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水权制度变迁的分析,认为我国古代水权制度的特点在于:古代水权制度是统治者偏好的体现,并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古代的水权制度以国家正式制度为主,以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为补充;意识形态成为推进或阻碍水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力量;技术进步导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诱致水权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地都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实践中,农民和基层干部都感到,现在不是农民不想调,也不是干部不想调,而是制度不鼓励农民调,阻碍了农民调.这些制度不仅影响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剖析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我国水资源论证执业资格制度的实现途径:建立政府行政许可类执业资格制度;建立行业自律管理类执业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构建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并提出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方向。研究方法:制度变迁理论方法。研究结果:宅基地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产生“外部利润”,引起利益主体的初级行动和次级行动,形成新的制度均衡。研究结论:中国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自由流转到宽松流转到限制流转再到当前的“三权分置”等阶段,始终与同时代的乡村发展战略相互呼应、互为因果。须从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现状出发,逐步弱化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显化宅基地的资产功能,着力激发城乡社会创造活力和土地要素的市场价值,不断促进宅基地制度变革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现行的固定工制度不适应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不利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佳结合,不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文章就搞活固定工制度的目标模式及推行的方式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不同的制度、制度安排对人们的激励是不同的。合理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反,不同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毁损。在苗族地区,内在制度安排包括苗族文化、图腾崇拜等,它们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和自身的实施机制,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要促进苗族地区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应在充分尊重苗族文化等内在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产权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8.
建国后我国土地监察制度经历了三次变迁和创新,对保护耕地和依法用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了不同阶段土地监察制度的演进、安排及绩效,认为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中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土地监察制度的供给受体制、法律、意识等的制约。土地监察制度的创新路径为: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中的委托代理机制,改革土地监察体制,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及其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导致的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在制度层面剖析了这些缺失因素,并从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补偿这些制度缺失的一些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这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因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劳动力、金融、科技、资源环境等制度的变革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及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农业近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又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当前,制度创新已成为发畏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家与农村关系这一制度框架下来考察“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产业是由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忽略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间的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在制度上即农业外在制度制约了内在制度的高速和变迁,削弱了农业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从而使得中国农业制度锁定在低效率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制度创新中实现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周密 《农村经济》2008,(4):12-14
制度的创新总有一定的风险用成本,:因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通常具有路径依赖性.从制度变迁来看农业制度改革,会发现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导致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本文从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业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农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方法的选择是农地发展权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探索了分别以制度移植和制度创新两种方式构建我国农地发展权制度的利与弊.研究表明:以移植的方式构建农地发展权制度具有成本小、制度运行不确定性小和为相关制度改革提供较多契机等优点;以从无到有的方式建立农地发展权制度有利于该制度与我国的宏观制度环境、非正式规则等相融合.结合我国制度和非制度方面的具体情况,我国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的方法为:以制度移植为主,以制度创新为辅.  相似文献   

16.
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前贯彻中央加强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工作任务。本根据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情况,提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干部交流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和锻炼后备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铜陵市在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有关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换届和机构改革,有计划地推进干部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以及部门内部有序流动。2008年以来,全市共交流或调整县处级干部280名。2009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科级公务员跨部门交流轮岗工作,组织近160名科干在全市机关各部门、部门与县区、县区之间进行交流。目前,大部分交流干部已成为各单位的工作骨干,丰富其工作经历,促进其快速成长,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林国先农业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内核是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市场取向的农业制度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农业制度现代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鉴此,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制度定义为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制度的创新。然而遗憾的是 ,中国农村金融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发展缓慢 ,严重制约了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用新兴的制度经济学理论 ,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并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设想。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诺思认为 ,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其原因是 :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增长理论表明 :现代农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生产要素的投入 ,即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其次是农业技术的进步 ,现代农业的传统农业得以向现代农业转化 ,其内核就是以农业技术的进步为标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三是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即经济制度效率的提高。相对于投入和技术而言 ,理论界对经济制度变量效率的研究要滞后的多。是以诺斯和托马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技术变迁的基础上第一次从制度本身及其结构的变迁研究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傅殷才 ,96年 )。而现代增长理论也已经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