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大调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等大背景下,传统金融审计目标的定位不再适应金融审计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金融审计的发展将主要围绕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提高金融机构效益、规范管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家投资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九五"时期,国家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将推动国家投资审计适应形势及时变革。那么,国家投资审计应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履行哪些职责来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呢?对此,我们谈谈粗浅的看法。"九五"时期国家投资审计的目标我们认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家投资审计的目标可以这样表述:以推动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观念总揽全局,切实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正确揭示投资活动与发展经济的内在联系,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投资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审计情报,使国家投资审计的步伐时刻与投资体制改革的进程合拍。这也是国家投资审计发挥作用的体现。"九五"时期国家投资审计的职责"九五"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和  相似文献   

3.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成果,是审计行为的起点和终点,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运行机制就是围绕着审计目标来进行的。故研究审计目标的确立及演变,对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及审计实践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确立审计目标的基点 研究审计目标必须明确审计的性质。从审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看,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即审计严生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因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就成为这项独立经济监督活动的总目标。从审计诞…  相似文献   

4.
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审计活动具有导向性和约束性作用。文章探讨了审计机关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包括可信性目标、遵循性目标、绩效性目标和安全性目标。从审计目标含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就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是国家应对资源环境约束、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助力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大计。由国家审计的现代治理面向决定,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搭建“战略S—审计A”模型,将国家审计重点项目类型和“双碳”目标具体战略要求相匹配,以分析其赋能作用机理;结合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理论,匹配国家审计赋能影响效应和“双碳”目标战略管理要素,以剖析其赋能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通过碳审计、重大公共工程投资审计、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五种审计项目类型,可发挥其揭露阻断效应、抵御规制效应和预防减排效应,进而全方位赋能“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的审计制度与本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模式等不同,作为制度安排的国家审计及其职责也不尽相同。将审计制度纳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可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审计制度,由审计本质决定的国家审计职能和职责对市场经济发挥了显著效用,国家审计职责的具体制度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而拓展、演进、完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下,应加快建设现代审计制度并优化国家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独立审计的目标发生较大的偏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应设法采取措施加以校正。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己见。一、独立审计目标定位偏移审计目标又称审计目的,是审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审计总目标定位应是为财产所有者的利益服务。在我国,现在最大的财产所有者是国家,其次是企业法人,以及参与投资的个人和外商。维护这些财产所有者的权益不受损害,是我国审计总目标,包括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独立审计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安全目标导向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构建政府审计理论体系的主客观条件趋于成熟,业已成为现代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政府审计理论体系应以国家治理与国家经济安全为目标导向和逻辑起点,依此构建绪论、史论、法论、立论(基础理论)、实论、例论、综论和兼论为主体内容的理论架构,并分述了“八论”的理论分工和基本内涵,分析了理论体系构建的重点和难点,阐释了有关国家治理和经济安全与政府审计的若干观点,对该理论体系设计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审计工作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我国现阶段审计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在总结我国审计工作丰富经验和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十分重要。本文就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理论结构问题作点探讨。一、审计目标的本质与内容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在西方国家的审计论著中阐述审计目标者多,而论述审计对象者少。在我国则相反,论述审计对象者多,而论述审计目标者少。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以下称《规定》),并于12月8日向社会公布。这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两办《规定》明确确定的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为主线,谈一谈如何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确保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互相协调平衡,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从事环境审计工作人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环境审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环境审计目标是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可将其划分为总体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反映环境审计的本质;具体目标随环境审计类型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详细反映各种类型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中间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也是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指导。通过这样的环境审计目标定位,将有利于明确环境审计目的,推进环境审计实践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审计工作中,无论是审计管理工作,还是审计业务工作,经常会用到“审计工作目标”、“审计目标”等概念。如:在审计管理方面,就涉及到“某审计局某年度审计工作目标”;在审计业务方面,就涉及到“审计目标”(《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十八条)、“审计工作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法定职责将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将推进民主法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在路径选择上,应进一步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提高审计免疫能力,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推进问责机制的建立,加强审计体系间的业务协作.  相似文献   

14.
审计本质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枢纽,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推动审计理论研究从混沌迈向有序的轴心。基于审计本质是经济信息系统的审计本质目标探索是指探求审计作为一个就被审事项所进行的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的本质目标是什么。本文提出了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就被审计事项为审计利益相关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信息,从审计经济信息系统论、审计本质目标的属性要求、审计假设的必然结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以及受托经济责任的局限性五个角度进行辅助论证。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本质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枢纽,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推动审计理论研究从混沌迈向有序的轴心。基于审计本质是经济信息系统的审计本质目标探索是指探求审计作为一个就被审事项所进行的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的本质目标是什么。本文提出了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就被审计事项为审计利益相关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信息,从审计经济信息系统论、审计本质目标的属性要求、审计假设的必然结论、注册会计师法律以及受托经济责任局限性五个角度进行辅助论证。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审计总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它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和相对稳定的;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深化,国家审计具体目标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性,其要素包括合规性、真实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的鉴证,其中合规性、真实性的鉴证属于财务审计目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的鉴证属于绩效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从我国经济责任履行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原因之一是审计结果的不完全公开,进而从审计结果公开的视角研究了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最后论述了审计结果公开的途径,以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责,积极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外现状来看,国家审计目标理论与实务领域存在较强的工具理性意识,而价值理性却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从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应该并重,否则将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造成极强的不良影响。因此,国家审计目标体系中应强化价值理性,这就要求首先在观念上强化价值理性意识,而且在我国现阶段的国家审计目标体系中应贯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并将这一国家审计目标体系落到实处,积极灵活地开展国家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审计目标产生于客观经济环境的需求,体现了审计运行中的必然趋势,是审计行为希望达到的理想境地和效果,研究审计目标,对于指导审计行为,促进审计理论的建设和有效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一、西方审计目标观(以美国为例)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是民间审计,因而西方审计目标的研究从民间审计开始,内容是财务审计,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的审计目标,确定为查错揭弊,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弊端,查找会计财务中的原理性及技术性错误;第二阶段的审计目标确定为证实财务报表公允性。1905至1933年,美国率先指出,从美国发展的客观需求出发,应将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揭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查错揭弊已成为次要目标,三十年代著名的"罗宾  相似文献   

20.
审计本质目标是审计理论结构的枢纽,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推动审计理论研究从混沌迈向有序的轴心.基于审计本质是经济信息系统的审计本质目标探索是指探求审计作为一个就被审事项所进行的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经济信息系统的本质目标是什么.本文提出了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就被审计事项为审计利益相关者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信息,从审计经济信息系统论、审计本质目标的属性要求、审计假设的必然结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以及受托经济责任的局限性五个角度进行辅助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