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筑物本身,也包括了整个建造过程。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就是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同时也对房屋的装修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的改善室内环境,杜绝和防止室内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已经成为装修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文章围绕绿色建筑的标准,分析了在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应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以节能技术为主导,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的功能、效率与舒适性水平;同时分析了新农村发展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及发展绿色建筑给使用者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长期发展的结果.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应该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保的建筑,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该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使得建筑在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健康、舒适、安全的需要基础上,对环境、资源影响最小,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杭州某生态园工程,简单介绍建筑工程中运用的绿色、节能的技术,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该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使得建筑在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健康、舒适、安全的需要基础上,对环境、资源影响最小,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杭州某生态园工程,简单介绍建筑工程中运用的绿色、节能的技术,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3月发布的《2024年全球资源展望》报告,从资源使用和消耗角度分析了地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恶化、污染和废物增多的原因和趋向,并提出了发展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生物经济、减少消费端资源消耗等建议。该报告具有很强的警示性,人类过度使用和消耗地球资源是导致地球三重危机的根源。人类物欲消费主义、科学局限性和生物进化及适应的复杂性,是过度消耗资源的背后因素。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经验能为缓解地球三重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郝磊 《大陆桥视野》2012,(16):152-152,155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0.
《环境经济》2011,(9):70-70
《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已于日前启动,明年初将向全市强制推广。届时,北京新建、改扩建的建筑都将按绿色建筑标准为依据。目前我国已出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并审批通过《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为因地制宜地配合国标,需要推进《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环境共生住宅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本环境共生住宅的概念与特征(1)环境共生住宅的概念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生态建筑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节能、环境、生态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方法,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生态建筑的主要宗旨是注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建造一个满足人类居住的室内环境,强调健康舒适。它“不仅包括适合的温湿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自然光、空气品质等物理量,而且包括建筑布局、环境色彩、照明、空间利用、使用材料及工作的满意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主观性心理因素,最终目标也是节约能源,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日…  相似文献   

13.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以南方某休闲园为例,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建筑主体节能、技术实施等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绿色建筑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是指,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依相存,注重人的恬静以及人与天然环境的和谐的建筑。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潮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绿色建筑不能给我们带了的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并且在当今社会许多资源的不可再生利用的情况下,更能减少资源浪费,为了与时俱进,应加大绿色设计理念的创新,把绿色建筑落到实处。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以及设计理念的概念,并就现存主要设计理念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由于建筑业是典型的立足于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产业,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已经不可避免,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便应运而生,而且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深入,绿色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譬如: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得到相当的发展。虽然我国绿色施工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也有待完善,还缺乏与之对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绿色施工评估体系。要更有效地推进绿色施工的实施,定量评价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图家应继续深入进行“绿色施工”的“理念的应用研究”,树立“节约能源、节省土地、节约水源、节约原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新理念。积极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业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应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和绿色节能技术的分析和现实应用,实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秦静 《城市建设》2010,(2):28-28
绿色建筑是一个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它贯穿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本文探索了对绿色建筑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学校建筑的主体是处于成长阶段、对环境敏感度高的儿童或青少年;因此,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绿色设计是设计人员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要素. 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9.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考虑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设计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总体影响减到最小。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绿色设计是将绿色产品的要求作为设计约束的一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Reuse,Recycle)直接引入产品研发阶段,从而实现产品的闭环设计。在当今越来越强调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大环境下,实现产品绿色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绿色建筑是一个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它贯穿建筑物的整个寿命周期,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本文探索了对绿色建筑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