本性的改变。尽管目前农发行的贷款对象已有所调整,但农发行要把对粮棉企业的全面封闭被动管理转变为参与了解掌握企业经营、促进搞活自己经营效益,在促进企业实现预期效益的同时,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推动  相似文献   

9.
沈燕 《现代金融》2005,(5):15-16
近年来.农发行立足于自身业务特点,在实施以粮棉贷款封闭运行为核心的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推进基层行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发和使用电子科技手段,对贷款实行信用评级和抵押担保.对粮棉库存实行台账和仓单管理.对回笼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加强内控稽核和廉政监察,已初步建立起具有农发行特色的内控机制,在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毋庸讳言,农发行现有的内控机制与现代银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特定历史原因形成的指令性贷款、重复建设贷款以及经营失败企业的贷款,在银行中沉淀了巨额的不良信贷资产,从而使国内各太商业银行成为脆弱的计划经济生态平衡链中恶性负债的唯一支撑点。存量风险是银行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增量风险是银行每年新增贷款产生的金融资产风险。分析和研究银行资产中的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的成因,探索防范和化解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的思路,确保金融体系运‘作的稳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金融风险的产生、形成,既有制度、体制上的原因,又有现实经济生活的原因。我们必须看到金融风险形成的危害,重点在于防范增量风险。增量风险是存量风险的源头,只有遏制增量风险,才能化解存量风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加快,以棉纺企业为龙头的棉花生产、收购、加工、纺织到销售的完整产业化体系正在形成。棉花购销全面进入市场化,为此农发行的政策性收购资金将逐步退出商品棉流通领域,这不仅关系到农发行增量、存量贷款和基础工作管理问题,还涉及新形势下建立银企关系新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粮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粮棉收购由过去单一的政策性贷款变为现在的一部分为保护价贷款,另一部分为非保护价贷款,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为例,截止2002年6月末,全部贷款余额为149.06亿元,其中粮食收购贷款57.63亿元,占比38.7%;在粮食贷款中,保护价贷款51.51亿元,  相似文献   

13.
粮棉财务挂账是计划经济运行模式遗留下来的产物,随着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对消化粮棉财务挂账的认识已经开始边缘化。有人提出“对冲式”,即:将粮棉财务挂账划转到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将其与农发行再贷款对冲,农发行一方面冲减粮棉企业财务挂账贷款,另一方面减少向人民银行再贷款,以此方式一夜之间使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陡然提高。也有人执行“后移式”,即中央财政下达各省的消化任务,地方政府以种种理由不予完成,这样一来,消化年限一再被改写,把矛盾向后推移,下级财政两眼向上等政策“一风吹”,所以地方财政对消化粮棉财务挂账没有积极性。以上两种方式都是一种漠视国有资产管理,放纵国有资产流失的不负责的观念和行为。对此,笔者对消化粮棉财务挂账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融》2007,(B11):129-134
自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发行业务范围逐步拓宽。继开办粮油加工企业、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之后,2006年7月27日,银监会批准农发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扩大到农、林、牧、副、渔整个农业领域,并同意农发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这是自1998年业务划转后农发行业务范围的一次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5.
《金融纵横》2000,(9):33-34
我们认为建立和完善农发行的资产保全机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预警机制 1.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应考虑其既能测度静态的存量资产风险状况,又要能测度动态的增量资产风险状况。在贷款投放环节设置新发放贷款与新增收购值比率、新购进粮食均价与市场粮价比率指标。以其来衡量企业是否挤占挪用收购贷款,反映投放环节风险;衡量企业新购进粮食市场竞争力强弱,企业未来顺价销售的具体情况,这是其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发展银行与粮棉购销企业利益攸关。粮棉购销企业是农发行服务和监管的对象,依靠农发行的资金支持才能完成收购任务,实现“不打白条”,确保国家粮棉收购和市场供应;而农发行收购贷款的使用效益、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也离不开粮棉购销企业配合来实现,并最终要通过粮棉购销企业来体现。眼下,农发行强调对粮棉购销企业实施动态封闭管理,目的就在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封闭运行,同时促使粮棉购销企业朝转换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这是继2004年农发行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后又一次重大业务拓展。在新业务开展中,农发行按照审慎积极、有效发展、严格管理、控制风险的原则办理业务,不仅贷款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还有效地支持了粮棉收购,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在棉花购销全面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加强棉花信贷管理,不仅关系到农发行增量、存量贷款管理和基础工作管理问题,还涉及到根据新形势建立银企关系新机制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棉花贷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棉花的生产和销售将完全推向市场,棉花多元化市场成分的形成增加了农发行收购资金管理的难度,农发行贷款风险加大;棉花购销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经营将更加困难,为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农发行必须积极参与棉花企业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棉花贷款管理方式,切实做好存量和增量贷款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另一方面,要积极为棉花购销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帮助棉花购销企业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20.
在棉花购销全面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加强棉花信贷管理,不仅关系到农发行增量、存量贷款管理和基础工作管理问题,还涉及到根据新形势建立银企关系新机制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