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宓燕 《经济与管理》2006,20(12):64-67
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债务绩效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比较系统的评价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的统计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与人口素质提高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3大类20项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理论研究现状入手,根据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从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绩效考评各个阶段的风险状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预算管理的各个阶段及降低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轩伟 《当代经济》2009,(18):45-47
地方政府行政机关的绩效评价对于强化政府部门效能建设与绩效管理,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树立科学、全面、正确政绩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行政机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政府行政机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成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关注评价的战略思路和战略理念;二级指标侧重评价的策略目标,关注行政机关组织内部的职能结构;三级指标为评价指标的具体化.同时,本文给出了绩效评价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债务资金借、用、还各环节的合理把握,可以充分发挥债务资金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各环节或某个环节的失误极有可能导致地方经济进入恶性循环,严重者甚至危害地方经济和社会安全。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4E"理论,对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绩效及支出过程的内涵进行充分剖析,系统全面地选取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因子分析法进行验证并最终建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实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性债务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地方性债务在筹借、使用、管理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地方债成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完善地方债审计理论研究、地方债审计评价体系等来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8)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对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财政体制、融资平台公司、法律法规等角度阐述了当前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当前解决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审计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以及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基于风险导向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工作模式,并分析了该审计模式的可行性与基本思路,构建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型,提高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水平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通过对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地方政府管理的思想观念、内部制度、评价规范、评估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监察等方面的问题;在借鉴建立完备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绩效评价的法规化与制度化和重视政府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等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建立科学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改善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法治环境和完善政府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机制等政府绩效管理评价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用指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进行评价,是评价其适宜性、成功性的关键,也可以提高政府扶持资金的导向性和使用效率.本文提出了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绩效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冗余度分析,研究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综合绩效评价数值并进行评价,从而构建适宜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债务治理理论视角,研究政府绩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连续3年数据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绩效水平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省级区域划分,东、中部地区省级地方政府绩效水平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稳定性显著负相关,但是西部地区政府绩效水平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从维持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性和改善政府绩效水平的微观实现机制来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有助于改善政府绩效水平,并且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越高,政府效率水平越高。本文最后提出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和科学、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评价指标的构建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指标体系的确定是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中的实质内容和关键环节,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予以体现,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是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先决条件.通过对现行财政支出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特点分析,提出指标体系要基于绩效内涵和财政支出的过程特性构建思路,并构建出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荒山绿化投资绩效评价是加快荒山绿化进程,提高荒山绿化质量,避免政府盲目投资、效率低下和“豆腐渣”工程等问题的现实需求.本文根据荒山绿化投资绩效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即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数,并对评价指数进行分级形成荒山绿化投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起荒山绿化投资绩效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新疆雅玛里克山绿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项目投资绩效评价理论,对开展荒山绿化投资绩效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压力与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公共投资的资金需求、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力匹配格局以及政府与市场公共投资边界调整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报告围绕"十一五"时期存量债务影响、公共投资需求、公共投资能力三个方面对"十二五"末债务余额、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进行定量测算。文章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状况,从四种情形分别进行了测算:(1)经济增长视角下债务动态测试;(2)中央与地方支出格局调整债务压力测试;(3)政府与市场边界调整对债务压力测试;(4)养老保险缺口资金显性化债务压力测试。根据测算结果,"十二五"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部分指标揭示出债务压力持续走高,形势不容乐观,有必要多管齐下、疏堵结合,从制度建设、体制机制和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缓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14.
马儿在脱缰前终于被套上了嚼子. 就在各地新城林立、高楼争辉、城市基础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债务的阴云却笼罩在地方政府的上空挥之不去. 10月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标志着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基本建成完整的地方债务风险管控制度框架,意味着我国以修明渠、堵暗道方式构建的地方债体系将全面上路.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财政风险的集中表现,地方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存在财政预算权限划分不清、融资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债务管理统一规划、缺乏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等问题。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达到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明确了“去杠杆”究竟应去谁的“杠杆”问题,对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转变为“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现行体制下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以及民生工程建设的需要,地方政府资金供求缺口较大,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积累,规模日益庞大,增速加快,引起政府高层和社会舆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合规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从宏观上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明确界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是显而易见的,如尚未完善地方政府税收体系、地方政府财权明显缩小而事权逐渐扩大、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增大等。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履行职能需要,通过借款、转贷国债资金、担保、延期支付等方式产生的各种债券。本文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特点、成因、风险以及如何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家的政府性支出大幅增加,部分地方政府自身财力无法维持其支出。于是地方政府大量举债,使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增加,并在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试着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完善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信息化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是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而目前国内外对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支撑.本文首先以基于资源理论为基础提出制造业信息化绩效投入指标,而后依据平衡计分卡理论,从多个方面提出制造业信息化产出指标,构建了制造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从而对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及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