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当前人口迅速增长、人民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的形势下,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缓慢,贸易停滞不前,储备也趋向下降。世界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一、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下降到70年代初期水平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到1990年时,粮食总产达到21.3亿吨,比1985年只增长了6%。即使加上80年代前半期较快的增长速度,整个80年代粮食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现将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状况介绍如下:一、国内外粮食生产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从6.3亿吨增加到17.8亿吨,平均年增长4%,同期人口从25.5亿人增到52.9亿人,平均年增长2%;人均粮食从247公斤增长到336公斤,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但粮食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60年代平均年增长3%,70年代增长2.3%,80年代增长2.1%。进入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从1984年峰值346公斤,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区粮食产需矛盾较突出,进入80年代以来,每年平均调入1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1993年是我区粮食大丰收年,仍调进近10亿公斤。而且,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粮食生产的重大障碍:耕地日益减少,据统计,我区人均耕地由50年代的人均1.97亩,下降到现在的人均0.87亩,按此趋势,到2000年将下降到人均不足八分地;种粮的比较效益日益递减,与之相对照,人口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和间接消耗更多的粮食;经济作物不断挤占种粮耕地。这一切都为实现我区粮食产需平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  相似文献   

4.
粮食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当前我国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粮食部门也正;处在机制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任务光荣而繁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转换国有粮食企业的运行机制,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粮食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1.从世界粮食形势看,粮食生产是个徘徊的局面。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在19-20亿吨之间,其中中国4.6-4.8亿吨,占25%左右。70年代世界出现过粮食危机,80年代恢复发展,90年代粮食产量又出现徘徊。全世界有S亿人口缺粮。粮食总产1995年只相当于1985年的产量,而人口增加5-6亿,人均占有水…  相似文献   

5.
国有粮食企业的运行机制转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着粮食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粮食企业必须因势利导,抓住机遇,搞好自身改革,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发展自己。一、粮食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时期1.从世界粮食形势看是个徘徊的局面。70年代世界出现过粮食危机,80年代恢复发展,90年代粮食产量又出现徘徊。全世界缺粮有8亿人口。粮食总产1995年只相当于1985年的产量,而人口增加5~6亿,人均占有水平下降,库存降低。1995年库存只占社会消费量15%,比粮食安全线17~18%低3个百分点。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敲响了警…  相似文献   

6.
稳定农业必须稳定耕地杨瑞珍,毕于运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缓慢,粮食供求形势趋于紧张: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递减。我国粮食生产1979~1981年和1984~1986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8%。1989~1991年平制增长速度为0.7%,而1...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只有1.132亿吨,1978年达到3.048亿吨,29年间年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亿吨,6年间年均递增4.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至今。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66亿吨,11年间年均递增1.2%。我国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养活自己的成功的典范。现在,我国粮食总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  相似文献   

8.
加快云南粮食生产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供不应求、大量动用储备粮,导致全球粮食库存率已多年低于17%的安全线水平,目前仅为15%,为50年来的最低水平,仅能满足50多天的世界消费。世界粮食单产增长缓慢,粮食单产增加已到了一定限度,今后30年世界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将进一步放慢至0.8%。尤其是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而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将更加严峻。据统计,2006年全球人口已超过65亿;预计到2025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难题。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人均收入的增幅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的甚至是负增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受挫折,粮食生产连续5年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八五”期间粮食供需变化及平衡分析李志强一、“八五”期间粮食供给变动分析1.生产总量迈上新台阶,但增长速度放慢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处于一种缓慢增长时期。1991年产量为43529万吨,比上年下降2.45%;1993年45644万吨,比199...  相似文献   

11.
1 2004年国内稻米市场回顾,1.1受政策支持,2004年国内粮食大幅增产。3大谷物产量同时增加。1.1.1 全国粮食总产激增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469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每667平方米308公斤,比上年增长6.6%: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国外和国内粮食发展现状1996年11月13日至17日,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这次会议是第一次关于粮食问题首脑会议,体现了各国政府对粮食的高度重视,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呼吁世界各国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采取实际行动,确保全球持久的粮食安全。20世纪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1951~1987年的47年中,世界谷物总产从6.75亿吨增加到1997年约20亿吨。谷物总产持续增长,其中增长最快1975~1985年年均增长2.97%,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增长缓慢,1994年比1990年下降0.2%,致使1995年…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国际粮食委员会于今年发布的《世界粮食市场报告》,对近30年来世界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国际粮食委员会认为,从1970年以来,世界小麦的总产量几乎增长了1倍,这主要是由于小麦的单产量增长60%所致。但是近10年来,世界小麦单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这种趋势必须加以扭转,以确保小麦生产的增长能够跟上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1950年之前,世界小麦的单产量增长非常缓慢。随着小麦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世界上主要生产区域的小麦单产量到1970年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过去30年中,欧盟地区的小麦单产量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的领先程度甚至还超过197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小麦单产量在1970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到2000年则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麦单产量则相对增长缓慢。1990~2000年间,前苏联地区的小麦单产量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在前苏联崩溃之后缺少足够的农业投入和适当的交易体制。同时,世界其他主要生产地区域的小麦单产量增长速度在同期内也开始明显放慢。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小麦单产量提高所增产的小麦,几乎两倍于种植面积扩大所增产的小麦。在80年...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03,(10):1-1
从1949年到2002年,山东人口从4549万增加到904l万,平均每年增加88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日益增大。一方面,人口数量的增长使我省人均粮食产量增长始终较慢。例如:1999年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4269万吨,是我省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比1984年增产1229万吨,增长40.43%。但由于同期人口增加1360万,1999年人均粮食产量只比1984年增长19.23%。2000年以后粮食开始减产,到2002年粮食产量已到3270万吨,  相似文献   

15.
由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世界范围的“绿色革命”,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不但跟上而且超过了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粮食市场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满足市场需求并不意味着能够确保粮食安全。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因为贫困而无力购买粮食,因此世界目前的市场需求并没有体现他们的需要。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3亿,比目前增长50%。世界农业仍将面临能否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的重大挑战。要想掌握世界粮食供求和粮食安全的未来情况,不仅要研究世界粮食市场的短期变化趋势,更要深入研究具有长远影响的推动因素,例如收入增长、人口增长、农业资源、农业技术更新等。深刻了解世界粮食供求现状,深入分析具有长远影响的推动因素,准确预测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粮食供求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正确制定长期的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连续几年丰收,国家存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粮食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局面。有专家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了4.85—5亿吨的水平,并呈相对稳定状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1)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和粮食实际产出的增长仍然是个突出矛盾。到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5.5亿吨,到2030年将达到6.4亿吨左右。就是说,全国每年要比上年增产100亿斤粮食,年递增1%以上。对于农业这样一个自然风险很大的产业来说,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说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就曾出现过几次波动。…  相似文献   

17.
八五二分公司是一个拥有5万人口,103.9万亩耕地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自2003年以来,分公司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创新步伐,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粮食总产突破43万吨、平均单产473公斤、平均亩利润280元、家庭农场利润2.9亿元、人均纯收入1220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T3.6%、8.1%、7.7%、3.6%和21.8%。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增产一直高于人口增长,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与价格改革,更加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后几年(自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徘徊,但粮食总产量仍有可观的增长。不过这时粮食生产的增长,在耕地面积不断闰少的情况下,主要是依赖于单产的增加,但这方面并不乐观。1977-1984年单产年增幅为71.9%,1984-1990年年均为1.8%,而1990-1996年只有0.7%。粮食生产出现了增长绥慢甚至徘徊的状况。加之经济转轨,物价上涨,加重了粮食生产徘徊的局面。为此,我们应该从粮食生产经济学的角度剖析粮食生产增长与智力徘徊的原因,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增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在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一条可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启动农村消费必须破解三大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文 《中国改革》2006,(6):72-74
当前农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消费水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5%左右,到90年代降为2096左右。1978年,在城乡消费品雩售额中。县及县以下地区占67.6%,此后连年下降,到2004年已降到34.1%。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市场销售乏力的状况并未改变,而且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增幅也持续低于城市。总之,无论从消费的总量、结构还是质量上看,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要比城镇居民落后10年。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世界粮食形势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自1981年以来,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上较良好的气候,世界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控制,粮食贸易和农业援助也有了增长,一些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粮食储备。粮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1981年与1950年比较,三十一年来粮食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作为主要粮食的谷物(不包括薯类和大豆),1981年总产就达33,033亿斤,比1950年的13,460亿斤增加近一倍半,平均每年递增2.9%。而同一时期,世界人口由1950年的25亿增至1981年的45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89%,粮食增长率稍快于人口增长率。这种增长趋势使世界粮食问题得到一些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