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但社会劳动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有——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价值。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通过价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在价值理论的创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在他身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世界革命历史的进程,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使得他的价值理论在某些方而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发展。改革开放推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社会劳动主要是从事生产的劳动,然而什么是生产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江总书记的这个论点,为我国国有企业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如何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人们纷纷探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其中,积极推行股份制就是热点之一。一、股份制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的必然产物。股份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并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所运用。资本主义在广泛运用股份制后,其社会生产规模便得到了惊人的扩大。通过股份公司,可以很快地将分散于社会的个别资本集中到一起,进而迅速地完成需要庞大资金才能完成的诸如铁路、通讯等大型事业的投资建设任务。由此  相似文献   

3.
1、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进步的轨迹和标志 揪纵观人类社会从产生到今天的发展历程和轨迹,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不难发现,社会生产力是沿着分工协作的轨迹和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因此,分工协作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因而成为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讲述城市产生和城乡分离时,提出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社会分工,与此相联系,人类社会最初的城市便产生了。“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恩全集》第3卷24—25页)。“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马恩全集》第3卷,第57页),在这里指的是城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揭示了在同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经济、产生了货币,早期世界各地的货币形式不同,都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有关,从有价值的金属货币到有价证券及纸币,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在当今时代的流通形式下,来了解古代货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经济、产生了货币,早期世界各地的货币形式不同,都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有关,从有价值的金属货币到有价证券及纸币,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在当今时代的流通形式下,来了解古代货币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角度看,劳动异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劳动异化,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最终消除异化,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矛盾,推导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私人劳动不再是间接的隐蔽的社会劳动,而是直接的可以计划安排的社会劳动。关于“劳动直接社会性”的理论意义,就是个人劳动加入社会总劳动中,可把劳动等量交换看作劳动的直接交换和直接分配(以时间为尺度直接进行)。个人劳动直接作为社会劳动体现出来,就能使生产和分配通过计划来决定,这是后来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把社会主义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作了比较集中的论述:“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按照这一理论,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统一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前苏联一位经济学家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劳动,所以产品生产上消耗的劳动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也不存在产品的实现问题,所以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市场的必要性基本上被否定了。  相似文献   

9.
范涛 《企业研究》2000,(3):57-58
商标是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自由发展,出现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媒介──商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分工。马克思曾评价前资本主义的商人“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由”,它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商标也随同商品从原始雏形逐渐形成现代成熟的形式,并得到法律的保障。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商标也同样历史悠久。 一、我国商标的雏形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已发现大量的标记性符号,但是在人类社会的自然经济初期,人们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在其产品上刻画…  相似文献   

10.
王丛雷 《企业研究》2011,(8):41-41,48
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不同劳动获得的利益分配大小不同。不同的利益获得与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成正比,也就是说是与其存在的稀有度成正比。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各种利益分配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资本、一般劳动、科技与管理人员等在利益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基本与与其所占的社会稀有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所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具体的论述。传统的国有制和市场经济相容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对传统的国有制进行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才能和市场经济相容。生产劳动既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又为满足人类需要提供生活资料。生产劳动效率越高,标志生产力水平越高,为人类创造生活资料就越多。因此,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目的。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革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所有制始终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一种经济手段起作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如果选择的生产关系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这一生产关系将被淘汰;如果选择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这一生产关系具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基础上,人类文明嬗变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类的文明进步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随着时代的前进,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方式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日益凸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显著标志: 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3.
常林 《河北企业》2011,(10):60-61
一、引论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存在于劳动者自身内部可供开发利用的,能够创造新价值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还不明显,当时生产人的因素主要是普通的劳动力。而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和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出现了将资...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基础上,人类文明嬗变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生产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类的文明进步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随着时代的前进,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和方式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日益凸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显著标志: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分析,阐明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历史局限性,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价值的劳动应该包括投入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所有有用劳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企业变革与企业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没有知识、没有信息,就无法掌握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里不断地创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只要存在市场,就必然存在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实际上就是竞争的机制,没有市场竞争,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对商品生产、流通、分配和交换起调节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离不开市场竞争。放开生产经营范围,使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平等自择,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之一。否则,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受限于核定的生产经营范围,不能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自主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便不会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生产经营范围随生产力水平变化,是客观的、自然形成的。 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生产经营的商品类别、服务项目,说到底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生产经营范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发生变化。马克思曾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资本论》第一卷25页)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看,每一次社会分工的实现和新行业的兴起,以及各个行业之间,各行业内部的分解并重新组合,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说明,因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并引起的生产经营变化,是客观的、自然形成的,它所发生的变化由生产力水平决定,这种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分工时又说:“商品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分工在它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商品经济的这些积极作用,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吸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林章建 《新远见》2010,(5):55-61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推进社会前进的动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组成,深入研究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对社会(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宏观透视和微观剖析的结果通过宏观透视和微观剖析后获知:社会生产力三要素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混合、溶解、转化后排列成如下的社会生产力串联图:  相似文献   

20.
城市更新改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更新改造的几点思考王化兴一城市做为人类的聚居地,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形成并不断地改造更新,不断地发展着,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适应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做为人类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