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国际保理欺诈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保理实务中可能存在的欺诈国际贸易中的欺诈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出现了信用证,就出现了信用证欺诈一样,国际保理出现,利用国际保理的欺诈也就随之产生。根据国际保理的运作特点,国际保理中的欺诈具有不同于其他贸易欺诈的特点。国际保理当事人最多有四方:出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进口商,但国际保理中欺诈还可能涉及承运人,以及商务代理人。理论上讲保理商可能对出口商进行欺诈,但实际上作为国际保理商的大多数都是国际上信誉好的银行或金融公司,目前还没有出现保理商欺诈出口商的案例。但是无论《国际保理公约》还是各国国内…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保理实务中可能存在的欺诈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出现了信用证,就出现了信用证欺诈一样,国际保理出现,利用国际保理的欺诈也就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风险 所谓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风险,是指在出口商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合同转让应收账款所有权后,由于种种因素致使保理商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随着应收账款的转让,出口商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了保理商。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国际贸易活动中,国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结算形式地位日趋重要。由于在采用国际保理结算方式时,进口商可以采取赊销贸易或承兑贸易等优惠性的贸易形式,降低了其进行国际贸易时资金成本的要求。同时出口商在向保理商提供销售发票和提单后,便可即时将应收账款转移从而获得保理商支付的大部分货款,使其能够快速地融资回本。此外,保理商还对出口商负有信用担保的责任,无追索权的保理商在受让应收账款后便不可再向出口商追索,大大降低了出口商的风险。由于上述优点,国际保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日常结算。但另一方面,由于随着应收账款的转让,出口商从和进口商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完全抽身,保理商在受让债权的同时,也承受了随之而来的风险转移,加上保理商往往不具有追索权,使其面临着受让的应收账款不能实现等风险。如何使保理商在保理从务过程中尽可能地防范可能遭遇的风险和在遭受风险时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是保障国际保理业务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国际结算方式的多样化,出口商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会对交易的进行和收汇造成不同的影响。通常在进口商资信不佳或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资信不了解、进口国存在严格的外汇管制的情况下采用信用证结算,而采用国际保理业务必须具备以O/A、D/A结算为基础、债权性质是消费品出口收款权、出口商经营的是正当贸易且具有一定规模等条件。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包括国际市场风险、开证行的风险和来自进口商的风险,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贸易纠纷风险、保理商的资信风险、信用额度被取消或被缩减的风险。出口商应根据不同的贸易背景,所需要的服务内容,不同的风险控制及融资方式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现代国际贸易中一项新的结算的融资服务方式,是保理商为国际贸易记帐赊销方式提供出口贸易贸易融资、销售帐务处理、收取应收帐款以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国际保理基本模式有两种:单保理(Single Factor System)和双保理(Two Factors System)。单保理方式有三方当事人:出口商、进口保理商和进口商。双保理模式涉及四方当事人:出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和进口商。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承购应收账款或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在目前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信用证结算比例逐年下降和赊销盛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国际保理是为国际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一种集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优势,并就推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出口贸易中的国际保理与信用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磊 《中国市场》2010,(19):36-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口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成熟的贸易融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中传统信用证方式的采用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国际保理与信用证的优缺点,对我国的出口商在贸易实践中理性选择结算方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两种融资结算方式——国际保理和信用证展开分析并加以比较,以期能为我国的出口企业合理选择结算方式、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稽惠娟 《商业科技》2013,(29):40-41
国际保理是保理商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供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合作,共同为出口商和进口商提供保理服务是国际保理中常见的双保理模式。国际保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盘活应收账款;提供坏账担保,企业可以转嫁收款风险;提供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服务,企业可以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经营和销售规模。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保理业务中,尽管出口商无追索权地卖断远期应收帐款,获得了保理商的买方信用担保,但他并未免除一切信用风险而高枕无忧。出口商应充分认识到他仍须面对的诸多风险,特别是贸易纠纷风险,注意预防,认真应对,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本身也蓬勃发展。这就说明了国际保理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国际保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托收、信用证等传统的结算方式.也没有取代传统的发票贴现等融资方式以及出口信用保险,这说明国际保理适用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相似文献   

13.
国际双保理各当事人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孝成 《商业时代》2006,(16):34-36
我国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新兴保理市场,其中国际双保理因其独特的优势应用最为普遍。本文通过一起案例揭示其风险,深入分析了国际双保理中,包括出口商、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在内的各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商业研究》2004,(21):46-49
国际保付代理是国际贸易支付一种新的方式。为规范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起草了《国际保付代理公约》,国际保理商联合会颁布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随着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的发展,明确其当事方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十分必要。从法律上看,国际保付代理主要经营由基础交易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买卖。通过叙做保理业务.出口商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让与给了保理商,保理商获得了应收账款的所有权和为实现应收账款所必备的职能后,实际上是在替自己记账和收款。债权让与是国际保付代理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面临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风险所谓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风险,是指在出口商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合同转让应收账款所有权后,由于种种因素致使保理商不能收回  相似文献   

16.
<正> 保理是保付代理业务的简称,它是以赊销为支付方式的贸易中由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集贸易融资、国际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的综合性贸易结算方式。它是目前国际上除信用证、汇款、托收、保函之外比较通行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比之上述方式,保理又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一、出口保理业务对出口企业的意义(一)在信用额度内具有充分的安全收汇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论国际保理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保理是以债权转让为基础,以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服务业务。它在实现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变革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国际贸易尤其是以赊销方式从事交易的国际贸易中出口商的贸易融资、风险分担、销售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吕鹏 《现代商业》2011,(24):62-63
国际保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国际融资结算方式,近年来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发展迅速。它是在以托收、赊销等方式结算货款的情况下,由经营国际保理业务的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一项包括调查进口商资信、信用额度担保、催收应收账款、帐务管理以及资金融通等的综合性财务服务。本文介绍国际保理业务的起源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开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结算方式,跟单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居重要地住。但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导频频出现的信用证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如何切实防范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保障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引起进口贸易商的关注。本从信用证的定义、特点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申请人、受益人以及银行所可能遭受到的欺诈,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建深 《现代商业》2011,(29):174-175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本身的缺陷及进口商的欺诈和银行的拒付等原因,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