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全国居民杠杆率排名前20的主要城市中,经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天津、重庆、郑州、杭州、广州、成都、贵阳、上海、宁波、厦门、昆明和兰州作为研究样本,从房产价格、住宅开发投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和常住人口增长等六个方面,对上述12个城市的居民杠杆率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房地产(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的增长均对居民杠杆率的上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也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的影响;居民消费倾向对居民杠杆率存在不稳健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求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合理的房地产政策和住宅价格。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的住宅价格进行数理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住宅价格过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我国目前平均房价收入比在10倍以上,住宅空置率在20%以上,总体说来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放开过早,房地产政策的滞后,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庞大等是造成目前房价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总体看,2002年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货币流动性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迅速,居民储蓄增速加快;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2002年前十一个月,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迅速,居民储蓄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结构继续优化;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贷款是银行对客户取得住宅、综合公寓楼、购物中心、办公楼、仓库(有些情况下还有土地)或其他实物结构的不动产所提供的融资业务。个人房地产投资贷款就业是银行对个人投资于上述不动产所提供的贷款业务。实际上,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主要是对房地产的开发商、经销商以及公司或企业发放的,个人房地产投资贷款只限于少数高收入阶层或富裕人士。个人房地产投资贷款与个人住宅抵押贷款的主要区别是:前的平均贷款规模要比后大得多,而后通常只限于购买一家住宅和多家住宅(包括两家合住、三家合住和公寓房)形式的居民财产;个人房地产贷款的客户投资于不动产的目的在于经营和获利,个人住宅抵押贷款的目的在于生活居住;个人房地产贷款的范围广泛,除住宅之外,还有商用房、土地等不动产,而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只限于住房。  相似文献   

6.
今年1-10月份,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4月份以来货币流动性持续稳步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很多,结构继续优化;各项存款增长很快,居民储蓄快速增长;基础货币增长平稳,外汇储备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其价格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选定芜湖市作为调查区域,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22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住宅房地产价格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总结影响芜湖市住宅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探讨稳定房价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及银行决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中国金融房地产市场有相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隐忧 首先,是房地产价格的迅速攀升。以厦门为例,2004年上半年厦门住宅均价还在每平方米5000元徘徊,而到了2007年7月份房价迅速飙升到每平方米10000元,在短短的三年中,房产价格翻了一番。考虑到近年来岛外等城郊地区的供应量上升,事实上同一地段房产价格的上涨还将超过这一速度。厦门房产的升值是在中国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之下,事实上200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繁荣期,各地房价开始显著上涨,中国大部分一线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同期房价的上涨速度并不亚于厦门。而美国从1995年至2006年头尾12年才实现了房价的翻番。  相似文献   

9.
对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的高增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乐观的态度认为1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悲观则认为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认为畸形的储蓄高增长恰好暴露出经济结构的失衡。本分析了导致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高规格地提出房价问题,指出“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毫不夸张的说,房价以至整个房地产成了“两会”议论的热点和焦点。房地产引起国人的如此关注,应该说是空前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房地产业于国计民生的极端重要性,也反映出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在:房地产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不能发展太“冒头”;住宅既要商品化和产业化,又要担负着社会保障;房地产既要提高GDP贡献率,又要价格相对稳定防止出现泡沫;居民住房既要保值增值,又要防止过分的虚拟资本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镇住宅金融从总体上仍然滞后于住宅产业的发展。构建城镇住宅投融资体系,其基本点是:构建复合型多元投融资体系;引导长期性资金进入住宅金融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政府应给予充分运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推进房地产证券化;引导保险业资金进入住宅金融市场;建立长期性住宅投资基金;建立抵押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抵押资产;引导海外资金进入;重新设计现阶段复合式住宅消费融资机制框架;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的住宅投融资法律环境、投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表现为,房产开发企业的过快增长与高资产负债率并存、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与房产高空置率并存、房地产信贷的飞速发展与高违规率并存、房地产超速发展与通货紧缩并存。房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会引发房产业自身的非理性发展以及房地产金融的非稳健发展。要消除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隐忧,就要更新经营理念,增强房地产金融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房地产金融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汇率关系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我国12个城市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利率与房地产价格呈负向关系;汇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有较大差异,表明我国金融制度仍存在缺陷,逐步完善金融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利率和汇率调节经济的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是房地产业安全运行的关键,在完善的金融制度下正确的利率和汇率政策能在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份,金融运行继续健康平稳。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货币流动性有所上升;企业存款明显增加,居民储蓄快速增长;基础货币增长很快,人民币保持稳定。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房地产非理性繁荣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非理性繁荣的景象,表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过快增长与高资产负债率并存、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与房地产高空置率并存、房地产信贷的飞速发展与高违规率并存、房地产超速发展与通货紧缩并存。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会引发房产业自身的非理性发展、房地产金融的非稳健发展,经济的非协调发展。因此提出了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金融稳步推进的对策,并分析了相关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房分配货币化等一系列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住宅建设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行业之一。武汉房地产市场从2000年以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住宅市场发展更快。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带动和刺激了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同时对房地产金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房地产市场将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和商机的市场,也是各金融机构势必展开激烈竞争的市场。一、武汉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1、经济运行总量。2001年度,武汉全市房地产开发总投资达151.39亿元,较2000年增长13.92%。总开工面积1,611.67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储蓄银行是以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合作银行是由私人和团体所组织的互助性金融机构。若能将二者的优势有效结合,组建储蓄合作银行,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当前住宅商品化、发展房地产金融这一层面上更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居民储蓄投资与资产投资热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对于居民储蓄的分流效应.基于相关理论与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基本假设,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居民储蓄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热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回归模型.发现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对于储蓄的分流效应很大,但是股票市场的活跃对储蓄减少的分流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致力于研究近年引起来我国居民银行净储蓄减少的重要因素---资产价格。以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了2000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股价和房价对居民银行净储蓄的影响。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对居民银行净储蓄都有分流作用,且房价对居民银行净储蓄的影响大于股价的影响,特别是在2006年以后更加明显。因此,在平抑资产价格异常波动的前提下,发展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应当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分流中国居民银行储蓄积极而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居民分散资产风险,而且能够增加居民资产收入,更好地提升可持续的中长期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而房地产调控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在银行流动性过剩和银行可贷机会有限的大背景下,住宅投资呈现出逆市上扬的走势: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缓为24.5%,房地产投资增幅降至21.8%,但商品住宅投资增幅为25.3%,比上年同期高3.4个百分点。住房投资的增长改变了固定资产和房地产的投资结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至20%,而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比重却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点70%(见图1)。推动我国住宅业稳步发展和住房需求旺盛的因素很多,如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等,而金融的扶持也是其持续向好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