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是一个拥有10亿多人口的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是一个穷国,但印度却在短短10年间将日本和欧洲的软件行业远远抛在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软件大国.笔者在2000年8月-2002年10月期间因公派驻印度,在印度的两年中,通过对印度软件从业环境及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印度多家大型软件企业的管理和项目操作情况的实地调研,归纳出一些印度软件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并对我国软件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对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拥有10亿多人口的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是一个穷国,但印度却在短短10年间将日本和欧洲的软件行业远远抛在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软件大国。笔者在2000年8月-2002年10月期间因公派驻印度,在印度的两年中,通过对印度软件从业环境及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印度多家大型软件企业的管理和项目操作情况的实地调研,归纳出一些印度软件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并对我国软件业现状和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对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0年我国软件市场销售额为230亿元,预计2001年的销售额在315亿元,我国的软件业一直以3倍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然而令人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某些不足.中国软件业和欧美日本等软件大国相比,产值与规模仍存在很大差距,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软件生产方式的落后.在大众心目中,软件被看成是高科技高智商的产品,其生产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张振清 《中关村》2006,(6):21-23
1998年,我曾随“硅谷软件考察团”回国,参观考察了国内的一些软件企业和软件园,当时国内的“软件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年过去了,我也回国工作了两年多,最突出的感受仍是“软件热”,这从国家各种鼓励和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采购力度的一再加大,各省市软件园建设的方兴未艾,更重要的是软件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软件业的重要地位。伴随着对软件业的关注和期望,特别是看到邻国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对软件业发展模式的讨论也如火如荼。但到底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软件之路呢?结合我本人十多年的硅谷工作经历以及在国内这…  相似文献   

5.
中国软件业已经有了二十年的发展,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体制创新、九十年代的产业化后,国际化正在被越来越多中国软件企业视为新的创业机会。但是就目前中国软件业现状来看,国际化不是仅仅简单的在美国创新模式、日本定制模式、印度外包模式中作出选择就可以解决问题。核心技术和产品、产业规模、以及海外资产经营能力建设等种种问题都是企业国际化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产业报道》2002,(9):22-22
一直以来,我国软件业一直被看成中国信息产业的"软肋".中国软件业的总产值远远落后于硬件,去年的产值占全球软件出口市场份额的1.5%不到,远远低于印度.那么我们为什么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呢?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报道》2002,(9):20-20
长久以来,中国的软件产业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印度之痒". 许多人是在讨论国内软件产业的时候是言必称印度,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两个关键的"90%":印度软件的90%收入来自美国等发达市场,而来自本土市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只有10%;90%收入来自软件服务,软件产品只有10%.此外,印度的软件企业还拥有规模化的优势,一万名员工以上的软件企业多达七八家.如何根治我们的"印度之痒",使得我们软件产业的发展能够与我们的大国地位相称?  相似文献   

8.
《信息产业报道》2002,(9):19-19
中国的软件业实际上是与印度同时起步的.但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印度软件业的出口金额是中国的14倍;印度整个软件产业的年增长速度是55%,而我们只有30%.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报道》2002,(9):21-21
软件产业具有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是知识经济最典型的代表.我国加入WTO,市场概念有了本质的变化,应用性极强的软件业迅速被推上前线.经过"九五"期间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像北大方正、东软、中软总公司、用友集团、托普集团等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大型软件企业集团.从1996年开始,我国的软件业销售额年均增长25.7%,发展速度是同期GDP的3倍.尤其是2000年软件销售比上年增长了33.5%,软件产业销售额占整个计算机市场的比例已由1997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26.6%,软件市场已成为拉动计算机整体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发展,科技人才日益增多,科技成果引人注目。而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业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其综合增长率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它对提升整个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正在向世界计算机超级大国的行列迈进。印度计算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晚期。1986年12月,拉吉夫·甘地政府出台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是印度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IT教育培训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4万的IT人才,相对印度每年25万,人才问题一直是扼制我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加入WTO之后,对IT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会出现巨大商机。 如果说2002年的软件人才培养市场是一个各路高手排兵布阵的阶段,那么,2003年,还会有更多的厂商深入这一领域,优者胜,劣者汰,如何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的软件人才也将进入更为实质性的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12.
锡士 《中关村》2007,(6):72-74
创新,无疑是软件业发展的不二之路。但现实情况是,近7年以来,无论是中国软件政策的制定,还是地方对发展软件业的定位,始终处于摇摆与振动中。这使中国软件业,特别是中小软件企业的创新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报道》2003,(2):56-57
中国的IT教育培训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4万的IT人才,相对印度每年25万,人才问题一直是扼制我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加入WTO之后,对IT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会出现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IT教育培训是一块非常巨大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4万的IT人才,相对印度每年25万,人才问题一直是扼制我国软件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加入WTO之后,对IT类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会出现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5.
通用软件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而国内通用软件业的兴衰又和微软是息息相关的.自1994年微软进入中国,Windows的流行直接带动了Office的市场需求.那一时期中国的很多软件公司因此消失了.然而微软在中国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他很快就看到它所垄断的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利润可言的盗版市场.于是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在打击盗版中自毁形象的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软件业心有千结印度软件上去世界就有人恨部得一夜之间改天换地。于是乎,这些人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今天仰天长啸,发誓在系统软件上咸鱼翻身;明天一路狂奔,立志在应用软件上全面超越。在一旁观战支招的也群情激越、七嘴八舌,一会儿建议打造“大船”,集体“出海”,争夺国际市场;一会儿倡导净化国内市场,清除盗版,保障软件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一会儿呼吁迅速推出创业板,为软件业融资开道;一会儿又寄希望于引进软件工程的项目管理经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5日,中关村软件企业出口联盟在中关村软件园正式成立,似乎为“刀光剑影”的中国软件业带来一点和平。联盟的成立比较低调,更不同寻常的是,成立大会更像一个工作会,直接探索联盟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这个联盟的重要性在于,在中国软件的重镇中关村软件园,正试图开始一种成熟的集团与联盟行为。现在,在中国,软件联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那么,中国的软件业是否进入“联盟”时代?  相似文献   

18.
软件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软件业,总是会传来跨国公司重金招聘人才的消息.日前,国内著名的软件企业托普集团宣布了其在全国范围内一次性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计划,面对跨国公司的人才掠夺,国内企业拉开了对抗的阵式.  相似文献   

19.
CMM探路中国     
2002年岁末,从东软大连国际软件园传来一则令东软人和中国软件业欢欣鼓舞的消息,东软正式通过由 QAIIndia 公司进行的 SEI-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5级评估,标志着东软成为全球第一家获得 CMM5级评估的中国企业,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继美国、印度之后,第三个拥有 CMM5级软件企业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百强揭晓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样一条消息,2003年中国软件类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2%,利润下降57%,营业利润率仅为2%。这样的数据切切实实地告诉我们,中国软件业到了低谷时刻。中关村软件园高级顾问陈举给中国软件行业总结的三个字:”小、散、软”。10多年来,政府对软件产业的呵护可以说无微不至,国际软件市场对中国的软件出口也极其有利,可惜的就是中国的软件企业本身,果然“软”到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