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对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对保定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当前制约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保定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析新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描述了加快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意义,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及实践,对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品牌开发的意义、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并且对如何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品牌开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有限,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劳动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劳动力的转移,其中农村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已日渐突出,已成为劳动力能否转移以及转移广度和深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认真分析农村劳动者素质以及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积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快转移的对策、途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8.
张洋 《民营科技》2012,(11):229+22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越来越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然后论述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并指出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据此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做好农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0.
不可小看了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观点: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孟杰 《价值工程》2012,31(32):307-309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妥善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使我国农村建设发展缓慢,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老人和幼儿为家庭的农村"空巢"现象,这对农村养老、子女教育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更好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加快农村建设、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利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力度,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丁巨峰  张桂凤 《活力》2009,(7):27-27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下列特点:转移领域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转移地域主要是省外,尤其是东部发达省份,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外出转移的组织形式以自发为主;广西工业化程度低与城镇化滞后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合理的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为劳动力转移提供的服务不到位是制约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成渝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转移特征、转移方式、转移的组织形式,以及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研究.研究反映出成渝两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展现了成渝两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存在各自特有的现实条件和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首先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与特点,并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转移组织化程度以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融入城市,成功的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是随着农民工的转移,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突显出来。因此,本文侧重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培璨  周文 《民营科技》2013,(12):282-282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有文献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上,缺少合适的经济理论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律做出逻辑严谨的理论解释,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预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但促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步伐,还有力地支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在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在转移速度和转移后就业质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将对转移就业工程的实现,甚至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些表现和突出特征进行剖析,以期激发人们对于转移就业问题的理性关注。  相似文献   

19.
加快苏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北地区属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较低。本文在论述加快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速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的基础上,对制约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几点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及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思索并提出建议,使苏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