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最核心的存款利率尚未完成市场化改革。本文从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入手,分析了利率管制是我国当期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诱因以及完全放开利率管制的紧迫性,并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银行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超凡 《金融博览》2011,(17):32-33
美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利率市场化机制,但是美国的利率市场化.也并非是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生的。相反.美国也曾经实行利率管制,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才逐渐从管制到放开,最后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2013,(15):3
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宏观调控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持续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些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  相似文献   

4.
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向完全利率市场化改革迈进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剖析商业银行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的不同反应及其原因,结合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形势,对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从加快转型、完善机制、强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翟晓洁 《河北金融》2021,(4):54-55,72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大大提高经济实力以及经济水平,但我国进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时机并不成熟,此时全面放开利率管制势必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时隔一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至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市场化这半局棋。从目前来看,鉴于我国资金市场供小于需的结构特征,尽管“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对商业银行短期影响不会很大,但依然是一项重要市场化改革举措,不仅为我国贷款利率币场化运作提供了意在长远的制度保障,更凸现央行推进利率完全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存款利率放开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核心部分,随条件逐渐成熟也将循序稳步推进,这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乃至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19日,中国正式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中国银行业正式进入“准利率市场化”时代。从国外情况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利率市场化机制,但是美国的利率市场化.也并非是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生的。相反.美国也曾经实行利率管制,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才逐渐从管制到放开,最后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2013年7月19日,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行30多年,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以价格为信号市场供需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因此,对价格由计划管制到完全放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王莹 《新金融》2013,(11):25-27
2012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大。我国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将产生一系列效应,贷款利率放开的短期冲击小,长期将有利于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激发创新动力,促进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加强信贷市场与金融市场联动,促进双轨制并轨。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利率市场化面临的环境和应做的准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当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此背景下,该文就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难点、风险和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文章认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特别关注表外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的思想、机制和措施滞后于利率市场化等风险;在实施路径上,要在巩固前期改革措施和推进主动负债产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将改革重心进一步转移到培育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上来。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本刊利率市场化专题系列国别经验研究的总结,文章从利率管制的原因、利率市场化背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的影响,以及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并研究其启示。文章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伴随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转变和金融创新推动,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相关政策配套,在改革完成前后,央行对利率调控由直接转为间接,并重视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澳大利亚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该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的积极变化。为巩固银行业地位、提高金融体系效率,澳大利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改革,放松金融管制,主要包括取消对银行业存贷款利率限制、放开国债利率、取消外汇管制、改革证券市场等。改革后,银行业竞争能力增强,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信用过度扩张和股票市场过度繁荣等现象。澳大利亚在此后采取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维护了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本文回顾了美国利率市场化完成阶段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过程和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市场基金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适时适度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有效加强货币市场基金监管和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回顾总结了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在内外压力推动下,日本于1977年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改革进程历时17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呈现谨慎渐进的特点。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对日本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货币和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银行间竞争加剧,在金融全面自由化的浪潮下,银行高风险经营导致资产泡沫的累积及其后大量倒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易纲 《金融研究》2021,495(9):1-11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文章考察了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步骤平稳推进。改革后,在全能银行模式下德国金融业没有出现象美、英那样的银行集中倒闭危机;银行贷款在非金融部门融资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而住户部门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德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银行的流动性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银行信贷政策以及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8.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和过程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其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利差呈缩窄趋势,但由于贷款占资产比重的提升,改革完成初期对银行净息差冲击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净息差仍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了行业竞争,并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19.
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取得很大进展,在促进金融市场发育、改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实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银行业存贷款利率,将面临利率水平频繁波动、商业银行收益渠道变化、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改变、中央银行调控手段改进等相关问题。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利率风险控制机制、实施经营收益多元化策略;中央银行则应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加强对信贷市场的金融监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杨筝  王红建  戴静  许传华 《金融研究》2019,468(6):20-38
本文以我国贷款利率上下限放开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放松利率管制如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发现: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能够显著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而放松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则无显著作用,支持了“市场套利观”。机制检验发现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放松显著抑制企业债务成本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作用;拓展性检验还发现对于盈利能力越强、规模越大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越小的公司,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对抑制非国有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利润率差距是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诱因,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改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助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