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自动化及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无人值守变电站及大集控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变电站作为电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随着变电站主设备综合自动化水平、无人值守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辅助设备的技术层次提升要求已愈来愈强烈。就新的管理模式下无人值守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的建设的重要性,系统设计的范围以及设计辅助监控系统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发展的电力企业中,作为组成电网主要部分的变电站,建立无人值守站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提高文昌电网安全可靠供电的能力,文章根据海南电网发展和电力系统改革的要求对文昌电网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改造与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集五大”的不断推进,为旱日实现人力、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在大运行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Et趋明显。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变电站能否在日常工作中顺利运行,也将直接关系着电力资源的供应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现今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以及电力自动化应用的相关状况,对其做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现状,提出应用远程教字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技术有利于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介绍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原理和识别过程方法,指出图像识别系统融入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还处于一个研究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无人值守变电站集中监控的系统信息处理存在有三大难题:信息量大,不便监控;不同厂家不同设备,信号不统一;及不利于事故处理.目前主流监控系统ON2000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系统较为高端,因此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无人化无法完全实现;备用通道无法配套等,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保证无认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我们工作重点.在此探讨无人值守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信息处理的以上问题及技术应对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500kV变电站已经具备了无人值守的技术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500kV变电站的运行效率,我国500kV变电站将无人值守与运维一体化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成为500kV变电站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与运维一体化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500kV变电站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卢杰 《科技转让集锦》2011,(4):43-43,4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工作,这在确保供电安全、稳定进行的同时也加快了对事故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但是与此同时,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也对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很好的完成此项任务,势必会对供电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在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损害其社会形象。本文首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管理工作的技术措施、设备巡粳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措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丹  周义  赵涛 《科技转让集锦》2014,(20):130-130
近几年来,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特别是国家电力工程飞速发展起来,变电站建设项目在各项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为社会创造了极高的价值。从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来看,无人值班变电站运作模式的提出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效能。本文就以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为例来对电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论述,探究该领域技术的应用应用能效,并呈现当下变电站集中控制中心的维护及监测系统的运作状况,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多数变电站使用的传统防误系统由于数据不能实时更新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导致变电站倒闸操作效率不高,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一套新型的变电站可视化在线防误系统,该系统对所有信息实现实时传递,同时还实现防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有机的联动结合,是一套涵盖面广、完整的电力安全保障系统,真正的实现了“五遥”功能.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电网防止电气误操作水平,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同时降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综合管理成本,切实提高各站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过去电力系统的各个变电站都有人值守,可以对直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因而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其出现的异常现象,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电力系统推广无人值班变电站,虽然调度中心可以通过远动通道获取变电站运行情况的实时信息,但是对于直流部分只能得到少量的重要信息(包括:遥信量--充电机交流电源故障,充电机故障,直流绝缘接地,直流电源电压异常;遥测量--控母电压).  相似文献   

11.
农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农村变电站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水电现代化管理的技术基础之一。农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微机型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远期目标,是为了能逐步建成农村水电企业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及时为中低压电网的规范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供电质量,最终实现中低压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管理科学化。近期目标是为变电站的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提供一种能达到减人增效的基础技术装备。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自上而下统一规划进行,其设计方案必须服从地区电网自动化规划的需要,应围绕它在规划中承担的任务来进行。本文从农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及配置、系统应实现的主要功能和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有人值守值班变电站已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随之出现的无人值班变电站不仅满足了操作中的高度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自动化,更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变电值班模式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无人值守模式开始在电力系统得到大力推广,工业监控技术、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门禁等系统被陆续配置到了站内,怎样把各独立系统纳一个统平台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减少监控维护工作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统一的监控平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发展了很多年,现在大批的变电站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里的二次设备能够反映我国国内继电设备发展:从电磁型保护开始,到集成型保护,晶体管保护,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机保护已经钢钒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那么怎幺样来改造这些变电站,提高装备的水平,而且可以达到无人值班,做到实用、经济,而且可靠,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大问题。本文结合110kv变电站的改造实践,提出了改造的思想、原则以及改造需要的技术,探讨变电站改造的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进而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制、操作、反事故措施等,即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基于上述原因,变电站自动化由“热门话题”已转向了实用化阶段,电力行业各有关部门把变电站自动化做为一项新技术革新手段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来,各大专业厂家亦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做为重点开发项目,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应地推出各具特色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电力系统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辛丽娜 《中国电子商务》2010,(8):254-254,256
近年来,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综合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作带来更高的要求。该文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调试工作,提出了自动化调试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站端监控功能及远动功能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苏梅芬 《市场周刊》2020,(13):0219-021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并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也在增加,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供配电在各个领域也向自动化、无人值守、远程控制、不间断供电的目标发展。部分电力用户尤其对不间断供电的要求更为突出。通过WBT-31A/03微机备自投装置在某变电站工程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在设计、安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和无人值班,已经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选择何种模式,安全、省事、经济地加速这些常规变电站的改造,使之成为无人值班变电站,从而达到现代化电力企业的要求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维护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也使得变电站的运行发生了变化。变电站引入数字化技术使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逐渐向一次设备进行延伸。传统变电站的数字化过程使得变电站运行更加自动化,管理更加科学化,因此研究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基础及特征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