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黄潇婷 《旅游学刊》2014,29(11):73-79
在梳理旅游规划发展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对传统旅游空间规划缺乏对旅游者个体的关注和忽视"时间性"等问题提出了批判,进而在明确旅游时间规划价值导向和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模型;详细分析了时间地理学、认知供给理论和旅游者行为学作为基础理论的支撑作用,系统地提出旅游时间规划的时空统一观、时空资源观和时空产品观,并通过理论推导旅游时间规划的概念模型,构建了旅游时间规划的内容体系。最后,研究强调了"旅游时间规划"在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的实践意义,明确旅游时间规划是传统旅游空间规划的补充和修正,而不是与传统规划割裂开来的另外一种规划系统。  相似文献   

2.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文 《旅游学刊》2016,(8):29-39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会层面批判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旅游空间实践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面对新问题,在研究向度上不能脱离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未来国家旅游愿景的实现应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并将空间正义作为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深入探讨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居民出游意愿、场所空间容量、市场经营主体、旅游政策等供需关系方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疫情对居民出游消费信心、意愿和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但潜在出游需求仍然存在。(2)疫情对旅游地空间环境造成较大物理和心理压缩,与旅游关联紧密的文化产业、娱乐业的生产空间容量也受到了间接影响。(3)疫情对旅游产业链、旅游市场主体经营等方面造成了全面且深远的影响。(4)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政策供给以“流动管制”和“行业纾困”并重为主。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建议着重从组织响应、空间响应和企业韧性3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旅游业应对能力,即:完善业外支撑、业内驱动、业界保障的三位一体组织响应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点)-连结(线)-网络结构(网络)的三级协同空间响应机制;从企业组织、产品服务、管理和营销、市场品牌、员工心理等5个方面加强旅游企业韧性建设,以增强中国旅游业恢复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保继刚  杨兵 《旅游学刊》2022,37(1):18-31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度情境下的制度化路径,解析其实践效应。研究发现:(1)旅游吸引物权的产权建构需要首先从结构层面建立兼顾分配和资源保护意义的制度规则体系,制度规则背后的核心运行逻辑是经济利益调节。(2)制度结构建立后,再从能力与文化层面建构多方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表达与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重点是在认知范畴上建立产权共识。(3)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所需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培育可由多方外部主体援助完成,但援助的目的是催发原住民的主体性。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需要大资本进驻,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适量的资金投入、产权建构的技术援助,足以带动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产权的决定性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解、授权与支持是开展产权建构的根基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是对各个构成物要素凝结的共有性、整体性旅游吸引价值的产权关系进行系统表达,本质上是不改变现有构成物的"名义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多元逻辑引导多方主体改变产权认知观念与结构,在认知范畴上建立关于新增的旅游吸引价值的"事实产权"。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本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机遇挑战、战略重点、逻辑进路等重要科学议题展开探讨。核心观点如下:(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应从更高品质满足大众需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和平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进行把握。(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逻辑和推进逻辑。(3)可从旅游产品优质供给、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旅游产业绿色转型等方面探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4)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建立更具韧性的文旅供给、激活引导普惠全民的文旅消费、全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打造更高品质的文旅服务体系,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5)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助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企业中大学生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自制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先后通过选取南昌和成都各10家旅游企业作样本,对221名大学生员工进行调查,旨在探讨旅游企业中大学生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中旅游企业责任和大学生员工责任均由规范遵循、人际关系和发展需要3个维度构成。三维结构的结论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旅游企业中大学生员工心理契约的内部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刘逸 《中国生态旅游》2022,12(3):343-357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和行为逻辑发生剧烈的转变。本文从旅游经济活动的地理属性出发,对旅游经济活动的地理研究进行回顾,重点评述了国际旅游地理学界所做的多次探索,并对核心问题的理论依据与逻辑进行阐述。研究发现:当前研究尚未明晰旅游活动的基本地理逻辑,理论框架较为模糊,且过度依赖新经济地理中的演化理论,研究边界和研究问题尚未清晰。基于此,本文以经典的旅游系统论为理论框架,提出旅游经济地理现象研究的3个关键理论问题:(1)旅游空间粘性影响下的旅游市场空间生产机制;(2)流动范式的地理逻辑带来的新型人地互动关系;(3)弱关系空间组织下的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一般机制。本研究所做的尝试,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理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也有助于推动主流经济地理学对旅游话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旅游学科是一个建立在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旅游行为是游客闲暇时间在非惯常环境下的休憩和游玩行为。然而,目前关于旅游时间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客观时间,旅游学术界对主观心理时间的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时间主客观性及时间属性(时距、时序、时点)构建了旅游心理时间研究框架,并在系统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4个基于心理时间框架下的旅游研究方向:旅游者时序知觉与时点知觉对旅游决策及旅游体验的影响、旅游心理时间与时间记忆的相互关系、跨文化差异对时间框架下旅游心理及旅游决策的影响、旅游者时间稀缺感与时间压力的影响。文章提出的旅游心理时间研究框架勾画了旅游时间研究的逻辑框架,为后续旅游心理时间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世界旅游强国离不开良好交通的支持,而作为交通中非常重要的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文章探讨了2020年全国高铁网络影响下旅游景点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市场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在全国尺度下定量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可达性的影响。测度2020年规划高铁通车前后旅游可达性空间格局与变化。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高铁沿线城市可达景点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日"字形高铁沿线城市与景点的增加值最高,将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经济带,高铁沿线城市与景点是高铁网络效应的主要受益者,高铁服务带来了时空压缩效应,即高铁的开通不仅缩短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旅游者跨区域的快速外部交通,而这种快捷效应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优化,缩短中心城市到旅游景区的时间,将会进一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京沪高铁线为例,运用旅游场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比较京沪高铁开通前后9个主要高铁站点的旅游流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强化了北京、上海和南京等重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领先地位,呈现出高铁旅游流的"马太效应";高铁促使靠近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处于劣势的旅游地旅游流呈现"过道效应";高铁促使空间距离临近的两个城市的旅游流呈现"同城效应";高铁提升原本缺乏区位优势的旅游资源型站点的可进入性,同时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交通依赖程度明显下降;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缩短旅途时间,可实现小长假的远程旅游,双休日的中程旅游,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远程旅游对黄金周的依赖,从而缓解出游时间的集中性,提高了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Motivation for leisure travel has been an equivocal aspect of the study of leisure travel.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been useful providing conceptions of tourism motivation based on drives and needs, however, operational problems occur using attitude constructs which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predictive ability. This paper offer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of motivation, taking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issues, using ethno-methodological techniques in a logical, sociologically grounded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nterview data.  相似文献   

12.
The COVID-19 pandemic aftermath has aggravated its traumatic effect to engende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With increasingly worsene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ourism scholars and operators alike to explore how contemporary tourism offerings can enable individuals to rebuild hope and optimism through relishing tourism's restorative appeals amid rigid border lockdown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ourists are able to restore themselves from staycation programs, since tourists have a tendency to favor a novel space, as opposed to a usual travel environment.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we relied upon a government-funded staycation campaign using a survey to assess a transformative process leading from travel motivation and restoration to fortify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ellbeing. Drawing on theories pertaining to attention restorat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nvolvement, our findings unravel a travel transformative mechanism of staycation programs that build a linkage between travel motivation and favorabl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mid adverse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3.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offers a robust and globally adopted evidence-based foundation from which explorations of increasingly popular forms of travel, like spiritual tourism, can be analyzed for their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to well-being. This paper draws on SDT to examine outcomes of well-being within spiritual tourism. It draws on autoethnography, a thick data approach to qualitative inquiry, which allows for the emergence of experiential and self-reflective processes engendered by forms of travel like spiritual tourism. The autoethnographic narrative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spiritual tourism experience at a yoga/meditation retreat in Rishikesh, India. The narrative is transcended through theory-based linkages to broader social phenomena (i.e., well-being, SDT), by so doing, the legacy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interpretive inquiry, is sustained.  相似文献   

14.
黄斌  吕斌  李磊  赵刚 《旅游学刊》2012,27(6):52-62
文章在梳理总结现有三峡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2003~ 2009年三峡旅游地15区县的国内游客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位序—规模律对空间结构的变动进行了量化研究.文章发现,三峡旅游地总体上已经从空间极化阶段向均衡阶段转变,旅游产品变化、旅游交通完善和政府主导的跨区旅游企业整合等是影响空间重构的主要因素,并还将持续发挥影响.目前三峡旅游地已经形成了以万州和宜昌(夷陵—秭归)为组织核心,东段以三峡大坝—巫山—奉节为主要旅游吸引物,长江主航道、沪蓉、沪渝高速为主要轴线的旅游空间结构,但西段旅游组团的核心由丰都转为武隆,更多地表现为重庆都市圈旅游的特点,旅游空间结构的“东西分化”趋势明显;并有沿大宁河、神农溪等跨区旅游合作轴线向神农架和恩施州南北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99,自引:3,他引:99  
王云才 《旅游学刊》2002,17(4):45-50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国际研究为背景,以澳大利亚酒店业旅游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为案例,以国际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为核心,全面综合研究了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主要政策领域包括政府干预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与区域结构调整、乡村旅游与乡村社区变革及发展、乡村旅游统一协调的合作机制、乡村旅游的政策工具。在此基础上,结俣我国实际情况,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在替代产业、旅游基地、主题工作组、社区参与、合作组织和法规体系6个领域的政策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11,26(10):21-30
文章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旅游定义、旅游本质、旅游与休闲的关系、旅游与旅行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分歧性意见,在辨析各种观点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的基础上,概括出旅游学术界在5个方面的基本共识,即旅游是指人的活动;概念性定义才能确立旅游本质;旅游本质应由“余暇+异地+体验”三者共同决定;休闲和旅行的范畴大于旅游;狭义旅游定义不会贬损旅游产业和学科地位。文章呼吁旅游学术界以“求大同存小异”的态度尽早形成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ddresses two gaps in the research on tourist revisit intention: the impact of the pre-visit psychological factor of travel motiv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estination image. Path analysis is adop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estination image, travel motivation, and revisit intention in a rural tourism context. A causal relationship is detected between three motivation dimensions, two image dimensions, and revisit intention. All three motivational constructs (intellectual, escape, and belonging)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gnitive dimension of image, whereas only the motivation construct of escape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affective dimension of image. A causal relationship is also identified between the affective dimension of image and revisit intention.  相似文献   

18.
Using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base, and drawing upon pertinent tourism studies, this conceptual paper represents one of the first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identify and predict post-COVID travel and tourism behaviors. Several salient proximal and distal post-COVID travel behaviors are identified or predicted.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roots,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and potential impact on tourism are discussed.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offer some foundational building blocks to better understand travel and tourism behaviors and to inform touris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ost-COVID era.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众旅游初级阶段的到来,我国旅游业也相应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加上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基于中国学术立场和现实诉求的理论创新已是当务之急。在分析总结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和当代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以旅游法为核心的国家意志体系,以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的微观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