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李楠  陈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45-148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精英教育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国精英教育既存在着与大众教育相互抑制的关系,也存在着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的问题。提出了要正确处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关系、在精英教育中要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创新精英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理性审视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我国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国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高校办学条件,落实国家助学、就业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高等教育成本审核看扩招后的高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兰 《经济师》2004,(4):109-110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全面紧张。我国各地高等学校根据国家三部委通知精神 ,进行高校教育成本调查审核工作 ,为国家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合理制订高等学校收费标准 ,科学确定收费结构 ,增加教育投入 ,保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内容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高校办学成本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高校办学成本,确立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对社会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和政府制定合理的拨款、收费政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际生均成本偏低。建议: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合理分摊办学成本,适当提高收费标准;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办学;大力拓宽其他教育融资渠道;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无论是人才质量方面还是教研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社会服务功能也实现了优化.高校财务制度属于现阶段大学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我国加大了高校人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投入,基于此,高校一定要在财务管理与服务体系方面加强建设.文中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R&D经费投入现状及“十二五”期间投入目标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R&D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它对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整体科技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十一五"R&D投入强度偏低原因的分析,对我国R&D经费占GDP比重没有达到计划目标的问题有了明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十二五"期间我国R&D投入进行了预测,为确保我国R&D经费投入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根据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繁荣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政治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指出我国教育发展“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应对教育成本的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而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民生问题,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上至国家安宁、社会稳定,下到个人发展、家庭幸福。近几年,随着从事教育行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与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震 《现代财经》2000,20(6):34-36
教育投入问题是发展高教事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出发,对高等教育投入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就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一场世界教育潮流,在分析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几个国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和国际化对实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江南论坛》2012,(5):I0012-I001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一种新型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具有高度开放、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投入少、收益高、工学矛盾少的鲜明特点。其学历和成绩已被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承认。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一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奠定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石。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视野从高校教育功能与投入、大学招生制度、高校培养目标、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详尽论述和改革主导。对其相关思想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2012,(5):7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一种新型的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具有高度开放、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投入少、收益高、工学矛盾少的鲜明特点。其学历和成绩已被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承认。自学考试者不受年龄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受招生人数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32个国家1996—2017年间面板数据,对公共教育投入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公共教育投入是基尼系数的单向格兰杰“因”,在滞后期较长时,两者互为格兰杰“因”。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来看,高收入国家中两者间“无显著因果”,中高收入国家中两者为“双向因果”,中低收入国家中则表现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因果”。进一步使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从长期来看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短期影响不显著。在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中,上述影响仅在中高收入国家中显著,而在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中不显著。当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政府负担比例较低时,公共教育投入不仅不能从长期缩小收入差距,反而会在短期扩大收入差距。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应当继续发挥公共教育投入主渠道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并更加关注教育机会均等化问题,从而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规模扩招,现行的以国家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为主的经费筹措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教育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尤其是依靠地方政府投入的高职院校更是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职院校融资渠道单一。本文将从产学研结合、教育集团化以及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投融资力度等方面阐述有效解决高职教育资金短缺问题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政府投入没有相应跟上。在论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教育产品属性以及教育投入等相关问题时,应当认识到,要长期保持整个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继续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并无不妥;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规律和依法治国方针为指导,长期树立理性的高等教育投入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仍然是不协调的。而且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中还存在着效益不高,制度本身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建立高校评估机构、完善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等方式来改善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投资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办好职业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优质的师资队伍离不开师德建设的保障.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四有好老师"讲话为基础,探究新时期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四有"新内涵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发挥职业院校的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史为业 《经济师》2014,(1):77-79
财政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文章根据江苏省省属高校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探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投入体制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推进"以人为本"理念的高等教育进程,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为了对高等教育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基础。基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内涵与外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将高等教育水平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充分挖掘高等教育水平的影响因素,于高等教育投入、过程和产出三维度组建了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