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慧祎 《全国商情》2011,(11):67+118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东盟连续10年成为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为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本文主要通过对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广西东盟经贸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西创建一所东盟语高等院校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需要,是广西建设战略支点的需要,通过将广西与云南、贵州、四川、江西进行了对比,提出广西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水平低于云南、江西;将广西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水平提高到云南或江西的水平,在财力上就可以支撑广西创建一所东盟语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广西成为中国进入中南半岛国家的桥头堡,变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在中国和东盟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广西来说,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首先必须发挥文化交流和纽带作用.重点是要加快我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把加强与东盟各国高校间的信息、人才、技术和文化交流作为广西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面临着新一轮全球化下的国际环境、CAFTA框架下的区域合作、多重政策融合下的国家战略等新机遇,同时面临着来自全球、区域和自身的诸多挑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升广西在中国一东盟合作中战略地位的新方向,不仅在于注重交通网络立体化、经贸合作多元化、产业对接一体化等传统的“硬实力”领域,而...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25日,由广西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在中国南宁举行(题图)。本次论坛以“回顾与展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为主题,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就“中国一东盟经贸发展的推进战略与前景”、”加强中国-东盟经贸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其间,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曹云华及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高歌等专家也非常关注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发展情况,他们所做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的建议,对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很有参考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加强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和对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 前景的预测,提出了广西拓展与东盟旅游业合作,实施双赢战略,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连接的东线国际旅游大通道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云南与东盟经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于2005年7月6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对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次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探讨,并形成了一致认识。作为东盟近邻的云南省应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有贸易区建设这一历史性难得机遇,积极推进云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文章论述了云南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进而分析了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和前景,最后提出了若干相关保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软实力提供了一个审视国际关系的全新视角。中国与东盟合作应坚持软实力建设优先的原则,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均衡发展。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战略地位的战略选择。基于软实力建设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提出了面向东盟的广西软实力建设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对东盟政策的总体设计、拓展面向东盟的地方外交、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南宁渠道"建设和强化人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两廊一圈”框架的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形成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加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批准实施,广西作为国家层面上的特定区域自然被推到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合作的最前沿,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因东盟各国和中国的税制差异而引发的国际避税、有害税收竞争与重复征税等税收矛盾也日渐凸显,成为阻碍东盟各国和中国经贸合作顺利推进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东盟各国和中国税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东盟各国和中国的税制差异,有助于促进税收协调,更好地推进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黄金十年"中,广西各级媒体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通过纸质媒介、广播媒介和电视媒介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媒体平台,用丰富的文化内容全方位向东盟国家讲述中国故事。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开展国际传播面临一定的困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广西面向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传播体系,充分发挥广西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整合国际传播内容,打造国际传播的区域品牌,配合国家的外交战略,以此提升国家软实力,最终实现与东盟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传播愿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广西成为中国进入中南半岛国家的桥头堡,变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在中国和东盟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广西来说,充分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首先必须发挥文化交流和纽带作用。重点是要加快我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把加强与东盟各国高校间的信息、人才、技术和文化交流作为广西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广西物流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与东盟在"10+1"框架下,政治、经济、社会、地区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已全面展开,贸易往来取得不凡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为地区经济服务的中国一东盟大物流环境,区位优越的广西正处在物流区域的枢纽地位.广西必须重新设计和实施物流战略,建设适应东盟新兴经济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把广西打造成涵盖大西南、面向大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领域的合作向纵深领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也不断推进。在资源逐步趋向紧缺,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双边开始日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为有效拓展双边合作并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本文拟在研究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双边双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双边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需要大量面向东盟的国际型职业人才,开展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成为新时期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6月23日,为配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准确解读“中国-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的战略定位和精确内涵,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与新华社广西分社在南宁荔园山庄共同举办了“构建中国-东盟(广西)信息交流中心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广西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使其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深入及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广西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两个大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让广西的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但是电商与物流相伴共生,跨境电商离不开跨境物流。目前广西跨境物流存在周期长、成本高、通关效率低等问题,文章运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广西跨境电商物流现状,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广西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河南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历史悠久,东盟是河南的传统市场,近年来,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贸易、对东盟投资、吸引东盟投资等方面发展很快。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启动,为河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河南面对挑战,要抓住机遇,大力开拓东盟市场,吸引东盟投资,加快河南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扩大河南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规模,促进河南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7月起,中国与东盟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中国和东盟将以自由贸易区的税率实现彼此货物的通关,降税的产品涉及7000个税目。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广西,如何加强与越南的全面经贸合作,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迎接挑战,是急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加强广西-东盟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广西与东盟发展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着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共赢点。因此,携手东盟是广西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现阶段的战略选择。本文在全面分析当前广西在发展与东盟高教交流舍作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广西高等教育立足东南亚的区域性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