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品牌》2014,(7)
内观法是一种以"别人为我做的、我为别人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的3个提问形式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的方法。内观法以自觉为前提条件和生命教育人本主义理论基础相一致;内观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的目标与生命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内观法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和生命教育的内容相一致;内观法注重学生的自我觉察与体验和生命教育的方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4)
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的提出,法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思当前大学法学教育,是通识教育还是专才教育?法学教育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高校的法学教育要不要和司法考试接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需要教师在法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总结的经验指导法学教学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凸显了人的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在人学视阈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价值给予正确的评价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这不仅缘于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更在于二者在人学视阈中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历史形态的辩证发展过程,从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方面概括和思考了人的生命本质、价值与归宿,也内在地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这对于今天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价值与现实使命,以及基于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和践行生命价值三个向度而建构起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要求。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青少年,认识人类生存的环境,了解它的现状有发展趋势,懂得合理地利用、科学地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普遍地树立和强化环境意识,促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化学教学就应该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高中义 《北方经贸》2004,(4):122-123
文章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信仰和理念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它的内涵在于如何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 ,应增强教师综合素质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6.
如今,教师“心罚”学生的事件层出不穷,从身边的一起“心罚”案例说起,提出了两个问题:教师的话为什么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伤?教师为什么竞成为伤害学生心灵的人?并试着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作出解释。接着指出心罚实则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教师。而对于心罚事件后,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如何表达呢?对于教师在教育上的失范,社会应该给予一个怎样的态度呢?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历史教育的价值在于总结经验教训,提供治国智慧,或者是以“人伦教化”来“化成天下”,历史的工具性和政治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张扬,生命关怀却被严重地削弱和深度遮蔽。其实.历史教育的本真价值在于提升精神境界、凝聚意志力量,在历史熏陶中获得生命意识、情感慰藉和终极关怀,从而构建现代人的意义世界。所以,在大众文化急速转换的现代社会,彰显历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在统一,寻求历史文化与精神家园的内在沟通,也是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思潮张扬"颠覆"和"解构",宣扬"边缘",追求"另类",躲避"崇高",倡导生活"无厘头"化。受其消极影响,一些青年学子失去了对生命存在的敬畏感,否定了生命延续的神圣意义,导致了一系列自杀、自残、施虐和杀人的极端行为发生。而当前我国高校中的生命教育却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等不足。因此,在后现代思潮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强化青年学子的生命意义教育:一是批判后现代思潮的虚妄性,教育青年学子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二是尊重青年学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学子学会达成社会共识和担负生存责任;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学子的"三观"成长,塑造青年学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即是指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其价值,引导大学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目前,高校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不足,轻视生命,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种种现象都表明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刻不容缓。大学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正确的三观树立离不开系统的、深入的生命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生命观教育体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杀现象在高校中不断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压力、感情受挫、经济困境、学业考试不理想等生活事件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诱因。这一现象应引起高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高校应重塑生命观教育的价值,将生命观教育引入课堂;思想教育日常工作要显现"人文关怀";要通过用生命感染生命的榜样力量,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自强不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在面对困境乃至死亡时能够有更多绝路逢生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马红梅 《致富时代》2011,(11):228-228
从教育史上看,任何教育的起点,都是从知识和道德出发,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特别是教育哲学领域的问题,我们力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及教育哲学的一些问题,作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经贸》2002,(5):1
"我们只是想有尊严的活着,受人尊敬."这应该是每一个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生命心底潜存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选择和严峻的挑战。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待任何问题都提出个为什么?“压”、“管”、“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形式下我们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关的指引下探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魏颖 《品牌》2014,(12)
经济学似乎与幸福距离很远。而在经济学的坚深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的“世俗智慧”。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索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活着?”即一个人如何对其人生(包括爱情、婚姻、工作、事业等)进行最优选择。本文以经济学思想为基础,探讨了两个世俗问题:其一是幸福的根源;其二是幸福与成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导致了教育教学的重大改革,新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必将取代旧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致使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观念(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给予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程花琴 《致富时代》2011,(2):160-161
职业观教育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和当前高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还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该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心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强震留给人们的是一大批失去亲人的孤独者,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些人虽然保住了生命,但终身残疾。但这并不能击垮人们好好活着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其能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拓展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总结美国生命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进一步加深广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走出学习、生活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引导发现感悟。注重尝试性 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20.
超越性需要     
我经常会突然产生这样一个奇怪的念头: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每天早起晚归上下班?难道为了一日三餐?难道是为了结婚生子?不得不让我产生了很大的疑惑。但是有一个人在书中告诉我,人活着是要寻求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