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冰 《特区经济》2010,(7):216-217
金融危机下进口商的信用和支付能力普遍下降,信用证对出口商收汇安全的优越性凸显出来。但任何一种结算方式都不能完全防止欺诈的发生。如何防范信用证欺诈,充分发挥信用证的优越性已成为众多出口企业和银行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出口贸易中常见的信用证欺诈方式,提出了一些防范信用证欺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跟单信用证使用非常广泛,一直被视为是相当保险的一种结算方式,实际操作中,它往往与银行的贸易融资相关联,深圳作为全国进出口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信用证及贸易融资运用得非常普遍,但由于信用证的条款问题及其他一些问题,使得信用证结算方式潜伏着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既有传统意义的风险,诸如进口商不开证、开假证、附加"软条款"、以"不符点"为由恶意拒付等;也有现代意义的风险,如买卖双方相互勾结对进口代理商实施诈骗、滚动开出无贸易背景的信用证、出口商利用远期信用证中欺诈例外的豁免骗取货款、进口商利用受益人对信用证条款的理解欠缺恶意拒付等。因此,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用证结算风险的防范,特别是针对当代信用证结算欺诈的新特点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飒 《辽宁经济》2007,(7):49-49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国有银行的介入让信用证的可靠性得到了加强,因此信用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进行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这就让一些不法商人有可乘之机,利用信用证这一特性进行欺诈活动,我国信用证欺诈案也在日益增加。从信用证的欺诈中可以看出,信用证欺诈一般涉及的金额都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信用证、托收、电汇。所委托收就是指出口商将货运的单据交付给托收的银行,然后委托托收银行通过代收银行来办理货款的回收;所谓电汇主要是指进口商直接通过汇款银行将货款汇付给出口商的一种结算方式。信用证结算方式主要是由进口商履行付款责任转变为由银行有条件地履行付款,而其中的条件就是出口商必须提供的单据要完全与信用证的要求相符。本文将这三种国际贸易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指出决定我国的不同出口商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理性选择,在不影响贸易发展的同时,降低结算风险,以期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制度在我国应用之可行性分析俞玮信用证(LeterofGredit,L/C)是指银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对出口商发出的、授权出口商签发以进口商式进口方式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保证交来符合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必定承兑和付款的一种保证文件①。显然,这个定...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欺诈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信用证软条款就是一种常见的欺诈方式,本文在分析几种典型的软条款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对策,以期对我国外贸企业识别某些外国不法商人设置的陷阱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晓 《中国经贸》2009,(14):97-100
国际商会于1993年颁布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即UCP500)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贸易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重新修订的UCP600已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本文对UOP600的新条款进行了阐述,并根据相应条款的变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新惯例对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针对新惯例提出了信用证结算中银行的结算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进口商利用信用证对出口商的欺诈一般采取以下做法: 一是采用假冒信用证。假冒信用证一般有以下特点:无密押电开信用证;电开证使用第三家银行密押,而第三家银行确认电没有加押,信用证的签字无从核对;信用证随  相似文献   

10.
马宏宇 《辽宁经济》2003,(10):57-57
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贸易方式,目前在我国加工贸易属于国际贸易方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几乎涉及了银行的全部国际结算业务,包括出口结算、进口结算以及围绕结算业务而产生的其他银行各个环节。银行在贸易融资及结算业务中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在贸易融资及国际结算中的风险主要来自客户方面的风险、业务经营中的风险、贸易对象国的国家风险、国外代理行变化的风险、贸易欺诈等,银行如控制风险意识不强或控制不当,加工贸易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出现进出口结算的风险,以下案例介绍的情况希望能成为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下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信用证支付已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最主要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我国出口商如何防范信用证支付下的风险,达到顺利收取贷款的目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本文从信用证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出口商使用信用证支付的风险特点出发;分析了信用证存在制度本身的风险和人为因素的风险,对我国出口商使用信用证支付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针对产生风险的具体原因,提出了我国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析信用证结汇方式下出口商收汇风险的存在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常用手段.出口商采用信用证作为结汇方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文章试图分析出口商采用信用证作为结汇方式时收汇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的主要类型,进而提出控制风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岚 《湖南经济》2002,(6):29-30
进口开证是银行(开证行)依据进口商(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的单据向出口商(受益人)付款,或承兑并支付其出具的汇票。进口开证是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结算工具,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贸易融资方式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实施对外开放,全球市场也将向中国产品开放。据有关机构预测,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国际贸易额将从2000年的400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00亿美元,2010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随着进出口量的飞速增长,进口开证业务必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4.
张昊梅 《发展》2006,(12):152-154
商业银行跟单信用证是银行界与商业界为解决国际商事交易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冲突而发展起来的国际结算工具,是国际金融法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但是根据信用证的独立原则和“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法律属性,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所关心的只是单据,而不关心单据是否名副其实。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利用信用证的这一特性进行欺诈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信用证的特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和适用条件以及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法律制度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买方如果预付货款,担心卖方不按合同规定发货,甚至不发货;如果卖方先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也担心买方不付款。因此,需要两家银行做买卖双方之间的保证人,代为收款交单,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其中,银行所用的工具就是信用证。信用证的产生,就是因为在异国间贸易中存在欺骗的可能性,而作为一种融资活动,信用证方式本身并未消除国际贸易中欺诈的各种成因。因此,事实上,信用证方式的使用,总是伴随着各种信用证欺诈同时进行的,请问《当代经理人》,如何才能认识信用证方式本身运作的特征,以防范信用证欺诈?  相似文献   

16.
马惠颖  袁博 《中国经贸》2009,(24):112-112
在国际贸易中,远期信用证作为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一种,是银行及出口商对进口商的一种融资方式,很受进口商的青睐。但无可否认,远期信用证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本文旨在对这些潜在风险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随着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以及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具体表现是:竞争的范围已从商品质量、价格等发展到了付款条件及买方融资的需求方面。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因风险小、可靠性强一直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费用较高手续繁琐,还要在较长时间内占用买方一定的资金或信用额度,所以买方更乐意接受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国际保理业务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而在近二三十年中得到迅速发展的。按照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有关协定及国际贸易中保理业务的习惯做法,可将国际…  相似文献   

18.
刘宇辉 《中国经贸》2014,(10):33-33
国际结算是跨国销售的买卖双方支付货款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分为传统结算方式和新型结算方式。传统结算方式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银行保函等,特点是以银行信用或等价交换方式为保障,产生的风险小。新型结算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由传统代付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方式,主要包括保理业务和福费廷。它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缓解贸易双方的压力,但同时也加大了国际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由于能保证卖方及时安全地收到货款,有助于解决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中最流行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信用证中的一些软条款却常常会被不法商人作为诈欺、违约、拒付的借口,使信用证的受益人蒙受损失。因此,必须提高对软条款信用证的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防范和规避其中的陷阱。  相似文献   

20.
张雪 《中国经贸》2010,(17):64-65
国际贸易实务中,信用证结算方式凭借银行信用的稳定性及其与基础贸易关系的相对独立性,一度广受中国出口商的青睐。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和深度蔓延,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受到巨大冲击,银行信用风险开始逐步显现。信用证业务出险后,如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减损,一直是中国出口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一宗尼日利亚信用证理赔案件处理过程的分析,探索特殊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证案件减损思路,希望对广大出口企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