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文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义政冶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包括政治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5&;#183;3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其核心和精髓应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核心和关键,就是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且在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状况直接反映和决定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又直接决定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水平,这种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也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顾名思义,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指农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5.
李抒望 《江南论坛》2003,(12):27-28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宽阔视野里,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到,民主政治建设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之间的差异;中央统揽全局使用的上层建筑话语与村委会、居委会的基层自治话语,无论在政治内涵、思考逻辑和问题取向上都存在着重大区别。作为系统性范畴,民主政治从国家政权层面进人基层社会层面时,需要经过一个形态转变,其具体表现就是从抽象的政治形态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形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多方面的任务需要完成,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致力于党内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7.
泽民同志在“5&;#183;3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原则,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并明确指出要以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在中国改革开放、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化的层面更加深入地  相似文献   

10.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就如何推进和发展基层民主的方法、途径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把握当前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