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7,(11):129-129
买断品牌作为白酒业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为白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对母品牌的依赖使这些品牌个性难以张扬。许多品牌到最后就只剩下一张王牌.那就是。××(母品牌)正宗产品”。买断品牌到底如何才能摆脱“母乳喂养”的情结?五粮液股份公司婚宴酒提出了新的观点——避重就轻.独辟蹊径.从而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叶凤 《糖烟酒周刊》2004,(37):B030-B030
曾几何时。金六福红遍了大江南北。2003年金剑南的横空出世掀起了高档酒品牌开发热潮。这似乎给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只要带“金”字的品牌,就能够成功。于是。一时之间。各种各样以“金&;#215;&;#215;”命名的白酒品牌进入了市场。甚至一些假冒产品也打出了“金”字招牌。有人戏称白酒界进入了“金时代”。出现了难以抗拒的穿“金”戴“银”现象。这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215;&;#215;&;#215;客户,很荣幸地通知您,您所经销的一宛香方便面品牌已经为一宛香食品公司所有。本公司保证产品价格不变、通路利润不变……”这是康师傅在1月25日左右给原来三太子经销商发的传真。由于康师傅和三太子合作的变更,原来三太子的主打品牌“一宛香”已经归康师傅所有,现在是一宛香同时也是三太子的经销商正在为一宛香这个产品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4.
欧化风格设计?江南风情?高绿化?低容积率?亲水住宅?还是复式错层?大厅小卧?房地产企业在宣传楼盘包装上不惜千金一掷,却日益陷入盲目跟风的怪圈。&;#215;&;#215;家园、&;#215;&;#215;世界、&;#215;&;#215;花园……林林总总,然而名称相似,相互混淆,缺乏个性,没有独创的知识产权,纵使广告吹得天花乱坠,留下的却只是过眼烟云!  相似文献   

5.
推崇几乎是所有成功的网络直销公司的核心文化之一。在网络直销公司的各种聚会上,常常会听到:“这是&;#215;&;#215;大学的教授。”“这是&;#215;&;#215;医院的医生。”“这是&;#215;&;#215;领域里的专家。”“这是&;#215;&;#215;公司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6.
冯启 《糖烟酒周刊》2005,(19):B037-B038
&;#215;&;#215;分公司库存和财务不符;&;#215;&;#215;分公司经理携货款潜逃;经查&;#215;&;#215;办事处保销员的工资一直不是按照公司标准执行的;&;#215;&;#215;办事处的陈列奖金没有足额到位,但公司财务已经给予核销和划拨;&;#215;&;#215;大区办公室离职人员的欠款一直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7.
何佳讯 《广告大观》2004,(4):144-145
年初.米尔顿&;#183;科特勒在媒体上发表高见.直言中国啤酒品牌有三大“硬伤”。首先缺乏也是最最缺乏的是“有情感价值的故事”.这是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大“硬伤”。他说:“中国啤酒的品牌建设相对缺乏感情和爱,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品牌来说.应该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创造一种‘爱’,设计一个持续,一致并具有情感价值的故事是最重要的,而大多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糖烟酒周刊》2005,(27):32-33
“四川省白酒业生产现场会”在宜宾高洲集团召开;“明代酒坊”:穿越人间600多年的醉人酒香;剑南春首倡慎用“&;#215;年陈”剑南春旗下“&;#215;年陈”产品今起更名;湖南传媒设宴,川酒“煮酒论英雄”;……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6,(32):26-26
山东白酒以地产地销为特色,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几个地产的白酒品牌,这些品牌擅长开发品牌买断产品,成为独特的鲁式买断。本刊曾经将这种现象称为“全国最大的地产品牌群落”。目前在山东德州市场,这种品牌买断的现象正在从经销商买断延伸到终端买断,一个小小的餐饮店都可以搞品牌买断,他们不做市场,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销量占到了当地白酒销量的一半以上,严重冲击了酒店终端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215;&;#215;集团主要经营日用化妆品。该企业集团实行集权管理,由集团总部集中管理全公司的采购、生产、销售、资金。集团为了改善经营管理,于2002年上了SAP的ERP系统,采用了财务、成本控制、销售管理、物料管理这4个模块,从而使企业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管理增值。因此,本文以&;#215;&;#215;企业集团为例,介绍其在采购与付款流程控制上的成功经验,并对其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机     
《糖烟酒周刊》2006,(4):58-58
●连云港方圆糖烟酒公司 连云港方圆糖烟酒公司2006年春节期间有“吉祥如意”酒奉献给省内外各界朋友,规格有1&;#215;2、1&;#215;6瓶彩色包装。欢迎来人来电洽谈合作。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关于泸州老窖整顿子品牌的消息被《糖烟酒周刊》报道后在白酒行业引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因为这是继五粮液痛砍子品牌之后又一个白酒业大腕给“买断品牌”动的一次大手术。据悉。在4月底之前,原则上除泸州老窖特曲、头曲、二曲外,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将禁止带有“泸州老窖”专用字体的买断品牌在市场上流通,这充分表明了泸州老窖“收缩品牌战线”的决心。对此。泸州老窖的经销商是如何看待的?其被“整顿”的品牌买断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霍敏 《广告大观》2005,(1):129-131
娱乐节目的存在的问题与走向一直是业界和观众比较关心的话题,以《东周刊》的“刘&;#215;&;#215;事件”所暴露出来的传媒在处理娱乐新闻方面的媚俗化倾向令观众唏嘘不已,由此也引发了受众对于媒介的诸多不信任,甚至危及到媒体的公信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政策规定,由于存在出口货物征、退税率的不同,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部分[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215;外汇人民币牌价&;#215;(征税率一退税率)]应从进项税额中转入成本,若进项税额不足,会使“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  相似文献   

15.
朱浪 《糖烟酒周刊》2007,(14):56-57
白酒外行业资本与厂家联手OEM生产,推出买断品牌开发市场,使产酒小省销酒大省成为广东市场的一大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古绵纯、小糊涂仙、诸葛酿,到前几年的金剑南、锦上添花等,都依靠这种方式取得了成功。广东也成为众多买断品牌跑马圈地的首选。然而从2006年开始,买断品牌在广东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市场上纷纷传出业外资本“退隐江湖”,远离白酒行业的信息。前几年买断品牌携资本优势而来、高调上市、大把烧钱的现象几乎成为“昨曰黄花”,市场上传来“白酒难做、勉力支撑、盈利困难……”之声,买断品牌,这一曾经的市场主力在广东已经减速,驶上了慢车道。  相似文献   

16.
易东 《广告大观》2003,(8):86-87
《&;#215;&;#215;导报》6月24日第五版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以下是该导报的批评文字:“该招租广告牌长约5米、宽约3米,广告牌的一侧有两个黄色有蒂的瓜状“水果”.而与“水果”斜线相对的左下角处,则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小孩噙着手指,嘴角挂着口水,正盯着“水果”。广告牌中间还写着“看中了就上”字样。远远看去,广告显得特别醒目。”  相似文献   

17.
就在大家关注茅台、剑南春、国窖&;#183;1573等品牌涨价的时候,“白酒大王”五粮液也终于有了动作。2006年“五&;#183;一”刚过,五粮液产品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不过这次涨的不是五粮液,而是五粮液系列的低端产品——尖庄、火爆等,五粮液用意何在。  相似文献   

18.
现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215;加权平均进价&;#215;退税率,其退税依据是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价。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应退的增值税是执行“免、抵、退”或“先征后退”政策,出口退税的税额取决于出口的离岸价销售收入及其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9.
在进口葡萄酒的进攻浪潮中,卡斯特来了,并且来势凶猛。 作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制造企业,中国业界对卡斯特的名字并不陌生。2001年,卡斯特与张裕合资成立了张裕&;#183;卡斯特酒庄,目前,“张裕&;#183;卡斯特”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的代表品牌,“卡斯特”亦随着这一品牌的扩张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业界思维中形成了高端、专业的印象。不过,卡斯特的此番到来并没有沿用其原有策略,而是直接将多款原装进口葡萄酒提供到中国市场。业界人士分析,卡斯特对高端葡萄酒市场必将带来重大冲击,很有可能改变高端葡萄酒市场的现有格局。 卡斯特的进入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在经历多年的鱼龙混杂之后,进口葡萄酒的品牌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20.
阿贞 《商业文化》2006,(12):67-68
酸奶的营养价值高。与纯牛奶相比。更易于被人体吸收、消化。喝起来又爽口。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而爱喝酸奶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如今酸奶产品竞争已经进入“细菌战”时代。一时间,“&;#215;&;#215;菌”招摇过市成为宣传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