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海水 《经济经纬》2008,(2):126-128
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CES生产函数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与资本一劳动收入份额比值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1979—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率小于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率,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的,资本一劳动收入份额比值提高;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是我国工业资本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份额失衡的影响最大。工业要素分配份额的演变直接体现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也间接拉大了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在垄断竞争的差异化产品模型假设下,在成本结构中引入技术进步的两种类型即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本国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使得本国同类产品的产出数量增多,贸易条件下降;但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可使本国差异化产品种类增多,贸易条件上升。通过中国工业品行业的资本劳动比和贸易条件变化的关系,初步验证了该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乡关系和地理位置四个方面所应当具备的特征,分析了我国走这一城市化道路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对加快我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可以有效理解、引导、评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必须遵从“两力原则”,即“有能力、有潜力”;创新模式的确定主要根据技术梯度和技术地位特征进行分解;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本文还从比较优势、定位原则等方面对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大企业创新还是小企业创新、颠覆性创新还是渐进性创新、传统产业创新还是新兴产业创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等六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成长呈现出一定的"悖论"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状况造成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即将消失,客观上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为此,在政策思路上,一要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偕同低端劳动力的双转移,二要充分利用资本积累优势全力推进区域产业升级与转型,三要大力推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以技术进步助推产业结构成长。  相似文献   

8.
从替代体力的蒸汽机到替代脑力的AI,重大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深度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并成为学界研究焦点。然而梳理文献发现,现有关于劳动节约型技术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应用或引进,对其创新关注甚少。本文首次结合AI领域前沿的BERT语言模型和专利摘要较为精准地识别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正处于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阶段且劳动节约型前沿技术引进日益受阻,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自主创新。基于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地促进了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的概率、数量、占比以及质量。使用考虑中国省界特征的相邻城市样本来解决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提出的特定技术创新的识别方法可复制推广,在技术创新相关研究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我国在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阶段的特定类型技术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笔者把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引入H-O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调整、劳动力有限流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要素收入分配与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转变存在密切联系,劳动所有者收入下降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结果;资本深化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所有者;作为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出现和要素密集度背离的现象,原因是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和产品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化工企业设备改造是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道路、迅速发展生产力、提高技术水平、拉动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化学工业经济效益,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一条捷径。不同的发展时期,对设备技术改造的内容和要求不同、这是由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所决定的。技术改造必须体现技术进步,必须有新的技术因素加入生产过程,应和治理‘三废”与节能降耗相结合,积极开展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企业营销,应该说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道路。改革开放的20年来,西方企业营销理论与方法从引进传播到推广应刖,多数企业基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营销是仍然走以模仿为主的道路还是走以创新为主的道路呢?对此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部有不同的看法。营销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发达国家早期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一般是走“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路子,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与信息化紧密结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工业化过程中既存在优势又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在分析了新能源产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到了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然性并简要概括了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发达国家及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一国(地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会经历一个经济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的转变过程。实现这一转变一般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作用: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约束及竞争机制迫使企业必须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涵型增长方式道路;二是政府从国际竞争及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适时地制定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赵会朋  赵江涛 《时代经贸》2011,(16):105-106
现阶段,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反对机械论自然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道路,形成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全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湖南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设计了“资源节约型”模块和“环境友好型”模块,内嵌了湖南省两型社会指标评估体系,研究能源行业、高能耗行业和中能耗节能行业技术进步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方面,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节能技术进步效果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友好方面,以煤炭行业为代表的能源行业和以建筑行业为代表的高能耗行业,节能技术进步贡献最大;资源节约方面,能源行业再次充当最重要角色。综合而言,整体的节能技术进步能够全面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强副产品企业间循环利用,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路径。本文以铜陵市资源型企业的主要副产品循环利用的模型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企业间副产品循环利用的主要规律和问题,在遵循生态工业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发展环境、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等企业间循环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粗放式发展之路,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且又积累了许多值得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新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应包括:建立扩大国内消费的长效机制;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