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入了关键时期,农民工市民化作为当前城市化推进的重要途径遇到了极大阻碍.本文在阐述农民工市民化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几个方面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对于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尽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几个方面探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种途径,对于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障碍,尽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温州作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一个研究窗口,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对温州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温州农民工市民化的初步估算和横向比较,温州市大约有39.25%的外来人口仍旧处于半城市化的状态,在浙江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温州市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排在倒数第五位。综合来看,温州市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使人口城市化呈不完全、非正规特征。以上海为例,主要从微观角度,考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特征,评价其目前的市民化水平,分析影响其市民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从一个侧面探讨和揭示中国不完全、非正规城市化发展的独特性、阶段性与规律性。目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总体上已达到54%的市民化水平,尤其是其社会关系、心理认同等非物质维度的市民化都已达到接近60%的较高水平。即使受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屏障,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市民化仍然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城市化的提速,农民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自身异质性不断增强,一些农民已经具备了市民化的可能,形成了准市民群体。包括:城中村村民;城郊失地农民;农民工群体中的技能型农民工、成为私营业主或者市场经营成功的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推进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农民市民化问题都必然要面对,因此,对于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应实现其既得利益的合理划分;对于失地农民群体的市民化,应在制度方面寻找突破;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应细化农民工群体,分批次实现其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切入点,有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当前,清除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加快研究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逐渐松动,农民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长期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既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又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农民工市民化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中,深层市民化是核心、中层市民化是过程、表层市民化是目的和结果,这三个层次的市民化同时受到制度、政策以及市民态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要积极寻求制度创新,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就业权,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实现农民工的公平待遇,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消除农民工与市民的心理隔阂,并增加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充分尊重农民工意愿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市民化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进城农民工的主体,为中国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社会保障的缺失而严重受阻。其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思路,推进其市民化进程就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城市,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保护,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通过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000余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体结构与社会结构,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提出了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形成培训就业长效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市民化是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正在由农业国走向工业国并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带来了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民市民化,有必要对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目前,农民工在城市里的边缘化现象依然突出,而且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各种观念的制约,以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藩篱的阻碍,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步履维艰.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遭遇的种种困难,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了绝大多数的大国,政府一直都重视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随之面来的是农民工住房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数量和内涵两个方面理解,从数量上看目前城市化水平不能算高,从内涵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不彻底,因为被记入城市常住人口的农民工并未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滞后的。文章认为,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造就了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2011年,我国农民工达2.5亿多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近1.6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改革来科学破解农民工问题并使之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影响.为此,本文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以及农民工市民化变迁过程等基本理论分析出发,对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变动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与此同时,特别分析了重庆——作为我国新兴直辖市和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农民工变市民”过程中所面对的一系列最为重要或最为直接内在动力的客观诉求——并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应当从工作规划、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善居住、创造就业、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等八个重点领域推进的思路.最后文章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涉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宏大战略问题,应当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放在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长期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若兰 《财经科学》2010,(10):96-102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正在经历着从老一代向新生代的转换.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须市民化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争切八点,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构建城乡健康发展的制度架构,有利于我们加快中目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加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涉及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利益关系,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主体在博弈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满足政府主体的利益是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政府主导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农民工和城市原居民等非政府主体的利益,直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稳定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为例,对目前已迁聚城市并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个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及区域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尤以婚姻状况、在城市的居留时间及找工作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推进城市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及城市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9)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引起关注的重要问题,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如何计算,由谁来承担,值得思考。根据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特征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为研究的样本地区,重点研究了江西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粗略测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为有效推进江西本地农民工市民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分析我国现行城市化模式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渠道,建立区分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三类居民的理论框架,证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会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等渠道,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用CGE模型模拟了这些作用机制及影响,结果显示:每年多市民化1000万人口(700万农民工加上其抚养人口)可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约1个百分点;而且农民工市民化将促进居民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因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是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