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与对话。教学过程即交往的过程,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对话。文章将围绕与专家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课本对话等几种对话形式,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教学思想,改善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双语词典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体现两种语言文化。一部好的双语词典应当在词典的微观结构中提供必要的民族文化信息。通过以现代汉英词典为例,考虑词典用户的需求,从词目收录、释义、例证等方面分析汉英词典中的语词文化信息,为词典编纂者今后能更好地在词典中增添文化信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常见于人们互动交际的过程中。本文应用Du Bois的对话句法理论,分析冲突性话语所蕴含的对话共振规律,解释话语冲突性形成时的对话结构,分析其中蕴含的句法、语义、语篇及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4.
词典之于从事翻译的人,几乎犹如空气和水一样,不可须臾或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一个词的 概念和字面都绝对对等是不多的。对于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勤查词典、善查词典。  相似文献   

5.
词典编篡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是词典编纂方式改革的方向,也是词典编纂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的词典编纂及生成平台Dict-G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组成,并总结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后现代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  相似文献   

7.
饶昊 《大众商务》2010,(16):242-243
后现代主义的师生关系是基于后现代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对话理论(Dialogue Theory)是一种哲学理论,也是一种文艺理论,在西方理论界享有盛誉.将其引入教育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对话教学本质和对话教学的必要性,并可为其提供理论基础.作为哲学理论,它聚焦于自我与他人关系,而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存在意义、自我主体建构离不开他人视角,离不开与他人对话交流,对话是人类生活实质,在人类一切行为中都存在对话.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建构,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要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在教育对话中,他们的智力潜质才能得到开发,他们的人格才能外显并得到教育资源的关照.作为文艺理论,它仍然体现着哲学思想,但文艺的固有元素还拓宽了对话的视域,在探讨对话教学时也增加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是企业与市场的对话史,从关心产品销售到关心消费需求,从策略工具组合到企业营销的战略化组织,从一般的促销组合到传播的整合再到今天的整合营销传播,一直变化着的是企业与市场的对话方式,而目标-企业赢利与发展始终是不变的,USP、企业形象、定位论、品牌等等,只作为一定条件、一定时期企业与市场对话的有效方式,同样,无论整合营销传播的具体组织与管理过程如何,整合营销传播仍然是企业与市场沟通对话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词典不仅是我们治学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翻译的案头顾问。合理使用词典有助于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确定词语义项,正确翻译原语文化。善用字典,勤用词典,能使我们的翻译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试论电影配音翻译中文化距离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对白作为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起着承载主题,表现角色性格和发展剧情的重要作用。配音翻译是中国目前引进的外片采用的主要翻译形式。电影配音翻译者在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的指导下,选择采用“文化替换”和“文化补偿”的方法,帮助译语观众实现对电影对白的成功解读。  相似文献   

12.
电影对白配音翻译最佳关联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音翻译是中国目前引进的外片采用的主要翻译形式。在电影对白配音翻译中,译者应重视“明说”和“隐含”信息的传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接受美学认为在翻译电影名时,应该考虑观众的文化语境,使译文与观众达成视域融合;同时,有目的地、适当地保留异质文化因子,能够更好地促进东西方异质文明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者与源语文本作者以及译者与译入语文本读者是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以使源语文本作者与译入语文本读者成功实现交际.译者主体性并不等同于译者地位,且译著读者越是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越是说明译者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联系原作者、文本与译入语读者的中间纽带。然而,在不同的翻译研究时期,译者角色的定位与其作用的发挥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从解构主义视角对理雅各、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与任秀桦等人所译的《关雎》四种不同英文译本中选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四种译本的风格韵味各有不同,首先表明了译者本人不可避免要受到自身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和自我身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任何译者要想将原文《关雎》作为绝对标准而在译文中完全再现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位译者都会无一例外地根据自己对《关雎》的解读来进行翻译操作,从而在译入语文本之中"延异"出《关雎》原作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17.
译者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是改写者又是再创造者。为了解决翻译时遇到的不同文化现象,译者需要采取注释的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注释的作用,并提出了翻译中注释的四个基本原则,最后比较了加注和解释性翻译,以便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依据多种因素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贯穿着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与文化语境关系密切。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翻译发起人的要求、翻译目的、原文文本类型、译文作者要求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的特有文化内涵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大难题,甚至有的被译者认为根本是不可译。本文指出通过适当的文化置换和文化借用,以读者为取向,以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平衡使用为手段,是解决文化断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雅明在其著作《译者的任务》中阐述了他独特的翻译观,对传统的翻译理论产生在巨大的冲击.本雅明的翻译观是建立在“纯语言”基础上.通过探讨“纯语言”与“可译性”,我们可以对《译者的任务》里本雅明所阐述的翻译观有更深入的了解.本雅明的翻译观虽然存在着某种神学气息,但其观点还是科学的,辩证的,对后来的建构主义发展以及未来翻译的研究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