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宇峰 《改革与战略》2009,25(4):101-103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使农民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的积蓄,也为传播先进的城市文明和先进文化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渠道。文章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社会经济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阻碍“三农”问题的解决、给城市就业带来更大压力、干扰正常生产秩序、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等。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不利的影响就不能真正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不能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解放了生产力,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活动,而走向城市,转入非农产业,进而形成了难以抗  相似文献   

3.
李桂梅 《发展》2007,(12):138-139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都强调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效措施,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国农村的现实是人多地少,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成为必然,有效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5.
刘伯文 《发展》2004,(6):28-3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关乎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的问题,是关乎社会安定和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更有效配置的问题,也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瓶颈"和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方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3,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一)2003年末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7亿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品牌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21世纪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劳务输出无竞争力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文章立足于对劳务输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积极创建劳务品牌,引导劳动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并就品牌化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浅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姚德仓199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4.3亿人中,约有1.7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社会总劳动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合理配置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9.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2000~201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业技术需求法和中国农业生产实际估算了2000~201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农村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呈上升、后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到2010年,下降至6820.92万。此外,本文将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两个角度就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转移和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整个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成了众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转移的原因,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进城打工者以青年为主、找工作方式有很大的盲目性、务工时间长、工作超时、收入较低、以低工资行业和体制外单位为主,就业状况较差;自身素质、家庭、宏观环境成为进城打工的障碍,劳动强度过大、技能培训缺乏、子女上学难、工作环境差、权益受侵害等都是进城工作后遇到的难题,影响了进城打工及其在城市工作的稳定性。政府应通过提高民工素质、加强中介服务、统筹社会服务、保护民工权益等,以促进农民进城打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分别从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中筛选出7个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系统分析和判断新时期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及其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整个分位点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在高剩余阶段,制度变迁指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较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整个分位点上的影响较小。为此,提出促进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政府介入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昆鹏 《乡镇经济》2007,(7):66-68,76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着诸如培训信息不足、规模小、落实制度不到位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于自身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在行政推动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错位与越位现象。因此,需要对政府在其中的职能进行明确定位,以进一步改善绩效。本文结合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技能低、收入水平低的现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政府的职能做如下定位: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培训供给,提供培训机会,优化供给结构,强化信息服务,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较为突出的区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和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通过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途径实现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文的估算,1996年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亿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非农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雄华 《特区经济》2006,211(8):141-143
现阶段我国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而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性原因。在农村教育投资机制中,政府、企业与农户均呈现出投资不力状况,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投资新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二元经济理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不仅可以解决很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这部分劳动力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工业部门的不断增长使之能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却没有按照刘易斯过程一帆风顺的发展,而是表现了转移的艰难,目前我国还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角度探索了它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认为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是表现了资本排斥劳动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在短期内用“两条腿走路”仍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有效解决湖南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两条路子:一是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实现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内转移.二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做好劳务培训等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地区外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