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柳杰  李治国 《商业时代》2007,(30):103-104,93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海市1980~2005年间的经济增长与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建设与交通运输投资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公用事业、市政建设和邮电通信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表明国家对水利投入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消费群体,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将成为当前和今后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文以沧州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为研究对象,立足沧州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现状,对沧州农村消费潜力和消费需求空间进行挖掘,同时对农村消费需求的障碍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民收入低、经济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金融支持乏力,缺乏有效供给等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农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破解农村消费增长乏力的难题必须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加有效供给,进而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农村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方程的概念模型,利用2000-2008年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AMOS软件中的极大似然法对方程模型进行了测算,得到了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0.703,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质资本每提升1个单位,经济增长会上升0.703个单位,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为0.236。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我国应继续稳定固定资产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核  王静  赵璋 《商业时代》2015,(8):22-23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云南省农村流通业发展与消费支出增长水平的数据,以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因变量、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自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流通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增加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5.228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开拓农村市场,加大消费拉动,带动经济增长,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扩大农村消费计划实施相对成功日本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我国扩大农村消费问题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采用1992—2020年的时间序列,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对农民增收效应。研究发现:(1)湖北省交通基础设施、旅游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2)农民增收是旅游发展的Granger原因,农民增收与交通基础设施互为Granger原因;(3)短期内旅游发展会促进农民增收,长期来看会产生负面影响,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显著促进农民增收。最后,本文建议应大力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业带动乡村致富,同时提高农民素质教育,以期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消费市场是有待开发的“蓝海”,有效地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活力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省域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农村产业结构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的扩容提质。同时,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基于此,应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村数字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0.
袁立 《江苏商论》2009,(12):31-33
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地区生活用水、用电、道路及通讯基础设施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影响,指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之一,由此给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一阶差分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流动性增加、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加大以及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提升等都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增加、农村税收加重、农村存款快于贷款增长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抑制作用,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城镇的迅速崛起,小城镇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兼有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双重特性,吸纳就业人员多,产业关联度高,能有效带动种植业、畜牧养殖业、装饰装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餐饮业以市场大、增长快、投入相对少和吸纳劳动力多等特点,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去向等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财富视点     
“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中央财政投入增加14% 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针对报告中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农业税彻底取消,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医疗投入方面“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14.
颜斌  宋光春 《商场现代化》2006,13(32):273-274
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不仅能刺激体育消费,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途径,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向规范化、国际化迈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农民生活逐步改善.然而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因此,如何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消费以带动经济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扩大农村消费计划实施相对成功的美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实践对我国扩大农村消费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扩大农村消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屈小博  霍学喜  胡求光 《商业研究》2007,(2):182-185,213
基于陕西省1990-2003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农村收入差距与农户总消费是显著负相关的,收入差距扩大将降低总消费水平。在不损害农村经济效率的前提下,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农村低收入阶层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改进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增加面向不发达地区农村的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水平滞后,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着农户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因此,扩大内需,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加强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电供给、能源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不仅会给农村家庭带来工资性的收入,也会使农村家庭的消费观念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会带来购买决策者的改变,影响家庭选择产品的倾向、同时农业行业的劳动力流动往往会促进农村住房需求,以及自用和商用两用化产品的需求。而在非农行业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则会带动时尚消费、创新性消费以及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的消费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的调查,发现:农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文化队伍尚待建设,文化消费市场不健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因此,应增加农民收入,培养农民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为了引导经济走出低谷而采取的特殊政策,至今已近6个年头,它的主要特点是增发国债,带动投资需求,进而拉动消费需求,对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1998午,我国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积极财政政策正式启动。1999年增发1100亿元,在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