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国反托拉斯管制公司购并的规定张敬前反托拉斯法,也称反垄断法,是各国对公司购并进行控制的主要法律武器之一。因此,反托拉斯法与上市公司的跨国收购有着密切的联系。外国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的跨国收购时,必须对目标公司所在国有关反托拉斯的法律予以充分考虑,以...  相似文献   

2.
外国反托拉斯管制公司购并的规定张敬前反托拉斯法,也称反垄断法,是各国对公司购并进行控制的主要法律武器之一。因此,反托拉斯法与上市公司的跨国收购有着密切的联系。外国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的跨国收购时,必须对目标公司所在国有关反托拉斯的法律予以充分考虑,以...  相似文献   

3.
隋艳坤  尚浩东 《经济师》1999,(12):18-19
明确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是确立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前提。我国《证券法》基本上确立了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但对于上市公司收购界定,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现拟对此问题略陈管见,求教于同仁。一、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收购是公司收购的一种,与一般公司收购的区别仅在于目标公司的不同,上市公司收购的目标公司不是一般性的公司,而是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上市股份公司。明确收购的概念是确立收购制度的前提。我国最早对上市公司收购作出规定的是1992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深圳市上市公…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上市公司薪酬制度改革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关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续发布了《关于股票增值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号)《关于上二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40号)《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和《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等文件。  相似文献   

5.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8):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证监会近日根据《证券法》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发布了连续亏损上市公司依法暂停及终止上市实施办法。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在经过长达十年的痛苦思考之后,终于首次认识到,上市公司并不是一个也不能少,失去价值的股票理应退市股票失去价值是退市的基本标准判断公司是否应退市,基本标准应是其股票是否还有价值。有人说,连续亏损的公司如果仍有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股票回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妮 《经济师》2006,(9):186-187
股票回购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有效途径,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通过回购股票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另外对公司偿债能力、股利分配政策、规范证券市场及会计主体假设都有重大影响。文章就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所产生的财务效应和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作了一定的探讨,并对我国实行股票回购及库藏股制度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了使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行为逐步走向规范,市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一些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逐渐由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并强制实施,主要包括:(1)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的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2)由国务院发布的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行政法规,目前主要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相似文献   

10.
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证券市场上的有关当事人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依照法律、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与证券有关信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真实程度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也相继颁布和实施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但是,由  相似文献   

11.
股票信用具有软约束、高风险特征。我国股票信用缺失严重,表现为,随意更改募集资金投向;严重的财务造假;普遍的低分红;市场过度投机。这种局面与整个社会信用缺乏有关,但主要是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权约束软化、对失信违规公司惩戒不力及政府对股市隐性信用担保等带来的结果。建立健全股票信用,应改善整个社会信用,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强化流通股股权约束,逐步解除政府对股市的隐性担保,建立社会对上市公司股票信用的评价机制,尤其是要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加大对失信违规公司的惩戒力度。  相似文献   

12.
王蔚 《经济师》2011,(8):66-67
股票期权激励是美国高科技公司员工薪酬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都为上市公司制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分析2006年后部分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布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归纳总结了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的特点,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的公司购并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海东 《现代财经》2006,26(10):37-40
基于过度自信理论,通过一简单模型对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公司购并行为和购并效率进行分析表明,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可部分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购并事件的频发以及购并效率的低下之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焰  刘颖 《经济管理》2001,(18):63-69
公司购并模式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内在联系。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从初始便以混合购并为主要形式,不仅购并后绩效不佳,也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相背景。本文综合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购并战略选择模型,以销售额增长率代表企业外部市场能力,以创值率代表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企业在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不同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购并模式的选择,并对模型中的两个参数提出定量化计量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动机透析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管理当局通常将股票回购当作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主要出于如下动机:股息避税,改善资本结构,传递公司信息,防御外来收购,等等。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股票回购的动机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就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和政策环境下,实施股票回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障碍,一是来自法律、法规滞后方面的障碍;二是如何保障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海峙 《经济问题》2007,332(4):97-99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手段来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资本市场和培育职业经理市场等方面人手,逐渐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焰  黎玉柱  刘颖  邹珊刚 《经济师》2001,(11):18-19
公司购并模式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内在联系。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从初始便以混合购并为主要形式 ,不仅购并后绩效不佳 ,也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相背离。文章综合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 ,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混合购并战略选择模型 ,以销售增长率代表企业外部市场能力 ,以创值率代表企业内部核心能力 ,描述企业在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不同情况下 ,企业混合购并战略的权变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 公司发行股票旨在公开募股筹资,然而日本近年来出现了上市公司将本公司已发行的股票买回并消掉的现象(以下简称“买消”),本文拟对其中的原委和产生的影响作简要的分析。“买消”的背景1994年10月日本修改了《商法》之后,1995年11月又修改了《租税特别措置法》,这两法的修改,使上市公司“买消”本公司的股票成为可能。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例,到1998年9月,已有121家上市公司实施了或正在实施“买消”行动,特别是1998年3月以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监督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监事会的规定看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不足 我国《公司法》具体规定了监事会的职权:①检查公司财务;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③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⑤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中国证监会于1997年发布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相似文献   

20.
一、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国内现实背景(一)政策法规逐步完善。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在原有《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和《公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行为,推行完全市场化的操作,提高市场操作的透明度,严防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